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电子书产业十大发展趋势
2011-01-12 10:02:16.0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责编:江佳
- 摘要:
- 随着电子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国内大型阅读器厂商的转型,电子书1.0市场正在回归内容销售的本质。预装模式在电子书市场前期的内容填充功能已经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从2011年开始,更多大大小小的电子书分销平台陆续建立,可供下载的电子书品种将不断增加,电子书产业重心将从硬件销售向内容销售模式转变。
【CPP114】讯:电子书1.0市场是整个电子书市场发展中必经的桥梁阶段
在2010年之前,中国电子书市场主要是阅读器厂商和电子书2.0商家唱主角,电子书1.0市场处于没有启动的僵局;大量上游的出版社资源受困于技术,版权保护和收益预期无法顺畅进入平台和终端,平台商和终端厂商则受困于电子书内容资源贫乏及版权纠结。市场呼唤大型主流电子书分销平台入场,积累起高质量的电子书内容资源,理顺上下游关系,链接内容与终端,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合理确定电子书定价和分成等利益关系。
到年底,多种决定电子书1.0市场的力量纷纷亮相,第一大纸质图书销售网站当当网高调进入电子书市场,卓越亚马逊电子书事业部和苹果中国内容平台都在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汉王科技宣布2010年专用电子阅读器销量超过100万台,新闻出版总署给一批电子书企业颁发相关资质证书……诸多主流专业力量汇集,将在2011年释放出巨大能量,推动电子书产业发展,特别是促进电子书1.0市场的良性启动。
电子书预装模式走向没落产业重心转向内容销售模式
电子书预装是中国前电子书时代的特有产物,在电子书1.0产业链没有成熟的条件下,电子书内容缺乏,预装成为终端厂商捆绑销售硬件的市场策略。预装电子书是阅读器的附加值,缺乏清晰的定价规则和价值衡量标准,通常是打包购买,无法细分每个图书品种的价值贡献,所以终端厂商与内容商之间难以合理分成。而对于读者来说,预装图书以旧书和公版书为主,吸引力并不大。就其本质来说,电子书预装是以硬件销售为导向,无视电子书内容价值,违背了电子书的市场规律,是一种存在先天缺陷的临时策略。
随着电子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国内大型阅读器厂商的转型,电子书1.0市场正在回归内容销售的本质。预装模式在电子书市场前期的内容填充功能已经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从2011年开始,更多大大小小的电子书分销平台陆续建立,可供下载的电子书品种将不断增加,电子书产业重心将从硬件销售向内容销售模式转变。
电子书多平台局面持续存在资源分散碎片化加剧
“平台”将是2011年电子书市场的关键词之一:当当网和亚马逊的电子书平台上线;众多地方新华书店系统将进入电子书发行业务,以传统图书的读者资源和实体店面为营销入口,导入用户流量;汉王已表示未来重心在电子书城;其他几家拿到电子书发行资质的企业也会推出电子书销售平台;加上原有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阅读基地,盛大云中书城和最近新进入的百度文库电子书店。所以未来中国电子书市场多平台竞争的局面将加剧,电子书资源将会被众多电子书店分食,即便是可供电子书总体数量大幅增加,电子书市场的碎片化依然严重,资源分散状态暂时难以改变。
电子书平台将出现两极分化市场呼唤新型分销服务商
上一条说到的电子书平台多定位为零售,电子书零售平台百花齐放导致了电子书市场的碎片化。对上游出版商而言,同一内容多次加工、多口对接的尴尬局面使之无所适从,此时需要一个上承内容商、下接众多零售平台的中盘。可见,具一定规模整合能力的电子书分销商出现将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
这种新型的电子书分销商需要具备若干条件,包括掌握必备技术(格式制作转化、版权保护等),以及与出版社和零售平台建立可信的供求合作关系,不是什么都做,而是专注于电子书市场中盘服务。
已有的电子书平台也将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平台会凭借相对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对接更多的下游终端,同时强化自身对上游内容资源的整合能力,从而变得更强,可望成为大型电子书分销商;另一些则会出现相反的状态,因相对封闭致使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弱势。
电子书分销格局谁拔头筹印刷商先天优势凸显
在电子书1.0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技术商、传统销售商、印刷商等都有可能转化为电子书分销服务商。
相对于技术服务商、传统销售商而言,印刷商在向电子书分销商进行角色转型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因为其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技术优势,印刷商向来是靠技术吃饭的,技术是其赖以立身的根基。二是与出版者的信任关系,印刷企业一直是出版社的紧密伙伴,出版者愿意将全部印前文档交付印厂就是建立在这种长久形成的信任委托关系上。凭此,印刷企业先天具备了发展成为电子书分销中盘的可能:从出版社拿到授权内容(文档),再通过技术,实现与不同终端销售平台、阅读平台的对接,只有大型且有信誉的印刷企业才有这种可能。
