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性契机”
2010-04-12 09:05:07.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编:涂运
【CPP114】讯:绿色应是一种新的“全球宗教”——在距离南亚岛国马尔代夫几百海里的南中国小城,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21世纪经济报道》创办人、主编刘洲伟言语坚定。
因为“全球化应是守望相助,而不是以邻为壑”。在他看来,人类对可持续的美好生活的信念与梦想中,并不包括这样的情景——马尔代夫的居民无助地看着家园将被淹没,而淹没的原因是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全球重化工业文明所致。
这正合了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复苏,这可看做中国和亚洲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选择。4月9日,刘洲伟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和与会的其他代表,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他认为,低碳是一种真实的价值观,一种社会正义。而对中国而言,在全球都被迫调整传统的产业、金融、政治社会形态时,绿色更是中国乃至亚洲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会。
作为中国财经媒体的领军者,刘洲伟认为,“无纸化”的新媒体未必就比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更环保,更“绿色”。“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应该寻求共生发展,这才是危机后,亚洲媒体业希望所在。”他说。
绿色应是新的“全球宗教”
《21世纪》: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这届博鳌亚洲论坛也把“绿色复苏”看做亚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选择。请问你怎么理解低碳经济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刘洲伟:低碳是一种真实的价值观,一种社会正义,代表人类对可持续的美好生活的信念与梦想。
全球化应是守望相助,而不是以邻为壑。人类社会不应为达尔文主义所支配。绿色应是一种新的“全球宗教”,其形成有点像汤因比的“危机—反应”机制。这意味着,再想过去那么发展,那么玩,已经玩不下去了。虽然这已是全球共识,但还不够。共识虽有,但无法约束、指挥人们的行动。
《21世纪》:在你看来,实现“绿色复苏”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刘洲伟:绿色复苏要有方法论,这是关键。它离不开政策、技术与金融三位一体的合作。中国政府已经承诺,中国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这是政策原则。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太阳能、风能、核能、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金融与资本的支撑,比如赤道原则、碳汇、CDM机制、证券化等等。
《21世纪》: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潮退时分,选择“绿色复苏”道路,对中国和亚洲有什么特殊意义?
刘洲伟:绿色是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性机会。全球都被迫调整传统的产业、金融、政治乃至社会形态。这种调整中,我们很有机会进行弯道超车,这样东西方就能在同水平上发展了。
新老媒体将会共生
《21世纪》: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一种说法也逐渐扩散开来——即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等新媒体更环保,更绿色。因此,不少人呼吁传统媒体行业“去纸化”。你怎么理解传统媒体如何顺应绿色大潮?
刘洲伟: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互联网从业者认为,以造纸和印刷术为基础的报纸行业相较互联网等新媒体更不环保。
其实,我们未必能这么下定论。造纸行业的很多原料已经不再来自原始森林,而是速生林。相反,信息产业的建构依赖大量的塑料、硅芯片和电能,从各个环节看都不那么环保,例如硅芯片制造的蚀刻环节,需要利用剧毒物质;而中国的电力大多来自碳排放量很高的火电。
我们现在缺乏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缺乏翔实的数据支持,因此常常可能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21世纪》:未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会形成怎样一种关系呢?
刘洲伟: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扩散,为人们对信息和服务的需求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纸的迅速消失。
人们有各不相同的阅读习惯,各种类型的新闻产品对介质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需要市场实践的检验。我觉得,新闻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保留。当然,它的成长性比以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要慢,因为后者毕竟是新生事物。
此外,从新闻本身的公信力角度来看,大家对互联网上信息的可信度普遍存疑。当然,网上信息创造产生了部分真实可信、有价值的东西,但“互联网怎么怎么说”,常常会成为“谣传”的代言词。因此互联网也给信息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传统新闻行业有一整套严格的训练体系,包括职业道德训练体系和专业技术训练体系。它建立起一个有信誉的新闻机制。现在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还有待形成这样一个机制。
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一个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来自社会分工。新闻业是有门槛的,需要大量懂得行业规范、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从业人员。
有一种说法是,借助新媒体平台,人们能够自己制造并消费新闻,变得“自媒体化”。但“自媒体化”必然意味着重新分工,只有分工才能变得专业,这也是亚当·斯密在《原富论》的精髓所在。
《21世纪》:亚洲媒体未来发展的突破点,是否就在于这种共生关系的发展?
刘洲伟:是的。传统媒体需要积极探索IPhone、IPad等新介质的规律,积极参与新的分工。现在新闻业的革命是由介质革命引起的。后者诱发了传播规律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如果传统媒体不去研究它、适应它、拥抱它,就是抱残守缺了。
当然,传统媒体原有的宝贵传统,比如公众或分众的信赖感,还是不能丢的。与此相应的,新媒体也需要在自我反省中确立自己的公信力。
《21世纪》: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是由具有新闻理想的从业者推动的,他们更重视推动经济、政治制度现代化。但新媒体的挑战,让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很多人觉得传统财经媒体应该转型为信息生产供应商。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动摇媒体的价值观取向?
