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印刷职业教育对我的启示
2010-01-27 09:14:52.0 来源:CPP114 涂运 责编:涂运
- 摘要:
- 我们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人才,我们容易理解企业的心态,社会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天之骄子”受此冷遇突出反映了职业教育和行业之间确实存在着脱钩现象。职业学校一味地埋头培养人才,却没注意印刷行业到底需求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符合行业需求,让学生成为行业青睐的”香饽饽”,确实需要不断地下功夫去摸索和实践。
印刷企业实习现场
我们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人才,我们容易理解企业的心态,社会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天之骄子”受此冷遇突出反映了职业教育和行业之间确实存在着脱钩现象。职业学校一味地埋头培养人才,却没注意印刷行业到底需求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符合行业需求,让学生成为行业青睐的”香饽饽”,确实需要不断地下功夫去摸索和实践。
职业教育和行业之间的脱钩现象表现在:
一是专业教材滞后于生产实际。目前,我国印刷专业高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是20世纪编写的,进入21世纪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基本上没有及时在教材中充分反映。与印刷行业的实际生产水平、与时俱进的管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是教师缺乏生产实际经验。年轻教师正在成长,已经成为高校的主力军,有些教师已经取得了博士、硕士学位,但就行业管理和实际技能方面他们普遍缺乏生产实际经验,给专业教学工作和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带来困难。
三是学生实践环境尚不能满足生产实训要求。实训基地尚不能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体,学生的实践时间与条件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致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方面产生较大差距。出现了印刷行业急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而高校却不能输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这种现象应在改革中得到重视,加以解决。
如何加强印刷职业教育与印刷行业的联系,外国印刷职业培养机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美国 学校教育+技能培养解后顾之忧
美国总体上实行的是学制式的学校教育质量控制,给予国民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除一般的学校教育之外,他们还开设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求职者、跳槽者、再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这种学校教育技能培训的教育制度,为印刷企业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从1991年起美国政府开始关注职业教育富士星光,并在印刷产业中率先起步。美国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支持职业培训机构。以财团为首的公益法人纷纷解囊,向学校教育、印刷行业的师资培养、管理人员培养,以及技术开发、研究活动等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美国的工商企业的领袖重视自己雇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希望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能帮助他们的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稳站潮头。为此,他们通过向公立学校捐款来推动学校教授这些企业希望未来的员工拥有的技能。举世闻名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迄今为止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捐款几千万美元。
编辑点评:中国的教育主要是政府主导,美国这种企业资金支持,主导学校培养印刷人才的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德国印刷人才培养机制
提到当今印刷产业,让人率先联想到的一定就是海德堡、曼罗兰、高宝、宝龙、Agfa等等这些德国印刷产业中的佼佼者。作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的德国,保持其在世界印刷出版市场中的不败之地,自然而然就要提到他们的印刷人才培养体制。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才能保证企业乃至市场的安定有序的发展。
德国在人才的培养上,主要依靠的是职业教育形式,而职业教育在德国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也甚至高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它主要以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为依托,开展印刷等各类行业的人才培养。这类双元制职业教育可以占到整个职业教育体制的75%。
当学生在中学毕业以后,想进入印刷行业工作,则可以到相关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再到设有印刷专业课程的职业学校报到,开始3年的印刷课程。在这期间,学生会在学校学习到与印刷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必修的文化科目,而每周大约也只有2天的时间是在学校学习,其他3天均是要到所签订合同的企业进行实践方面的学习。经过3年学习后的毕业考试(考试内容是由印刷行业协会和职业学校共同确定的),学生将会获得具有学徒期满的就业证书和职业深造的资格证明双重作用的毕业证书。
在这样一个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德国能够拥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制造高质量的印刷机械的重要保证。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更是推动了企业与学校携手合作,并从法律角度保障了职业教育体制的实施,为相关的行业企业提供实施依据和鼓励办法。
编辑点评:有人总结德国印刷人才培养机制特点-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前德国总理科尔曾深刻地指出:这种我们称之为双元制制,即实训和学校相结合的制度,已成为德国质量的标志并非偶然之事。我多次充分地表示,我将竭力支持它并为了这一伟大事业的长存而斗争。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师徒文化,几乎所有的技艺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传承下来的,其中也包括悠久的印刷技艺。试想如果没有师徒技艺传承,雕版印刷如何传承,活字印刷又如何发扬。笔者大胆建言,我们可以仿效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促进印刷人才的培养。将印刷职业教育一分为二,一方面,由印刷学校负责学生的印刷理论和其他必修的文化科目,这样就适应了政府主导教育的国情。另一方面,由学校选取几家有实力的印刷企业合作,再有教育部门审核批准。由企业熟练工担任师傅,以在校生为徒弟,以此方式传授技艺。而国家给予企业相应的补贴,或者将学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学校,一部分给企业。学期结束,有印刷学校和印刷企业共同考核。这样既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又解决了资金来源的问题,相信企业也非常欢迎,因为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接受培训企业的企业文化,提高对这些企业的认知度。同时,为企业的将来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最后我们可以预见,当一大批知行合一的印刷人才走向社会时,必将给印刷行业带来一股清泉,必将使行业面貌焕然一新,最终促进中国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高兴的是,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高速增长的中国现代化事业,急需大批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和职业人才。当时,担负人才培养任务的中国教育部,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职业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审时度势,在研究和比较了世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后,把眼光投向了德国。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从借鉴和学习德国的经验开始的,但这只是个开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如何实现印刷招聘与印刷人才就业匹配
数字印刷人才走俏市场 高校争相设置专业
为毕业生把脉——出版印刷人才的就业新动向
印刷人才缺口大 “金灰领”炙手可热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