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摩擦谁来打“圆场”
2011-06-24 09:12:47.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编:陈伊超
- 摘要:
-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和欧盟的经贸关系密切,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两者在全球贸易中占10%左右的比重,因此,中欧之间存在着贸易方面的法律纠纷并不奇怪,甚至可能会在部分品种方面表现为一个持续的常态。
【CPP114】讯: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和欧盟的经贸关系密切,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两者在全球贸易中占10%左右的比重,因此,中欧之间存在着贸易方面的法律纠纷并不奇怪,甚至可能会在部分品种方面表现为一个持续的常态。
人们应当相信,在经过了长期的冲突、和解、再冲突、再和解之后,双方领导人和工商界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智慧以化解当前的危机。人们更有理由相信,民间、企业界有能力把双边冲突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尽管中欧双方政府都发表声明,极力回避“贸易战”字眼以安抚人心,但中欧两个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伙伴之间互征如此高额的税收,不能不引起普遍的不安。英国《金融时报》标示:“中欧已经陷入了贸易战一触即发的境地。”
中国有句俗话:“不打不相识。”外国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不要小看这两句话,因为可以为世界上一切相互对立的事物打“圆场”。相信最近发生的中欧贸易摩擦也不例外。
美欧孰为友
这次贸易摩擦动静很大,欧洲人来势汹汹,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同时抡起了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大棒。一时间,被冠以“贸易战”的传言风生水起,搅得双方企业心神不宁。一个月过去了,记者调查发现,双方企业都感受到了高税负重压下日子难过,因而怨声载道。
5月中旬,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也是其首次同时采取两项贸易救济措施。欧盟表示,未来5年内将对中国铜版纸征收4%-12%不等的反补贴税,以及8%-35.1%不等的反倾销税。两税相加,中国铜版纸企业在欧洲市场可能面临高达47.1%的赋税。很难想象,在如此高额的税赋之下,中国造纸企业还能在欧洲找到生存的空间。专家认为,由于欧盟尚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在这场贸易摩擦中处于不利地位。
被逼入墙角的中国很快做出了反应,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征收12.6%-56.7%的反倾销税。人们注意到,中国并未征收反补贴税,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克制。按照世贸规则,反倾销和反补贴是常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是针对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而反补贴则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但是,56.7%的税负也够欧洲人受的。
尽管中欧双方政府都发表声明,极力回避“贸易战”字眼以安抚人心,但中欧两个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伙伴之间互征如此高额的税收,不能不引起普遍的不安。英国《金融时报》标示:“中欧已经陷入了贸易战一触即发的境地。”布鲁塞尔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联席主任李-牧山浩石相信,还会出现更多此类案件。“一场新的贸易战即将爆发”,而这对双方都将是灾难。
几乎就在中欧两艘贸易巨轮迎头相撞的同时,从大洋彼岸传来了富有戏剧性的好消息,刚刚落幕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传来喜讯,美方承诺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全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人们注意到,在以往20多年间,中美在贸易问题上多次交锋,甚至走到贸易战边缘,修成正果实属不易。
人们或许还记得,2002年,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中国,策略地抵制了美国对钢铁业的保护措施。该年4月,小布什政府发动了“201”条款的临时“保障”措施,对来自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的钢铁征收临时性的附加关税。中国与同是“受害者”的欧盟等各方联手,一纸诉状把美国告上了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WTO最终裁定美国的做法违反自由贸易的有关规定,限期令其撤销决定。当时,中国的果断做法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员颇为“吃惊”,认为中国行为“过分”,没有给美国“面子”。而这次,美方丝毫没有理会欧盟的感受,态度鲜明地站在中国一边……
在此期间,美国不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同时向输美的纺织品、彩电、钢管、家具等产品频频下手,致使贸易摩擦升级。而中国每次都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化险为夷。
市场经济地位之“痒”
无论如何,只要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很难摆脱反倾销的“魔咒”。据统计,从1995年开始,中国就已成为遭遇反倾销的“世界冠军”。当前,全球平均每七起反倾销案中就有一起涉及中国产品,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而由于部分世贸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处境极为不利,不但败诉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
北京高鹏天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余盛兴认为,虽然美国政府就此问题一贯善于采取拖延态度,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一旦美国承认落实,中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将获得更为公平的对待,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也将相应减少。
