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满足客户对印刷色彩表现的要求
2010-02-25 00:00:00.0 来源:《印艺》304期 责编:Quincy
【CPP114】讯:香港
笔者钟锦荣于1972年入行,期间曾参与商业摄影、黑房冲印、特殊效果制作、分色制版、书刊出版、输出中心、Mac设计排版培训及桌面排版与印前系统策划等工作。近年专注印刷流程与色彩管理等项目,亦参与印刷技能提升课程的教学工作。
《印艺学会月刊》『三地书柬』由2005年4月开始刊出,由中港台三地多位业界前辈以书信形式互通信息,藉此我们对两岸三地印刷业界相关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余鸿建名誉主席月前提出将『三地书柬』用另一形式延续下去,通过互动的形式互相交流心得,并欢迎业界朋友作出回应及参与讨论,今期便由笔者跟大家讨论一下有关印刷色彩表现的论题。
笔者近年的主要工作是印刷色彩管理顾问及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满足客户对印刷色彩表现的要求』,在此便借用这题目作为这论坛的开端。印刷工作种类大致分为书刊印刷、包装印刷及纸制品印刷三个主要类别,但无论那一类印刷都会面对色彩表现的问题。客户对色彩表现要求通常有三方面:(1)单凭感觉收货,这类客户较难掌握他的收货标准,但一经掌握便很容易处理,因为没有对色的目标。(2)基於实物颜色,这本来是很合理的方法,但遇到一些印刷色域外的颜色便无法处理。(3)核对已接受了的打样,这是大多数业界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但要注意客户所提供的色样是否於可印色域范围之内。
色彩的表现是来自物料的色彩特性,如果印刷物料的色彩特性很差,印刷机性能会飞也不能改变其色彩表现。於四色印刷的领域,油墨原本是不够纯净,所以导致有些颜色不能表现出来,例如橙色是由洋红(国内称品红)及黄色组成,因为洋红油墨的成分带有青色,而青色正是橙红色的互补色,这样对橙色产生中和作用,使橙色不能达到应有的饱和度。又例如蓝色是由洋红及青色组成,因为洋红油墨的成分带有大量黄色的成分,而黄色正是蓝色的互补色,因此也不能印出饱和度高的蓝色。
大多数的印刷师傅遇到不能达到客户来色样的饱和度,正如上述的问题时,一般都会将适量饱和度较高的油墨混合於原有的四色油墨中,最常见的是将桃红色(例如Pantone Rhod. Red)混合洋红,使色彩有更高的饱和度,因为桃红色有较低的灰度值(Gravness)及色相差值(Hua Error),尤其是偏向黄色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所以这样组合印出来的蓝色便会有较高的彩度。
这样的处理是可以应付一部分的颜色所需,但不够全面,因此多色组合的高保真色彩,也译有作原真色彩(Hi-Fi Color)便应运而生,於2002年香港印艺学会曾发起过一次对高保真色彩印刷的研究,笔者是这次研究计划的主持人,而参与的机构及印刷厂有十多家,最後大家都对这技术有进一步的理解。近年,开始有客户理解甚麽是印刷标准,例如ISO 12647—2,印刷色彩特性数据如FOGRA 27L、39L等,并懂得要求通过一些方案如G7去达到指定的印刷水平等,亦开始接受按数据印刷(Print to Number)、虚拟打稿(Virtual Proofing)等印刷的方式。按数据印刷是师傅按客人指定的印刷特性数据如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及灰平衡等达成,无需完全对准参考色稿的颜色。而虚拟打稿则是没有实质物料上印出来的色样,取而代之的是将印刷的图样通过色彩管理的手段显示於萤幕上,印刷师傅看著萤幕对色,当印刷品颜色视觉上与萤幕所显示的颜色相接近便可交货。