刘洲伟: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实践自己价值观的时候,必然要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商业化的媒体固然有缺陷,但我们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市场化的媒体比完全意义上的机关报更能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汉王电纸书:以绿色引导阅读
绿色环保为英国印企带来利润
北京雅昌公司荣获2009年度“北京市绿色企业”称号
因为“全球化应是守望相助,而不是以邻为壑”。在他看来,人类对可持续的美好生活的信念与梦想中,并不包括这样的情景——马尔代夫的居民无助地看着家园将被淹没,而淹没的原因是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全球重化工业文明所致。
这正合了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复苏,这可看做中国和亚洲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选择。4月9日,刘洲伟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和与会的其他代表,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他认为,低碳是一种真实的价值观,一种社会正义。而对中国而言,在全球都被迫调整传统的产业、金融、政治社会形态时,绿色更是中国乃至亚洲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会。
作为中国财经媒体的领军者,刘洲伟认为,“无纸化”的新媒体未必就比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更环保,更“绿色”。“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应该寻求共生发展,这才是危机后,亚洲媒体业希望所在。”他说。
绿色应是新的“全球宗教”
《21世纪》: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这届博鳌亚洲论坛也把“绿色复苏”看做亚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选择。请问你怎么理解低碳经济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刘洲伟:低碳是一种真实的价值观,一种社会正义,代表人类对可持续的美好生活的信念与梦想。
全球化应是守望相助,而不是以邻为壑。人类社会不应为达尔文主义所支配。绿色应是一种新的“全球宗教”,其形成有点像汤因比的“危机—反应”机制。这意味着,再想过去那么发展,那么玩,已经玩不下去了。虽然这已是全球共识,但还不够。共识虽有,但无法约束、指挥人们的行动。
《21世纪》:在你看来,实现“绿色复苏”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刘洲伟:绿色复苏要有方法论,这是关键。它离不开政策、技术与金融三位一体的合作。中国政府已经承诺,中国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这是政策原则。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太阳能、风能、核能、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金融与资本的支撑,比如赤道原则、碳汇、CDM机制、证券化等等。
《21世纪》: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潮退时分,选择“绿色复苏”道路,对中国和亚洲有什么特殊意义?
刘洲伟:绿色是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性机会。全球都被迫调整传统的产业、金融、政治乃至社会形态。这种调整中,我们很有机会进行弯道超车,这样东西方就能在同水平上发展了。
新老媒体将会共生
《21世纪》: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一种说法也逐渐扩散开来——即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等新媒体更环保,更绿色。因此,不少人呼吁传统媒体行业“去纸化”。你怎么理解传统媒体如何顺应绿色大潮?
刘洲伟: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互联网从业者认为,以造纸和印刷术为基础的报纸行业相较互联网等新媒体更不环保。
其实,我们未必能这么下定论。造纸行业的很多原料已经不再来自原始森林,而是速生林。相反,信息产业的建构依赖大量的塑料、硅芯片和电能,从各个环节看都不那么环保,例如硅芯片制造的蚀刻环节,需要利用剧毒物质;而中国的电力大多来自碳排放量很高的火电。
我们现在缺乏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缺乏翔实的数据支持,因此常常可能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21世纪》:未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会形成怎样一种关系呢?
刘洲伟: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扩散,为人们对信息和服务的需求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纸的迅速消失。
人们有各不相同的阅读习惯,各种类型的新闻产品对介质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需要市场实践的检验。我觉得,新闻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保留。当然,它的成长性比以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要慢,因为后者毕竟是新生事物。
此外,从新闻本身的公信力角度来看,大家对互联网上信息的可信度普遍存疑。当然,网上信息创造产生了部分真实可信、有价值的东西,但“互联网怎么怎么说”,常常会成为“谣传”的代言词。因此互联网也给信息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传统新闻行业有一整套严格的训练体系,包括职业道德训练体系和专业技术训练体系。它建立起一个有信誉的新闻机制。现在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还有待形成这样一个机制。
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一个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来自社会分工。新闻业是有门槛的,需要大量懂得行业规范、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从业人员。
有一种说法是,借助新媒体平台,人们能够自己制造并消费新闻,变得“自媒体化”。但“自媒体化”必然意味着重新分工,只有分工才能变得专业,这也是亚当·斯密在《原富论》的精髓所在。
《21世纪》:亚洲媒体未来发展的突破点,是否就在于这种共生关系的发展?
刘洲伟:是的。传统媒体需要积极探索IPhone、IPad等新介质的规律,积极参与新的分工。现在新闻业的革命是由介质革命引起的。后者诱发了传播规律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如果传统媒体不去研究它、适应它、拥抱它,就是抱残守缺了。
当然,传统媒体原有的宝贵传统,比如公众或分众的信赖感,还是不能丢的。与此相应的,新媒体也需要在自我反省中确立自己的公信力。
《21世纪》: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是由具有新闻理想的从业者推动的,他们更重视推动经济、政治制度现代化。但新媒体的挑战,让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很多人觉得传统财经媒体应该转型为信息生产供应商。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动摇媒体的价值观取向?
刘洲伟: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实践自己价值观的时候,必然要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商业化的媒体固然有缺陷,但我们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市场化的媒体比完全意义上的机关报更能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汉王电纸书:以绿色引导阅读
绿色环保为英国印企带来利润
北京雅昌公司荣获2009年度“北京市绿色企业”称号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