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数字化会让中国期刊面貌一新
2010-09-29 09:54:09.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晋雅芬 责编:张健
- 摘要:
- 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将于10月14日~1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期刊联盟、中国期刊协会主办,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承办,是继2007年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中国举办之后,中国期刊界迎来的又一国际盛会。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数字革新,期刊未来”,届时,国内外嘉宾和代表将围绕数字化这一世界期刊业共同面临的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CPP114】讯: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将于10月14日~1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期刊联盟、中国期刊协会主办,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承办,是继2007年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中国举办之后,中国期刊界迎来的又一国际盛会。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数字革新,期刊未来”,届时,国内外嘉宾和代表将围绕数字化这一世界期刊业共同面临的热点话题展开研讨。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又面临哪些问题?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
期刊数字化处探索阶段
记者:期刊业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
石峰:首先,数字技术代表了出版业科技进步的方向。对期刊业来说,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加快数字化进程关系着行业未来的发展。
其次,数字化为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数字化可以提升出版业的品质,对转变发展方式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当前,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处在关键阶段,因此数字化能不能成功,对整个出版业包括期刊业下一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数字化为期刊业“走出去”开辟了新的途径,加快了中国期刊的国际化进程。过去,很多刊物要进入国外图书馆是根本不可能的,通过数字出版,很多刊物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中国知网的海外机构用户已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500多家用户。未来,数字出版将有可能重组中国媒体的格局,使中国媒体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并进一步拓宽中国媒体国际化的渠道,创造出新的媒体发展空间。
此外,数字化是提升期刊业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中国期刊的总量已经达到31.5亿册,但覆盖面、影响力仍然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靠纸介质增加发行量来扩大传播力、影响力、覆盖面,潜力已经非常有限,结合数字出版能够起到双管齐下、效果加倍的作用。
记者: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如何?
石峰:数字化技术近10年的发展犹如一场旋风,凸显了媒体业的创新实践,令人欣喜。在期刊方面,其数字化出版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期刊数字化产业形态初步成型。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以内容为基础,依靠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清晰,初步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等为代表的数字期刊企业初步形成品牌效应。目前,整个数字期刊出版正在向在线期刊、开放存取、数据库等形态发展并逐步完善,在培养用户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持续有效的赢利模式。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尽管目前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处于上升期,但这种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期待着新的突破。
数字化发展遇三大难题
记者:期刊在数字化发展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又要寻求哪些方面的突破?
石峰:我认为遇到了三大难题。一是赢利模式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赢利模式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没有良好、成熟的赢利模式,数字化不可能持续向前推进。二是存在版权纠纷。如果版权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对期刊数字化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阻碍其健康发展。三是数字化发展的人才相对不足。从很多刊社数字化发展的路径来看,往往是先有技术,然后为技术附加内容,而不是自身发展后对技术提出要求。技术方面的人为推销产品和技术说得头头是道,而做期刊的人对数字技术了解不深甚至不理解,这种状况从一个层面也反映出期刊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实。这三大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势必影响期刊事业的发展。
记者:期刊数字化发展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石峰:期刊数字化做得成功不成功,我认为有3个标准。一要看数字化是不是扩大了杂志的覆盖面和传播力,二要看是不是推动了刊社的转型升级,三要看是否赢利。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