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0-12-07 17:43:41.0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张健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如何看待和实现这一新的目标,在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发起主办的“文化产业30人”论坛上,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CPP114】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如何看待和实现这一新的目标,在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发起主办的“文化产业30人”论坛上,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面认识重点突破
  □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忘记文化的基本作用
  □在认识文化作用的基础上研究文化和产业结合的规律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旺盛增长的背景下,中央做出的战略性决策。这一点让我很受鼓舞,但同时也感到压力很大。“文化产业”的提出也就是10来年的时间,到现在理论上的探索已经比较多了,今后的关键是怎样实实在在地推动。我认为,作为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做好规划,眼前的重点是产业政策体系的设计和实际工作的推动。
  

  我认为,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都要根据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予以推进。具体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一是加强研究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研究自身产业发展的规律等,都做得还不够。我们国家东部、中部、西部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要根据当地实际,寻找不同的推进方式。二是要有“文化”意识。在我们国家,文化有其特定的功能、性质和作用,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忘记文化的基本作用。三是推动产业和文化的结合。在充分认识文化的作用的基础上研究文化和产业结合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克服浮躁心态。现在有的地方盲目投资做项目、建园区、建主题公园等,这种苗头值得注意。
  

  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扎扎实实推进,如果盲目推进,很可能会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甚至给文化产业发展造成障碍。
  

  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向民:文化产业从起步发展到全面推进,是全国上上下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全国处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中,我们要做好科学规划。
  

  我认为,这次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不是简单地提“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一点特别好。从经济学角度讲,支柱产业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经济规模以及对国家GDP贡献的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二是这个产业对产业链前后端要有相当的拉动作用。我认为,现在提“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主要还是着眼于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发展经济更重要的不是投入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而是投入更多的精神性资源,包括品牌和技术等。
 

  立足特色研究规律
  □要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始创新能力
  □要认识和推进文化资源的财富转化能力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我认为要重新认识文化产业相关的一系列概念。


  第一,要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始创新能力。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能靠简单的复制、模仿,不能按照制造业从贴牌、代工开始这样的发展模式来推动。


  第二,要认识和推进文化资源的财富转化能力。也就是说,要改变创造财富的方式,特别是文化资源创造财富的方式。我们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文化的财富转化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包括制造业中文化的渗透力、融合力、支撑力等。第三,要重新考虑文化产业这种独特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不能被看成单一的产业形态,它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取决于国民的文化认知程度。只有获得广泛认同,才能带来文化创造性的迸发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要研究和重新认识文化产业不同于制造业的独特规律。我认为,只有把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以后,才能谈得上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炎:我认为,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过程中,中西部地区要有自己区别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应该结合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产业的发展。比如,中西部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培育和构建就很有意义。


  首先,它可以丰富我国文化产品服务的层次;其次,它可以拉动和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再次,可以培育多种类型和多层次的特色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城乡经济等。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大城市的发展有趋同倾向。如果我们能把中西部包括东部一些中小城市中的特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相信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色文化城市的推进和发展,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等做出更好的贡献。
 

  关注消费培养市场
  □通过科学有序的发展来实现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文化产业发展到现阶段,我认为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市场发挥好作用。


  其中,消费市场的培育我认为非常重要。去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62亿元,北京占了8亿多元,原因就是北京对终端电影消费市场的培育收到了成效。北京连续5年鼓励建设多厅影院,鼓励不同的院线进入北京等,最终使北京率先实现了城市居民人均每年一人看一次电影以上。这就是政府帮助建设终端、解决文化消费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培育消费市场方面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国外是从消费市场进行补贴的,你有了多少票房,或者演出多少场,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就避免了一味追求制作数量、忽视消费者需求,从而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文化产 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内涵式增长的重要路径,文化产业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更多的是依赖资源,通过简单的包装设计和营销方式,实施低文化值产品开发。产业的高速成长还是依靠较低的劳动成本和对文化资源急功近利式的开发利用,这个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努力解决好。


  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内需拉动的道路,这就需要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不断创造出内容和形式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消费高潮。


  就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主要是大城市引领,大企业带动。但就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必须要使广大的县域地区、乡村地区参与进来,通过分阶段的、有序的、科学的发展来实现整体的提升。

分享到: 下一篇:“十二五”天津新闻出版收入年均增幅预超15%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