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上市,机遇还是风险?
2010-01-26 10:10:16.0 来源:中华读书报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在出版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分论坛中,出版企业的资本运营、上市融资热潮成为论坛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继北方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传媒主业上市后,多家出版集团发出了上市信号。然而,出版企业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尊重出版的产业规律,又要尊重出版产业作为出版的规律,尊重它的特殊性。其中,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重中之重。
【CPP114】讯: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成思危、蔡武、高书生等与会,探讨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文化体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创新、网络游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出版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等多个热门议题。
在出版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分论坛中,出版企业的资本运营、上市融资热潮成为论坛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继北方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传媒主业上市后,多家出版集团发出了上市信号。然而,出版企业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尊重出版的产业规律,又要尊重出版产业作为出版的规律,尊重它的特殊性。其中,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重中之重。
在此,我们特别刊发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的主题发言,在出版企业涌动的上市热潮中,发出另一种声音。然其目的,正是为了我们的出版企业走得更好,更远。
○上市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它应该是企业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及项目运作,通过上市去募集资金来解决发展的问题。
○按照资本结构、融资先后的理论,首先是内部资金,其次是无风险的、或者是低风险的举债融资,之后才是上市。
○有一些出版企业上市以后,它拿来钱不是用来壮大出版业的。
○出版企业严重依赖教材,产品结构单一,而教材出版受国家政策变化而变化,也许一夜之间利润就会消失。
○出版业并不是高增长、高回报的产业。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出版上市公司的老总,几乎没有人拿过期权,无法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期待国家在这个方面有明确的政策信号。
○出版产业政策的话语权,大部分掌握在大企业、以及核心的精英层手里面。
一位经济学家说,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手段来发展的。资本运营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其中上市是资本运营的主要手段,或者说是高级形式。目前我们国内,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上市,老百姓也都去买股票,买基金,尽管挣钱少,但还是前赴后继。
在我们国家这种奇特的证券市场的诱惑下,长期以来作为喉舌的出版业,这几年躁动起来了。继前几年集团化之后,这几年加速转企,加速改制,加速上市。如果说我们因为买了中石油的股票被套牢,就感觉被忽悠了,我们对自己伸手可以触摸到的,或者说我们置身其中的出版业集团上市,我想我们有理由做一个简单的解剖。
之前我的学生正在做一个课题,一个上市公司委托我们做的。我今天把我所知道的信息,按照四个方面的题目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第一个为什么要上市,第二个上市以后遇到什么问题,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第四个,撇开上市本身出来,从产业政策,乃至我国出版体制改革上做一些思考。
为什么要上市?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大家回答最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出版集团大部分在过去都是靠行政捏合在一起的,若干个关联公司的组合,大部分的集团只发生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从理论上来说,上市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第二个方面,认为上市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影响力。过去辽宁出版、安徽出版,在全国出版都排不上号,但是因为这几年上市,他们打遍大江南北。这种影响力、知名度值多少钱?这是一个事实。
同时,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说,拥有上市公司多少,是他们政绩的一个表现。我们的新闻出版企业,虽然说规模不能跟房地产行业相比,但是社会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地方政府还是很热衷做这个事。
第三,是认为通过融资,容易获得大量资金。我看到一位证券制度分析专家讲了一个观点,蛮有意思的。他说当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脱胎换骨,而脱胎换骨在某种意义上是脱贫解困,同一支股票发行,不同身份,获得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我还听见另外一种批评的声音,所谓融资,就是圈钱,圈钱是白来的钱。更何况我们中国的出版集团要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出版企业,仅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所以政府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按照事业考核方式往里面投钱。他们通过其他行业已经找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或者说制度,就是上市。
在出版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分论坛中,出版企业的资本运营、上市融资热潮成为论坛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继北方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传媒主业上市后,多家出版集团发出了上市信号。然而,出版企业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尊重出版的产业规律,又要尊重出版产业作为出版的规律,尊重它的特殊性。其中,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重中之重。
在此,我们特别刊发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的主题发言,在出版企业涌动的上市热潮中,发出另一种声音。然其目的,正是为了我们的出版企业走得更好,更远。
○上市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它应该是企业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及项目运作,通过上市去募集资金来解决发展的问题。
○按照资本结构、融资先后的理论,首先是内部资金,其次是无风险的、或者是低风险的举债融资,之后才是上市。
○有一些出版企业上市以后,它拿来钱不是用来壮大出版业的。
○出版企业严重依赖教材,产品结构单一,而教材出版受国家政策变化而变化,也许一夜之间利润就会消失。
○出版业并不是高增长、高回报的产业。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出版上市公司的老总,几乎没有人拿过期权,无法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期待国家在这个方面有明确的政策信号。
○出版产业政策的话语权,大部分掌握在大企业、以及核心的精英层手里面。
一位经济学家说,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手段来发展的。资本运营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其中上市是资本运营的主要手段,或者说是高级形式。目前我们国内,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上市,老百姓也都去买股票,买基金,尽管挣钱少,但还是前赴后继。
在我们国家这种奇特的证券市场的诱惑下,长期以来作为喉舌的出版业,这几年躁动起来了。继前几年集团化之后,这几年加速转企,加速改制,加速上市。如果说我们因为买了中石油的股票被套牢,就感觉被忽悠了,我们对自己伸手可以触摸到的,或者说我们置身其中的出版业集团上市,我想我们有理由做一个简单的解剖。
之前我的学生正在做一个课题,一个上市公司委托我们做的。我今天把我所知道的信息,按照四个方面的题目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第一个为什么要上市,第二个上市以后遇到什么问题,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第四个,撇开上市本身出来,从产业政策,乃至我国出版体制改革上做一些思考。
为什么要上市?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大家回答最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出版集团大部分在过去都是靠行政捏合在一起的,若干个关联公司的组合,大部分的集团只发生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从理论上来说,上市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第二个方面,认为上市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影响力。过去辽宁出版、安徽出版,在全国出版都排不上号,但是因为这几年上市,他们打遍大江南北。这种影响力、知名度值多少钱?这是一个事实。
同时,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说,拥有上市公司多少,是他们政绩的一个表现。我们的新闻出版企业,虽然说规模不能跟房地产行业相比,但是社会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地方政府还是很热衷做这个事。
第三,是认为通过融资,容易获得大量资金。我看到一位证券制度分析专家讲了一个观点,蛮有意思的。他说当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脱胎换骨,而脱胎换骨在某种意义上是脱贫解困,同一支股票发行,不同身份,获得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我还听见另外一种批评的声音,所谓融资,就是圈钱,圈钱是白来的钱。更何况我们中国的出版集团要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出版企业,仅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所以政府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按照事业考核方式往里面投钱。他们通过其他行业已经找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或者说制度,就是上市。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