因为影响印刷色彩表现的因素非常之多,而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要求,究竟采用混合的油墨还是采多色组合的高保真色彩?采用传统的油墨湿稿还是采用日趋流行的数码打稿呢?而客户来的色样是否适合印刷,更甚者是客户来的档案是否有适合的分色设定及处理,这一大堆的问题正好藉著这个论坛跟大家一起来探讨。
台湾
笔者陈政雄于1958年从事锌凸版工艺,精于彩色影像工作。1976年与兄长创办《印刷人》杂志,为台北国际印刷机材展执行长,以及《印刷人》杂志社发行人。
一、传统制程的印刷色彩再现管理
所谓之传统的印制流程所必须做的色彩管理,首先不必使用新的广色域油墨,新的六色、七色或特别色印刷。而是分段做数码化色彩特性管理控制。在影像输入包括扫瞄器、数码相机等,以IT/7-1或7-2做透射稿和反射稿的输入条件仪器色彩校订,达到输入的影像档能正确撷取色彩,转换为正确的RGB影像档。其次建立一个中段屏幕色彩校订,以感测仪挂於屏幕上做测量,启动色彩管理程式,使屏幕的发光色彩再现校订符合於规定数,但也要注意背景光的干扰控制。如果在生产工厂、远距生产设备屏幕、客户校对屏幕,都做同一种屏幕色彩校订如X-Rite系统校定,那么就可以做远距软式打样,各地都可在印前屏幕上看到同样色彩的影像呈现,做相同色彩输出认证作业。
输出设备包括数码列印、平版制版印刷、印前打样列印等不同阶段及方式输出,今天数码列印尤其喷墨列印,其色彩浓度和色彩表现的色域范围都已超出平版印刷很多,使用新一代IT8/7-4色彩管理系统,以1500多色格做较正确的色彩管理,色彩浓度和彩度色域表现都可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除非金、银及萤光色。因此每天做一次色彩校订就能常保一致,但要注意不同列印媒材的变化及因应。平版打样则是在平版印刷之前所做的印样,其IT8/7-4的色彩校订却须符合平版印刷的现实色彩再现规范,包括使用PS版或CTP版、印刷机的条件、印刷生产条件、油墨条件、媒材纸张条件,也就是换机器、不同油墨、不同纸张到不同温湿度及压力条件下,都必须做不同色彩再现的IT8/7-4的印样,然後回馈给打样做输出的色彩校订,唯有这样,才能印刷出符合客户认可的各种样张色彩,否则打样会如同脱缰野马,在色彩浓度、色域广的情况下,所列出的样张经客户认可签收,到印刷机却印不出来也是无法顺利生产。整批印刷品色彩的安定性有赖精确放墨、印刷机供水、供墨温度、湿度安定,离线的量测、连线量测如罗兰Eaqle Eve机上量测,达到精确色彩及瑕疵控制目标。保持前端到色彩转换RGB到CMYK的正确色域压缩,CTF加晒版、CTP出版稳定性,印刷材料及印刷条件的稳定性,常做色彩管理特性档重校订,那么对稳定传统印刷色彩表现有一系列最佳支柱。
二、广色域的需求及表现
(1)使用FM调频网300线或更精细网线,使网点半色调印刷能接近相片连续调柔顺表现。(2)使用新型的奈米CMYK油墨,可以把印刷浓度提高0.2以上,如原来1.4、1.5满版浓度变为1.6、1.7或更浓的表现,同时洋红及蓝色演色性更好,使橙色、红色、桃红、紫、靛蓝到绿色表现更艳丽纯净色彩,尤其红紫、紫色、靛蓝最好。(3)使用CMYK加O+G或O+V的两个特别色,甚至CMYK+RGB的七色印刷,使色域表现更广,红、紫、绿更纯净,来符合新一代电脑、电视屏幕使用者,对印刷CMYK传统油墨在浊度上、色彩再现浓度上的不满。(4)使用Lc淡蓝、Lm淡红色,来增加25%网点以下光部色彩的厚实感:不像网点疏离单薄表现。在喷墨以720dpi加Lc、Lm就有1440dpi表现。
三、成本和科技将主导改变
使用纳米颜料油墨,更多色数、良好媒材、成本更高,客户能接受吗?市场在哪里?像Oce C-900色粉列印机,采用CMYK+RGB七色色粉表现,效果好、速度慢、研发硬软件也更贵,是否有市场吗?仍有待时间证明。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市场分析:彩色印刷引领印刷时代
