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力量渐融文化产业壁垒
2010-07-21 09:08:06.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Victoria
【CPP114】讯:自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以来,几乎所有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均提及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这在2008年以后取得了实质性推进。
“资本市场在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过去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多重‘体制壁垒’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渐渐消融。”
资本新动向与转型升级
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兰培研究后认为,当前文化产业资本重组出现两个新动向:
一是文化企业开始积极涉足金融业。辽宁出版传媒上市后,整体收购其控股股东辽宁出版集团持有的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和辽宁音像出版社100%股权,并向非文化领域扩张,出资近2亿元认购中天证券新增的注册资本,参股设立铁岭新星村镇银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分别参股南京证券和江苏银行,成为两家金融机构的第二大股东。
二是国际资本通过并购,进入监管相对宽松的境内新兴文化产业。韩国移动通讯企业SK电讯2008年宣布收购中国本土唱片公司北京太合麦田42.2%的股份,国际资本首次进入中国娱乐产业。同年,汤姆森路透收购和讯网40%的股权,成为和讯网第二大股东,澳洲电讯先后收购皓辰传媒、泡泡网等。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不少文化企业仍坚持通过上市实现转型升级。据中国证监会统计,目前已有10家文化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共筹集资金160亿元;6家企业以买壳方式在境内上市。兰培发现,文化企业境内上市热潮2008年以来尤为明显。
2008年至2009年,共有4家文化企业在境内A股市场完成首次公开发行新股,上市地点都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安徽、深圳、江西、江苏等地均有不同形态的文化企业在积极推进IPO上市。此外,继博瑞传播、赛迪传媒、新华传媒、华闻传媒之后,2008年以来又有两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成功借壳上市。
大胆走到境外上市,是近两年间国内文化企业融资的一大特点。虽然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新股发行市场陷入低谷,我国仍有A8电媒音乐控股有限公司、中视金桥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广而告之合众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畅游有限公司、盛大游戏有限公司及中国房产信息集团6家中国文化企业先后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总共募资5.4亿港元及14.29亿美元,创下2009年美国IPO市场年度新高,也是中国网游企业上市规模之最。
“上市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融资,其深层次价值在于推动企业优化治理结构,规范运营管理,实现企业的升级蜕变。”兰培同时指出,文化企业上市仍呈现非均衡状态:意识形态淡薄的行业活跃于意识形态属性强的行业,新兴文化产业活跃于传统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活跃于国有文化企业,境外上市活跃于境内上市。
截至目前,境内上市的文化企业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约占上市公司市值的6‰,这被业内人士认为与文化产业发展状态不相匹配。
三大壁垒渐渐破冰
业内反映,长期以来,文化领域存在地域壁垒、行业壁垒、所有制壁垒。资本力量的介入,则使文化产业多年来期望的“对内开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总部位于深圳的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中心,今年3月完成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报告》。报告执笔人、该公司文化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蔡灵认为,近两年来,资本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自由流动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后跨业态流动现象明显。”蔡灵分析说,这种流动动辄就是“大举动”,如盛大网络旗下全资子公司去年以4000多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华友世纪51%的已发行普通股,华友世纪和视频网站酷6网股权合并,实现视频、音乐、无线增值并存的业务体系。
资本还推动文化产业实现了跨地区整合。2008年,由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央一家出版单位联合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江西出版集团控股80%。江西省文改办主任万仁荣说:“这是中央与地方出版单位首次打破行政划属,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战略性重组。”
资本运作还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跨所有制整合。由多家国有出版企业组成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通过增资扩股和股权收购等形式,整合民营制版公司、优质民营印刷企业、彩印公司,形成了印刷板块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集团投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媒体发展项目资金达6.76亿元。
“以往,由于企业资金实力不够,政策不明朗、观念不开放等,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难以走到一起,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整合更多要靠行政力量去推动。而现在,国家降低了准入门槛,鼓励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作为产业发展一种高级形态的资本运作能在跨所有制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说,“欧美出版业的历程告诉我们,是资本的长剑在切割着资产与市场。我们争创资本运作新优势的体会是,一方面,民营企业不是任由你整合的;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单靠行政力量去整合一个单位不会产生‘化学反应’。我是要考虑买什么的。我第一买了个机制;第二买了一批领军人物;第三买了一个核心团队;第四买了一个商业计划书。”
破解“融资难”
过去受文化企业固定资产有限、金融机构对创意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难等多方因素影响,文化产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一直比较有限。近年出现的多种文化产业融资新模式,正逐渐改变这一局面。
一是信贷融资成为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融资途径。2008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动银行授信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构建。尤其是2009年3月以来,23个经各地文化部门报送并由文化部推荐的申贷项目获得了共计60多亿元银行贷款。据上海市文化部门介绍,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今后5年对上海市文化产业支持的融资规模可达300亿元。
二是股权投资初步进入文化产业。据兰培介绍,两年来,这一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是一批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股权投资基金的筹备与设立,如财政部注资引导,规模达百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三是债券融资在文化产业界放量增长。债券融资的形式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目前,除公司债外,国内债券市场上的各类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均有文化企业尝试。2008年以来,有两家文化企业在国内债券市场发行5只债券,融资金额达50亿元。
四是文化产业信托在2009年得到进一步推广。杭州市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处长王晚霞说,去年初,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宝石流霞”作为结构化信托融资产品正式发行。该信托贷款总额6000万元,期限1年,利率为8.39%。蔡灵说,与早期的尝试相比,当前文化产业信托产品的操作经验、市场影响力已有较大提升,成为破解行业融资难新的支撑点。
