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深圳报业印刷从一穷二白到业内先锋

2010-09-09 16:01:56.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编:张健

摘要:
 然而就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特区建立30年来,深圳以一系列奇迹牵引着世人的视线。其中,一道格外璀璨的光环,就是深圳报业的崛起轨迹,一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传媒画卷,演绎了中国报业的深圳速度。从当年特区一份报纸都没有,到如今资产50多亿元、员工超6000人的报业集团,深圳报业和特区共同走过一段不寻常路,又一次彰显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

   【CPP114】讯:在绿意盎然的深南大道旁,一栋线条简洁明快的蓝色大厦仿佛一艘现代旗舰,这就是深圳报业集团总部所在地——深圳特区报业大厦。这座大厦曾是国庆50周年花车巡游中改革开放的象征,如今已成为深圳特区的地标之一。

    
  然而就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特区建立30年来,深圳以一系列奇迹牵引着世人的视线。其中,一道格外璀璨的光环,就是深圳报业的崛起轨迹,一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传媒画卷,演绎了中国报业的深圳速度。从当年特区一份报纸都没有,到如今资产50多亿元、员工超6000人的报业集团,深圳报业和特区共同走过一段不寻常路,又一次彰显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

    
  再困难也要把文化教育和舆论阵地建设搞上去

    
  著名报人、深圳报业集团前社长吴松营清楚地记得,1981年年初他来深圳时特区的文化宣传状况。市内唯一的图书馆已被转卖,4年都不曾开放;50年代盖的深圳戏院,设备十分陈旧;就连市内唯一的媒体宝安县广播站,也因1979年的一场台风而杆倒线断……

    
  “深圳特区成立初期,可谓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境外资金不断涌来,全国四面八方的企业和人才,还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接踵而来。一时间,人员汇集,利益交织,观念碰撞,人们热情高涨,欲望强烈。至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办特区?特区的方针政策是什么?不仅群众不清楚,就连许多干部也不明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起步迫在眉睫。”吴松营回忆道。

    
  1980年11月15日,中央批准建立深圳特区刚刚3个月,以吴南生为第一书记的深圳市委就决定,除了修复广播站,当务之急先要创办一张报纸,一张市委机关报。随后,胡耀邦同志的一则批示成为深圳特区创办报纸的催化剂。

    
  “当时中央党校的两位教授来深圳调研后给胡耀邦同志写信,表示深圳特区的文化、教育、科学、宣传阵地十分薄弱,建议认真抓好特区的思想文化建设,如创办报纸,建立电台、电视台等。很快就得到批示:‘要积极去办。’”吴松营说。他告诉记者,深圳市两任市委书记、市长吴南生和梁湘甚至还提出“勒紧裤腰带,再困难也要把深圳特区的文化教育和舆论阵地建设搞上去!”“倾家荡产也要办好《深圳特区报》。”

    
  在缺钱、缺人才、缺设备、缺经验的条件下,《深圳特区报》于1981年6月6日试刊,经过5期后,于1982年5月24日正式创刊。创刊之初为周报,至1983年12月1日发展为日报,每期仅4版。与此同时,深圳广播站在政府拨款支持下,设备得到改善,并进一步筹备成立深圳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10月,电视转播台建成,以10千瓦功率转播中央和广东省电视台的节目。深圳特区第一份正式出版发行的大型杂志《特区文学》也于1982年春问世。经过几番筹备,深圳电视台于1984年1月1日正式开播。

   
   短短几年,深圳传媒业从仅有一个县级广播站,发展至一报、两台、一杂志,传媒布局粗具雏形。

    
  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

    
  1984年1月,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充分肯定了深圳特区的建设和发展经验。
 

分享到: 下一篇:河北省印刷业门槛提升至3000万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