深度剖析 打印中色彩空间的转换意图
大恒在京举办彩行者colormunki产品交流会
笔者钟锦荣于1972年入行,期间曾参与商业摄影、黑房冲印、特殊效果制作、分色制版、书刊出版、输出中心、Mac设计排版培训及桌面排版与印前系统策划等工作。近年专注印刷流程与色彩管理等项目,亦参与印刷技能提升课程的教学工作。
《印艺学会月刊》『三地书柬』由2005年4月开始刊出,由中港台三地多位业界前辈以书信形式互通信息,藉此我们对两岸三地印刷业界相关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余鸿建名誉主席月前提出将『三地书柬』用另一形式延续下去,通过互动的形式互相交流心得,并欢迎业界朋友作出回应及参与讨论,今期便由笔者跟大家讨论一下有关印刷色彩表现的论题。
笔者近年的主要工作是印刷色彩管理顾问及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满足客户对印刷色彩表现的要求』,在此便借用这题目作为这论坛的开端。印刷工作种类大致分为书刊印刷、包装印刷及纸制品印刷三个主要类别,但无论那一类印刷都会面对色彩表现的问题。客户对色彩表现要求通常有三方面:(1)单凭感觉收货,这类客户较难掌握他的收货标准,但一经掌握便很容易处理,因为没有对色的目标。(2)基於实物颜色,这本来是很合理的方法,但遇到一些印刷色域外的颜色便无法处理。(3)核对已接受了的打样,这是大多数业界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但要注意客户所提供的色样是否於可印色域范围之内。
色彩的表现是来自物料的色彩特性,如果印刷物料的色彩特性很差,印刷机性能会飞也不能改变其色彩表现。於四色印刷的领域,油墨原本是不够纯净,所以导致有些颜色不能表现出来,例如橙色是由洋红(国内称品红)及黄色组成,因为洋红油墨的成分带有青色,而青色正是橙红色的互补色,这样对橙色产生中和作用,使橙色不能达到应有的饱和度。又例如蓝色是由洋红及青色组成,因为洋红油墨的成分带有大量黄色的成分,而黄色正是蓝色的互补色,因此也不能印出饱和度高的蓝色。
大多数的印刷师傅遇到不能达到客户来色样的饱和度,正如上述的问题时,一般都会将适量饱和度较高的油墨混合於原有的四色油墨中,最常见的是将桃红色(例如Pantone Rhod. Red)混合洋红,使色彩有更高的饱和度,因为桃红色有较低的灰度值(Gravness)及色相差值(Hua Error),尤其是偏向黄色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所以这样组合印出来的蓝色便会有较高的彩度。
这样的处理是可以应付一部分的颜色所需,但不够全面,因此多色组合的高保真色彩,也译有作原真色彩(Hi-Fi Color)便应运而生,於2002年香港印艺学会曾发起过一次对高保真色彩印刷的研究,笔者是这次研究计划的主持人,而参与的机构及印刷厂有十多家,最後大家都对这技术有进一步的理解。近年,开始有客户理解甚麽是印刷标准,例如ISO 12647—2,印刷色彩特性数据如FOGRA 27L、39L等,并懂得要求通过一些方案如G7去达到指定的印刷水平等,亦开始接受按数据印刷(Print to Number)、虚拟打稿(Virtual Proofing)等印刷的方式。按数据印刷是师傅按客人指定的印刷特性数据如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及灰平衡等达成,无需完全对准参考色稿的颜色。而虚拟打稿则是没有实质物料上印出来的色样,取而代之的是将印刷的图样通过色彩管理的手段显示於萤幕上,印刷师傅看著萤幕对色,当印刷品颜色视觉上与萤幕所显示的颜色相接近便可交货。
因为影响印刷色彩表现的因素非常之多,而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要求,究竟采用混合的油墨还是采多色组合的高保真色彩?采用传统的油墨湿稿还是采用日趋流行的数码打稿呢?而客户来的色样是否适合印刷,更甚者是客户来的档案是否有适合的分色设定及处理,这一大堆的问题正好藉著这个论坛跟大家一起来探讨。
