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要成支柱产业
2010-11-15 15:34:02.0 来源:昆明信息港(昆明) 责编:张健
- 摘要:
- 昆明“东连黔贵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在对外开放中确立了国际化的全新坐标。因此,在泛亚合作中并不仅要建成全球经贸合作物流通道,还要建立泛亚文化产业的总部基地、建设国际文化贸易的门户、成为文化建设的新领军城市。
【CPP114】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曾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文化为经济服务的写照。近年来,随着昆明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朝阳行业蓬勃兴起。文化,不再扮演“噱头”的角色,渐成主流;文化产业,不再只是“花瓶产业”,而是实实在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是昆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5年。5年中,拥有着独特、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的昆明,逐渐将这种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仅是云南文化产业毋庸置疑的“龙头”,更走到了西部城市的前列,文化产业规模总体上已处于西部领先、中部中游的位置。
异军突起:“云南现象”成文产奇葩
文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文化产业以其投资回报高、绿色无污染、社会效益好、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而成为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以及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必然选择。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密集出台各种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据统计,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平均高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特别是2008年到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其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等优势进一步凸显。
云南是全国最早提出“文化强省”的省份,“云南现象”也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一朵奇葩。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云南凭借着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的独特区位优势,迎来了新一轮的开放机遇。由于地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文化圈的交汇地,如何打造出具有民族性、包容性、开放性的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中国深度沟通泛亚各国的桥梁和纽带,昆明在思考!
作为“桥头堡”战略的龙头、文化强省的枢纽,昆明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昆明“东连黔贵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在对外开放中确立了国际化的全新坐标。因此,在泛亚合作中并不仅要建成全球经贸合作物流通道,还要建立泛亚文化产业的总部基地、建设国际文化贸易的门户、成为文化建设的新领军城市。
风生水起:昆明文产西部领先
对于文化昆明的建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曾指出:“未来竞争的主战场将更多地转向文化领域。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昆明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先天优势,有着与其他省会城市不同的特点。为探索昆明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昆明的决策者们下了大决心、大气力。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呈现出持续快速、繁荣发展的景象。2005年至2008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昆明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连续四年平均值超过40%,占昆明市gdp的比重连续四年高于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所占云南省gdp的比重。可见,昆明市文化产业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
相关研究还发现,目前昆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甚至高于中部地区的部分城市。如2008年,昆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略高于西部的成都、西安,分别比成都、西安高14.41亿元、11.31亿元;高于部分中部城市,如太原高58.52亿元,比郑州高2.61亿元。
可见,昆明市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最具爆发力和影响力的经济增长点。
异彩纷呈:“文化昆明”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初步建立了门类相对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文化产业发展的软 硬环境逐步改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和重点企业,呈现出以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