这方面,日本已首开先河。2010年7月,日本最大的印刷企业大日本印刷集团和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宣布成立以两家公司为发起人的电子出版制作及流通协会;8月,大日本印刷集团和其子公司CHI集团宣布,将在秋季开设日本最大的电子书店;12月,大日本印刷集团和NTTDoCoMo一致决定设立合作企业公司,进行电子书籍发送业务。日本两大印刷商本是死对头,在电子书制作和发行上深度合作的目的在于打造日本电子书的东贩和日贩。日本印刷商的这一实践对中国同行应不无启示。
在中国,为使自己能在数字出版的大潮中找到新的成长空间,一些实力雄厚的印刷商将会借鉴这一做法,考虑向电子书分销商的方向转型。要实现这一转型,首先要尽快集成电子书相关技术,同时扩大出版社客户量,其间还要配备专业法律人才,磨炼解决版权问题的能力。
定价和分成模式决定产业成败盗版是市场的噩梦
美国电子书发展伊始,定价与分成就是内容商与亚马逊平台进行博弈的核心问题,经过两年多的争论仍未平息。对于中国电子书市场来说,定价与分成的问题更为复杂。因为电子书2.0的定价与分成模式较为成熟,先入为主。而电子书1.0市场的启动更要求定价与分成模式符合传统产业链公平交易原则。伴随电子书1.0产业链的形成,定价与分成模式将成为上游内容商、平台商与下游终端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定价与分成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另外,电子书2.0的定价与分成模式影响着人们对电子书1.0的判断,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对于传统出版机构来说,定价和分成模式决定着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如果电子书1.0的定价仍由2.0模式来主导,那么传统出版的价值被扭曲,出版社进入电子书市场的积极性将严重受挫,数字化转型将面临失败。只有形成由内容出版商及分销商共同主导的定价与分成模式才是合理的结果。这一模式将充分反映出版方的利益诉求,同时保证各环节共赢,为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除了定价和分成模式,盗版也将是2011年的另一个焦点问题。相对纸质书的盗版,电子书的盗版具有更大的便利性和更广泛的危害性。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虚拟空间的盗版行为已经成为有规模有组织的灰色行动。
一些文档共享类平台是否能一直游离于法律管制之外,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如何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遏制盗版的泛滥,如何避免数字出版和电子书重蹈音乐数字化的覆辙等,这些都将成为2011年业内关注的热点。
在2010年之前,中国电子书市场主要是阅读器厂商和电子书2.0商家唱主角,电子书1.0市场处于没有启动的僵局;大量上游的出版社资源受困于技术,版权保护和收益预期无法顺畅进入平台和终端,平台商和终端厂商则受困于电子书内容资源贫乏及版权纠结。市场呼唤大型主流电子书分销平台入场,积累起高质量的电子书内容资源,理顺上下游关系,链接内容与终端,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合理确定电子书定价和分成等利益关系。
到年底,多种决定电子书1.0市场的力量纷纷亮相,第一大纸质图书销售网站当当网高调进入电子书市场,卓越亚马逊电子书事业部和苹果中国内容平台都在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汉王科技宣布2010年专用电子阅读器销量超过100万台,新闻出版总署给一批电子书企业颁发相关资质证书……诸多主流专业力量汇集,将在2011年释放出巨大能量,推动电子书产业发展,特别是促进电子书1.0市场的良性启动。
电子书预装模式走向没落产业重心转向内容销售模式
电子书预装是中国前电子书时代的特有产物,在电子书1.0产业链没有成熟的条件下,电子书内容缺乏,预装成为终端厂商捆绑销售硬件的市场策略。预装电子书是阅读器的附加值,缺乏清晰的定价规则和价值衡量标准,通常是打包购买,无法细分每个图书品种的价值贡献,所以终端厂商与内容商之间难以合理分成。而对于读者来说,预装图书以旧书和公版书为主,吸引力并不大。就其本质来说,电子书预装是以硬件销售为导向,无视电子书内容价值,违背了电子书的市场规律,是一种存在先天缺陷的临时策略。
随着电子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国内大型阅读器厂商的转型,电子书1.0市场正在回归内容销售的本质。预装模式在电子书市场前期的内容填充功能已经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从2011年开始,更多大大小小的电子书分销平台陆续建立,可供下载的电子书品种将不断增加,电子书产业重心将从硬件销售向内容销售模式转变。
电子书多平台局面持续存在资源分散碎片化加剧
