南京出版业生存状况 亟需做强做大
2009-12-25 13:11:49.0 来源:连云港日报 责编:涂运
【CPP114】讯:“连云港人可以在本地出书了!”前不久,南京大学出版社连云港出版中心正式成立,中心负责人俞先生对自己新晋为“出版人”的身份很满意。
“近年来,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开始增长,现有的新闻出版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新成立的出版中心能给有需求的市民带来更多便利。”这也是近年我市新闻出版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的新闻出版业已初步形成多种形态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市场体系。
港城新闻出版业一年进账14亿
“新闻出版业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大家平时看的书籍、订阅的报刊、买的碟片,包括上网冲浪,超市发的广告单,小孩上学用的课本、辅导资料,甚至去文印店打印、复印材料,都属于新闻出版业的范畴。”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管理处负责人如是说。据悉,新闻出版业包括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涵盖发行、印刷、复制、版权四大行业。目前行业总量、规模、质量、效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增长速度在全市文化产业和全省同行中处于领先位置。
我市的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数目庞大,保守估计,目前全市有近万人在吃新闻出版这碗饭。其中占大头的印刷企业就有212家,年销售额10亿元,年用纸量达4.76万吨。《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广播电视报》、《连云港文学》等出版发行的报刊,除去广告收入,去年的销售额为1.007亿。此外,全市四县三区新华书店销售额1.9776亿,还有街头巷尾随处可寻的复印、打印企业,粗略统计也有近200家,基本能够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笔者了解到,就出版物市场情况看,我市出版物市场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全市学习类和教辅类书刊销售一直保持平稳。同时,随着大批量的系列书、精品书库、丛书进入人们的社交、收藏活动领域,这类书籍的出版销售量也有了明显增长。此外,与人民群众生活比较贴近的书刊品种日益增多,也占据了不少市场。
新闻出版产业在近年全面开花,与我市积极组织文化活动,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分不开的。据介绍,去年,大型高科技舞台剧《梦幻西游》获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20万元,为市民、游客搭建了解西游记文化、完善港城旅游产业链的平台。此外,云阪信息记录纸业有限公司、同创信息记录纸有限公司等特种纸业公司也相继落户,都进一步优化了我市新闻出版产业的产业结构,形成了有港城特色的产业项目和品牌项目,增强了我市新闻出版产业的活力。
新闻出版市场,遗憾多多
“虽然书店里各种书籍琳琅满目,我现在一年也去不了几次书店,去也主要是给孩子买教辅书。”张先生在某科研单位工作,他告诉笔者,他在工作中要查阅大量资料,但他现在已经很少买书,一是网络非常发达,所需资料几乎都能在网上找到,另外,新出版的书籍、杂志,越来越高档,不是精装本就是铜版纸,一套书动辄成百上千元,而有可读性的少之又少,所以仅仅从成本和价值来说,还不如上网看书。张先生承认,一些非买不可的书,他会去买盗版的,虽然印刷质量差一点,但价格便宜很多。
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管理处负责人坦言,虽然我市打击盗版、扫黄打非的行动一直未曾中断过,然而,盗版、盗印、非法出版等侵权现象依然存在。
追究原因,主要还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抵制盗版风气,国家对购买盗版制品的消费者还没有制止、惩戒措施。所以,很多人明明知道盗版是违法行为,但在购买相关文化制品时,依然会出于价格、方便等因素,理直气壮地购买盗版制品。
“几年前,市里就在筹划成立市直出版社,出于种种原因,至今一直未能设立。当时,企业、市民如果想出书,只能远赴南京、徐州甚至找新疆等地的出版社洽谈,非常不便。”俞先生介绍说,南京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目前已经出版了5000余种图书,其中很多图书走进了国际图书市场。南京大学出版社连云港出版中心成立后,我市已经有不少有出书意愿的客户前去和他联络洽谈。
“现在,我市有出版企业9家,包装装潢企业82家,其他印刷品企业132家,这么多家印刷企业,本应能满足全市大部分企业的印刷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新闻出版管理处负责人告诉笔者,因为这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很多只能印制纸板箱,加之印刷成本又难以降下来,所以本市不少企业使用的产品包装,都是在南京、徐州,甚至山东临沂印刷后再运回使用。估算下来,全市包装装潢、印刷业务有40%由外地企业完成,每年白白流失几千万收入。 [next]
港城出版业亟待做大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新闻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高科技的发展进步日新月异,有力地促进新闻出版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给我市新闻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
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将港城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我市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将从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整合现有印刷、发行业的产能和资源入手,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印刷、发行两个行业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加强行业的规范管理,整合现有的产能和资源,变无序竞争为良性竞争,减少内耗,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行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鼓励印刷企业大胆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尽快实现业务升级;鼓励发行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引导其改善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规模。
“由于起步晚、起点低,我市不少印刷、发行业规模较小,设备也不够先进,所以印刷业不要一味追求小而全,要坚持以专业化服务为主的方向,力求凸显自身特色。”业内人士建议,本市一年流失几千万的订单实在可惜,印刷业应紧盯本地的各种企业,为其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同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设备、技术能力情况,通过印刷协会的组织和统筹,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对制版、印刷、装订等进行专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相关部门按照中央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家政策允许的新闻出版相关领域。此外,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如印刷产业园区和出版物大型发行网点的建设,还可以积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工商总局:加强两节印刷出版业监管
澳门新闻出版业10年发展概况 本澳特色鲜明
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1万亿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