实际上,中国企业频频遭遇反倾销,与我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关系。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概念,是一个主要针对于企业而非国家的反倾销和补贴条款。
人们应当相信,在经过了长期的冲突、和解、再冲突、再和解之后,双方领导人和工商界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智慧以化解当前的危机。人们更有理由相信,民间、企业界有能力把双边冲突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尽管中欧双方政府都发表声明,极力回避“贸易战”字眼以安抚人心,但中欧两个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伙伴之间互征如此高额的税收,不能不引起普遍的不安。英国《金融时报》标示:“中欧已经陷入了贸易战一触即发的境地。”
中国有句俗话:“不打不相识。”外国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不要小看这两句话,因为可以为世界上一切相互对立的事物打“圆场”。相信最近发生的中欧贸易摩擦也不例外。
美欧孰为友
这次贸易摩擦动静很大,欧洲人来势汹汹,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同时抡起了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大棒。一时间,被冠以“贸易战”的传言风生水起,搅得双方企业心神不宁。一个月过去了,记者调查发现,双方企业都感受到了高税负重压下日子难过,因而怨声载道。
5月中旬,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也是其首次同时采取两项贸易救济措施。欧盟表示,未来5年内将对中国铜版纸征收4%-12%不等的反补贴税,以及8%-35.1%不等的反倾销税。两税相加,中国铜版纸企业在欧洲市场可能面临高达47.1%的赋税。很难想象,在如此高额的税赋之下,中国造纸企业还能在欧洲找到生存的空间。专家认为,由于欧盟尚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在这场贸易摩擦中处于不利地位。
被逼入墙角的中国很快做出了反应,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征收12.6%-56.7%的反倾销税。人们注意到,中国并未征收反补贴税,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克制。按照世贸规则,反倾销和反补贴是常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是针对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而反补贴则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但是,56.7%的税负也够欧洲人受的。
尽管中欧双方政府都发表声明,极力回避“贸易战”字眼以安抚人心,但中欧两个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伙伴之间互征如此高额的税收,不能不引起普遍的不安。英国《金融时报》标示:“中欧已经陷入了贸易战一触即发的境地。”布鲁塞尔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联席主任李-牧山浩石相信,还会出现更多此类案件。“一场新的贸易战即将爆发”,而这对双方都将是灾难。
几乎就在中欧两艘贸易巨轮迎头相撞的同时,从大洋彼岸传来了富有戏剧性的好消息,刚刚落幕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传来喜讯,美方承诺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全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人们注意到,在以往20多年间,中美在贸易问题上多次交锋,甚至走到贸易战边缘,修成正果实属不易。
人们或许还记得,2002年,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中国,策略地抵制了美国对钢铁业的保护措施。该年4月,小布什政府发动了“201”条款的临时“保障”措施,对来自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的钢铁征收临时性的附加关税。中国与同是“受害者”的欧盟等各方联手,一纸诉状把美国告上了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WTO最终裁定美国的做法违反自由贸易的有关规定,限期令其撤销决定。当时,中国的果断做法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员颇为“吃惊”,认为中国行为“过分”,没有给美国“面子”。而这次,美方丝毫没有理会欧盟的感受,态度鲜明地站在中国一边……
在此期间,美国不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同时向输美的纺织品、彩电、钢管、家具等产品频频下手,致使贸易摩擦升级。而中国每次都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化险为夷。
市场经济地位之“痒”
无论如何,只要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很难摆脱反倾销的“魔咒”。据统计,从1995年开始,中国就已成为遭遇反倾销的“世界冠军”。当前,全球平均每七起反倾销案中就有一起涉及中国产品,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而由于部分世贸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处境极为不利,不但败诉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
北京高鹏天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余盛兴认为,虽然美国政府就此问题一贯善于采取拖延态度,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一旦美国承认落实,中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将获得更为公平的对待,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也将相应减少。
实际上,中国企业频频遭遇反倾销,与我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关系。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概念,是一个主要针对于企业而非国家的反倾销和补贴条款。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