台湾
笔者陈政雄于1958年从事锌凸版工艺,精于彩色影像工作。1976年与兄长创办《印刷人》杂志,为台北国际印刷机材展执行长,以及《印刷人》杂志社发行人。
一、传统制程的印刷色彩再现管理
所谓之传统的印制流程所必须做的色彩管理,首先不必使用新的广色域油墨,新的六色、七色或特别色印刷。而是分段做数码化色彩特性管理控制。在影像输入包括扫瞄器、数码相机等,以IT/7-1或7-2做透射稿和反射稿的输入条件仪器色彩校订,达到输入的影像档能正确撷取色彩,转换为正确的RGB影像档。其次建立一个中段屏幕色彩校订,以感测仪挂於屏幕上做测量,启动色彩管理程式,使屏幕的发光色彩再现校订符合於规定数,但也要注意背景光的干扰控制。如果在生产工厂、远距生产设备屏幕、客户校对屏幕,都做同一种屏幕色彩校订如X-Rite系统校定,那么就可以做远距软式打样,各地都可在印前屏幕上看到同样色彩的影像呈现,做相同色彩输出认证作业。
输出设备包括数码列印、平版制版印刷、印前打样列印等不同阶段及方式输出,今天数码列印尤其喷墨列印,其色彩浓度和色彩表现的色域范围都已超出平版印刷很多,使用新一代IT8/7-4色彩管理系统,以1500多色格做较正确的色彩管理,色彩浓度和彩度色域表现都可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除非金、银及萤光色。因此每天做一次色彩校订就能常保一致,但要注意不同列印媒材的变化及因应。平版打样则是在平版印刷之前所做的印样,其IT8/7-4的色彩校订却须符合平版印刷的现实色彩再现规范,包括使用PS版或CTP版、印刷机的条件、印刷生产条件、油墨条件、媒材纸张条件,也就是换机器、不同油墨、不同纸张到不同温湿度及压力条件下,都必须做不同色彩再现的IT8/7-4的印样,然後回馈给打样做输出的色彩校订,唯有这样,才能印刷出符合客户认可的各种样张色彩,否则打样会如同脱缰野马,在色彩浓度、色域广的情况下,所列出的样张经客户认可签收,到印刷机却印不出来也是无法顺利生产。整批印刷品色彩的安定性有赖精确放墨、印刷机供水、供墨温度、湿度安定,离线的量测、连线量测如罗兰Eaqle Eve机上量测,达到精确色彩及瑕疵控制目标。保持前端到色彩转换RGB到CMYK的正确色域压缩,CTF加晒版、CTP出版稳定性,印刷材料及印刷条件的稳定性,常做色彩管理特性档重校订,那么对稳定传统印刷色彩表现有一系列最佳支柱。
二、广色域的需求及表现
(1)使用FM调频网300线或更精细网线,使网点半色调印刷能接近相片连续调柔顺表现。(2)使用新型的奈米CMYK油墨,可以把印刷浓度提高0.2以上,如原来1.4、1.5满版浓度变为1.6、1.7或更浓的表现,同时洋红及蓝色演色性更好,使橙色、红色、桃红、紫、靛蓝到绿色表现更艳丽纯净色彩,尤其红紫、紫色、靛蓝最好。(3)使用CMYK加O+G或O+V的两个特别色,甚至CMYK+RGB的七色印刷,使色域表现更广,红、紫、绿更纯净,来符合新一代电脑、电视屏幕使用者,对印刷CMYK传统油墨在浊度上、色彩再现浓度上的不满。(4)使用Lc淡蓝、Lm淡红色,来增加25%网点以下光部色彩的厚实感:不像网点疏离单薄表现。在喷墨以720dpi加Lc、Lm就有1440dpi表现。
三、成本和科技将主导改变
使用纳米颜料油墨,更多色数、良好媒材、成本更高,客户能接受吗?市场在哪里?像Oce C-900色粉列印机,采用CMYK+RGB七色色粉表现,效果好、速度慢、研发硬软件也更贵,是否有市场吗?仍有待时间证明。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市场分析:彩色印刷引领印刷时代
深度剖析 打印中色彩空间的转换意图
大恒在京举办彩行者colormunki产品交流会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