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开禁后的报业市场
2010-06-11 09:11:20.0 来源:大众日报 责编:Crystal
- 摘要:
- 杨志弘先生曾经担任台湾中国时报集团记者、撰述委员、执行副总编辑,在采访中,他特别谈到了台湾报业的发展历程。他说,1988年台湾媒体开禁,报业解除三限(限证、限张、限印),一时之间群雄并起。《中央日报》在开禁后不久就销声匿迹。
【CPP114】讯:杨志弘先生曾经担任台湾中国时报集团记者、撰述委员、执行副总编辑,在采访中,他特别谈到了台湾报业的发展历程。他说,1988年台湾媒体开禁,报业解除三限(限证、限张、限印),一时之间群雄并起。《中央日报》在开禁后不久就销声匿迹。“从1988年到1992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报纸。”杨志弘介绍道:“在台湾,办报的资本比办实业少很多,只要有一点资本都可以办一份报纸。”当然,多数都失败了。
竞争市场逐步扩大,改变了报业市场开禁前的两寡头——中时报团、联合报团垄断的局面,报业走向开放化竞争,虽然很多新报在六个月内就关门倒闭,但是给市场带来很多新鲜的创新。后起之秀的《自由时报》悄然崛起,让这个市场充满新的因素。雄厚的资金基础,先进的管理手段,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把市场竞争范围又向外扩大。在1996年的两寡头调价失误后,它一鸣惊人,成为报界老大。
谈到开禁后的台湾报业市场,杨志弘用了“血流成河”来形容竞争之惨烈。《自由时报》刚进市场的时候,不能与中时报团和联合报团相抗衡,就采用了订报送大奖的方式。“这个时候报纸已经不再是报纸了,而变成了和彩票一样的性质。”杨志弘说,“有些人买报纸就是为了要抽中黄金,而报社则是为了抓住受众。”
后来的《苹果日报》为了改变在读者心目中的八卦小报的形象,开始在周日推出学英语的专版,而且还请专人录制了VCD,随报附赠。一份报纸5元新台币,但是VCD在市场上的市值为119元新台币,报纸一上架后的五分钟内就被抢光了。
每一份报纸在它入市之初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营销手段,“当第二次使用相同的手法的时候,就会事倍功半,一败涂地。”他举例,“一份杂志第一次卖一元一本很多人去抢,但是第二次同类杂志也这么做时,就完全没有先前的效果。”
现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台湾每天读报的人低于40%,而上网的人则超过48%。读者喜欢什么就会选择什么,走入顾客导向型媒介市场,新闻没有头版头条而是由读者的鼠标决定。量身定做新闻就是在新媒体时代盈利的最好方式。
杨志弘认为,报业长久以来,一直以“印刷纸张”的形式来发行。但是,报纸不仅是“纸”媒体;事实上,是一种“文字”媒体。报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文字”符号报道消息的媒体。即便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当道的今天,文字依然是这些新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要严肃强调的是:报业不是“报纸”,也不是“纸业”,更不是“印刷业”。如果报业是依靠印刷、卖纸,老早就消失了。报业存在多年,一直都是依赖报导“文字”消息,吸引“文字”读者,再将“文字”读者当做商品的消费者,贩卖给广告主,换取广告营收来经营的。
因此,报业应抛开“纸”的包袱,改变文字消息发布的渠道,跟着读者走,走向更迅速、更廉价的便捷渠道:网络、手机等新渠道。
杨志弘说,如果他来管网站的话,不希望工作者是最主要的提供信息者,而是最主要的搜索信息者,将多元素材打包出去。每个网民都可能有自己的好照片、好素材,新闻工作者需要重新包装,或者引导一个好的议题。“我会鼓励大家到我的工厂生产产品,工厂是空的,只是一个平台,由大家各自带自己的器材来生产,不好的东西市场自然就会淘汰出去。这样中国有13亿人为你打工,全世界有60亿人为你打工。”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台湾电子纸市场面临飞跃
陈昌郎:谈台湾印刷传播工业的看法
台湾最大纸箱厂正隆纸业落户重庆
从CTP观察台湾印刷市场
竞争市场逐步扩大,改变了报业市场开禁前的两寡头——中时报团、联合报团垄断的局面,报业走向开放化竞争,虽然很多新报在六个月内就关门倒闭,但是给市场带来很多新鲜的创新。后起之秀的《自由时报》悄然崛起,让这个市场充满新的因素。雄厚的资金基础,先进的管理手段,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把市场竞争范围又向外扩大。在1996年的两寡头调价失误后,它一鸣惊人,成为报界老大。
谈到开禁后的台湾报业市场,杨志弘用了“血流成河”来形容竞争之惨烈。《自由时报》刚进市场的时候,不能与中时报团和联合报团相抗衡,就采用了订报送大奖的方式。“这个时候报纸已经不再是报纸了,而变成了和彩票一样的性质。”杨志弘说,“有些人买报纸就是为了要抽中黄金,而报社则是为了抓住受众。”
后来的《苹果日报》为了改变在读者心目中的八卦小报的形象,开始在周日推出学英语的专版,而且还请专人录制了VCD,随报附赠。一份报纸5元新台币,但是VCD在市场上的市值为119元新台币,报纸一上架后的五分钟内就被抢光了。
每一份报纸在它入市之初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营销手段,“当第二次使用相同的手法的时候,就会事倍功半,一败涂地。”他举例,“一份杂志第一次卖一元一本很多人去抢,但是第二次同类杂志也这么做时,就完全没有先前的效果。”
现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台湾每天读报的人低于40%,而上网的人则超过48%。读者喜欢什么就会选择什么,走入顾客导向型媒介市场,新闻没有头版头条而是由读者的鼠标决定。量身定做新闻就是在新媒体时代盈利的最好方式。
杨志弘认为,报业长久以来,一直以“印刷纸张”的形式来发行。但是,报纸不仅是“纸”媒体;事实上,是一种“文字”媒体。报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文字”符号报道消息的媒体。即便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当道的今天,文字依然是这些新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要严肃强调的是:报业不是“报纸”,也不是“纸业”,更不是“印刷业”。如果报业是依靠印刷、卖纸,老早就消失了。报业存在多年,一直都是依赖报导“文字”消息,吸引“文字”读者,再将“文字”读者当做商品的消费者,贩卖给广告主,换取广告营收来经营的。
因此,报业应抛开“纸”的包袱,改变文字消息发布的渠道,跟着读者走,走向更迅速、更廉价的便捷渠道:网络、手机等新渠道。
杨志弘说,如果他来管网站的话,不希望工作者是最主要的提供信息者,而是最主要的搜索信息者,将多元素材打包出去。每个网民都可能有自己的好照片、好素材,新闻工作者需要重新包装,或者引导一个好的议题。“我会鼓励大家到我的工厂生产产品,工厂是空的,只是一个平台,由大家各自带自己的器材来生产,不好的东西市场自然就会淘汰出去。这样中国有13亿人为你打工,全世界有60亿人为你打工。”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台湾电子纸市场面临飞跃
陈昌郎:谈台湾印刷传播工业的看法
台湾最大纸箱厂正隆纸业落户重庆
从CTP观察台湾印刷市场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