五是涉及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实践典范。2008年,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上亿元的多项目电视剧打包贷款,成为文化产业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
“资本市场在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过去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多重‘体制壁垒’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渐渐消融。”
资本新动向与转型升级
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兰培研究后认为,当前文化产业资本重组出现两个新动向:
一是文化企业开始积极涉足金融业。辽宁出版传媒上市后,整体收购其控股股东辽宁出版集团持有的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和辽宁音像出版社100%股权,并向非文化领域扩张,出资近2亿元认购中天证券新增的注册资本,参股设立铁岭新星村镇银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分别参股南京证券和江苏银行,成为两家金融机构的第二大股东。
二是国际资本通过并购,进入监管相对宽松的境内新兴文化产业。韩国移动通讯企业SK电讯2008年宣布收购中国本土唱片公司北京太合麦田42.2%的股份,国际资本首次进入中国娱乐产业。同年,汤姆森路透收购和讯网40%的股权,成为和讯网第二大股东,澳洲电讯先后收购皓辰传媒、泡泡网等。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不少文化企业仍坚持通过上市实现转型升级。据中国证监会统计,目前已有10家文化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共筹集资金160亿元;6家企业以买壳方式在境内上市。兰培发现,文化企业境内上市热潮2008年以来尤为明显。
2008年至2009年,共有4家文化企业在境内A股市场完成首次公开发行新股,上市地点都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安徽、深圳、江西、江苏等地均有不同形态的文化企业在积极推进IPO上市。此外,继博瑞传播、赛迪传媒、新华传媒、华闻传媒之后,2008年以来又有两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成功借壳上市。
大胆走到境外上市,是近两年间国内文化企业融资的一大特点。虽然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新股发行市场陷入低谷,我国仍有A8电媒音乐控股有限公司、中视金桥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广而告之合众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畅游有限公司、盛大游戏有限公司及中国房产信息集团6家中国文化企业先后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总共募资5.4亿港元及14.29亿美元,创下2009年美国IPO市场年度新高,也是中国网游企业上市规模之最。
“上市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融资,其深层次价值在于推动企业优化治理结构,规范运营管理,实现企业的升级蜕变。”兰培同时指出,文化企业上市仍呈现非均衡状态:意识形态淡薄的行业活跃于意识形态属性强的行业,新兴文化产业活跃于传统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活跃于国有文化企业,境外上市活跃于境内上市。
截至目前,境内上市的文化企业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约占上市公司市值的6‰,这被业内人士认为与文化产业发展状态不相匹配。
三大壁垒渐渐破冰
业内反映,长期以来,文化领域存在地域壁垒、行业壁垒、所有制壁垒。资本力量的介入,则使文化产业多年来期望的“对内开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总部位于深圳的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中心,今年3月完成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报告》。报告执笔人、该公司文化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蔡灵认为,近两年来,资本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自由流动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后跨业态流动现象明显。”蔡灵分析说,这种流动动辄就是“大举动”,如盛大网络旗下全资子公司去年以4000多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华友世纪51%的已发行普通股,华友世纪和视频网站酷6网股权合并,实现视频、音乐、无线增值并存的业务体系。
资本还推动文化产业实现了跨地区整合。2008年,由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央一家出版单位联合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江西出版集团控股80%。江西省文改办主任万仁荣说:“这是中央与地方出版单位首次打破行政划属,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战略性重组。”
资本运作还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跨所有制整合。由多家国有出版企业组成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通过增资扩股和股权收购等形式,整合民营制版公司、优质民营印刷企业、彩印公司,形成了印刷板块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集团投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媒体发展项目资金达6.76亿元。
“以往,由于企业资金实力不够,政策不明朗、观念不开放等,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难以走到一起,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整合更多要靠行政力量去推动。而现在,国家降低了准入门槛,鼓励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作为产业发展一种高级形态的资本运作能在跨所有制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说,“欧美出版业的历程告诉我们,是资本的长剑在切割着资产与市场。我们争创资本运作新优势的体会是,一方面,民营企业不是任由你整合的;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单靠行政力量去整合一个单位不会产生‘化学反应’。我是要考虑买什么的。我第一买了个机制;第二买了一批领军人物;第三买了一个核心团队;第四买了一个商业计划书。”
破解“融资难”
过去受文化企业固定资产有限、金融机构对创意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难等多方因素影响,文化产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一直比较有限。近年出现的多种文化产业融资新模式,正逐渐改变这一局面。
一是信贷融资成为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融资途径。2008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动银行授信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构建。尤其是2009年3月以来,23个经各地文化部门报送并由文化部推荐的申贷项目获得了共计60多亿元银行贷款。据上海市文化部门介绍,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今后5年对上海市文化产业支持的融资规模可达300亿元。
二是股权投资初步进入文化产业。据兰培介绍,两年来,这一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是一批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股权投资基金的筹备与设立,如财政部注资引导,规模达百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三是债券融资在文化产业界放量增长。债券融资的形式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目前,除公司债外,国内债券市场上的各类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均有文化企业尝试。2008年以来,有两家文化企业在国内债券市场发行5只债券,融资金额达50亿元。
四是文化产业信托在2009年得到进一步推广。杭州市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处长王晚霞说,去年初,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宝石流霞”作为结构化信托融资产品正式发行。该信托贷款总额6000万元,期限1年,利率为8.39%。蔡灵说,与早期的尝试相比,当前文化产业信托产品的操作经验、市场影响力已有较大提升,成为破解行业融资难新的支撑点。
五是涉及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实践典范。2008年,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上亿元的多项目电视剧打包贷款,成为文化产业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