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字出版转型,变出版者为内容提供者
2010-07-22 00:00:0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责编:龟山隐真
【CPP114】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产值超过传统出版业产值,增幅达到50%。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一文中明确提出:“必须站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为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面对数字出版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怎样做才能开拓出一条新路?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成就源自内容资源整合开发
在网络时代,纸质文本已逐渐被电子文本所取代。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电子化教学、远程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也让教材本身从纸质向网络化迈进。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下,人民教育出版社这家中小学教材出版领域的龙头老大没有松懈,以自主创新为引擎坚持与时俱进。人教社社长李志军告诉记者:“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广大师生的需要,人教社这些年来在做好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和出版工作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数字出版业务,以使教材建设进一步立体化、数字化。”
6月18日,人教社经营性学习网站人教学习网(www.gopep.cn)正式上线。据李志军介绍,人教学习网是以flash技术建立,采用分布式内容分发网络(CDN)对网站的内容和视频进行加速,并通过站点镜像同步技术(Mirror Sync),在全国设置12个站点镜像,覆盖我国五大运营商网络,进而确保全国各地的用户都能够顺畅访问网站和观看视频。在运营模式上,人教学习网付费方式灵活,按册收费,并将多科结合在一起进行销售。由于人教学习网积极响应了未来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与欢迎。据统计,该网开通首日,仅一下午视频点击率就达到13万人次之多。
“人教社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由于很好地整合了、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现有的资源,在新的形势下,实现了内容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表现形式的创新。”中国版协电子与网络出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勤如是评价。
出版社要做内容主导者
现在,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关系到出版单位自身以及整个出版业的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对接的过程中,要想成为内容的主导者,传统出版业需要更加积极、更加主动。”
王勤用“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来描述自主创新过程中内容所占的重要地位。王勤说:“不管出版这支大军的创新形式、表现形式怎样,内容是最根本、最本质的因素,出版业应该重视对于内容资源的积累、整合、开发,应该从以前的内容出版者转变成内容生产者和服务者。”
“新闻出版产业与新技术、新知识的关系最为密切,谁能率先运用新技术,在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张毅君如是说。中国已是新闻出版大国,正在向新闻出版强国目标迈进,张毅君表示,实现此目标,关键就是要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传统出版产业必须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数字出版着重要解决技术创新
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如何影响出版业?在王勤看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技术是出版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工具、一个“利器”,出版单位应该利用技术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先进内容的生产力,只有将技术创新应用于内容生产,才能为市场和读者提供更加丰富、更能满足国家、社会、行业和读者的需求,并使产品成为更具需求黏度的出版物。
“现在,我们的数字出版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我们的技术创新问题,技术创新所服务的项目应该包括资源采集、资源集成、资源清洗、资源描述、资源结构化处理以及资源安全存储及产品的跨媒体发布等整个数字出版全过程。”王勤说。他建议,“对于出版社来说,应该努力做到内容采编网络化、内容记载标准化、内容拆分碎片化、处理流程工业化、处理过程精细化、资源管理系统化、出版行为服务化、阅读方式离线化”。
张毅君也表示,在新兴市场中,传统出版单位的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不单是读者,还有渠道商、技术商等。许多人认为,在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出版社是弱者。对此,张毅君认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出版社的内容不好,而是出版社的内容没有做到适销对路,提供的只是未经加工的原料。出版社应该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新的传播方式,以适合服务对象的需求,满足并引导读者的阅读需要,把出版社的内容资源和优势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形成五种主要模式
数字出版年会在京召开
新数字出版方案更智能 纸质版与数字版紧密接轨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