“平台”将是2011年电子书市场的关键词之一:当当网和亚马逊的电子书平台上线;众多地方新华书店系统将进入电子书发行业务,以传统图书的读者资源和实体店面为营销入口,导入用户流量;汉王已表示未来重心在电子书城;其他几家拿到电子书发行资质的企业也会推出电子书销售平台;加上原有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阅读基地,盛大云中书城和最近新进入的百度文库电子书店。所以未来中国电子书市场多平台竞争的局面将加剧,电子书资源将会被众多电子书店分食,即便是可供电子书总体数量大幅增加,电子书市场的碎片化依然严重,资源分散状态暂时难以改变。
电子书平台将出现两极分化市场呼唤新型分销服务商
上一条说到的电子书平台多定位为零售,电子书零售平台百花齐放导致了电子书市场的碎片化。对上游出版商而言,同一内容多次加工、多口对接的尴尬局面使之无所适从,此时需要一个上承内容商、下接众多零售平台的中盘。可见,具一定规模整合能力的电子书分销商出现将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
这种新型的电子书分销商需要具备若干条件,包括掌握必备技术(格式制作转化、版权保护等),以及与出版社和零售平台建立可信的供求合作关系,不是什么都做,而是专注于电子书市场中盘服务。
已有的电子书平台也将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平台会凭借相对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对接更多的下游终端,同时强化自身对上游内容资源的整合能力,从而变得更强,可望成为大型电子书分销商;另一些则会出现相反的状态,因相对封闭致使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弱势。
电子书分销格局谁拔头筹印刷商先天优势凸显
在电子书1.0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技术商、传统销售商、印刷商等都有可能转化为电子书分销服务商。
相对于技术服务商、传统销售商而言,印刷商在向电子书分销商进行角色转型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因为其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技术优势,印刷商向来是靠技术吃饭的,技术是其赖以立身的根基。二是与出版者的信任关系,印刷企业一直是出版社的紧密伙伴,出版者愿意将全部印前文档交付印厂就是建立在这种长久形成的信任委托关系上。凭此,印刷企业先天具备了发展成为电子书分销中盘的可能:从出版社拿到授权内容(文档),再通过技术,实现与不同终端销售平台、阅读平台的对接,只有大型且有信誉的印刷企业才有这种可能。
这方面,日本已首开先河。2010年7月,日本最大的印刷企业大日本印刷集团和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宣布成立以两家公司为发起人的电子出版制作及流通协会;8月,大日本印刷集团和其子公司CHI集团宣布,将在秋季开设日本最大的电子书店;12月,大日本印刷集团和NTTDoCoMo一致决定设立合作企业公司,进行电子书籍发送业务。日本两大印刷商本是死对头,在电子书制作和发行上深度合作的目的在于打造日本电子书的东贩和日贩。日本印刷商的这一实践对中国同行应不无启示。
在中国,为使自己能在数字出版的大潮中找到新的成长空间,一些实力雄厚的印刷商将会借鉴这一做法,考虑向电子书分销商的方向转型。要实现这一转型,首先要尽快集成电子书相关技术,同时扩大出版社客户量,其间还要配备专业法律人才,磨炼解决版权问题的能力。
定价和分成模式决定产业成败盗版是市场的噩梦
美国电子书发展伊始,定价与分成就是内容商与亚马逊平台进行博弈的核心问题,经过两年多的争论仍未平息。对于中国电子书市场来说,定价与分成的问题更为复杂。因为电子书2.0的定价与分成模式较为成熟,先入为主。而电子书1.0市场的启动更要求定价与分成模式符合传统产业链公平交易原则。伴随电子书1.0产业链的形成,定价与分成模式将成为上游内容商、平台商与下游终端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定价与分成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另外,电子书2.0的定价与分成模式影响着人们对电子书1.0的判断,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对于传统出版机构来说,定价和分成模式决定着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如果电子书1.0的定价仍由2.0模式来主导,那么传统出版的价值被扭曲,出版社进入电子书市场的积极性将严重受挫,数字化转型将面临失败。只有形成由内容出版商及分销商共同主导的定价与分成模式才是合理的结果。这一模式将充分反映出版方的利益诉求,同时保证各环节共赢,为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除了定价和分成模式,盗版也将是2011年的另一个焦点问题。相对纸质书的盗版,电子书的盗版具有更大的便利性和更广泛的危害性。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虚拟空间的盗版行为已经成为有规模有组织的灰色行动。
一些文档共享类平台是否能一直游离于法律管制之外,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如何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遏制盗版的泛滥,如何避免数字出版和电子书重蹈音乐数字化的覆辙等,这些都将成为2011年业内关注的热点。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