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让中国经典图书走向全世界
2011-07-21 10:12:53.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编:江佳
- 摘要:
-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就是要通过“中国经典”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介绍给全世界,让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评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挑选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真谛,最能反映中国创造精神的经典著作,让全人类共享。
【CPP114】讯:“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就是要通过“中国经典”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介绍给全世界,让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评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挑选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真谛,最能反映中国创造精神的经典著作,让全人类共享。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初评工作不久前结束。经过专家组初评,从近300个项目中精选出46个项目进入终评。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展现出崇高的国家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各位专家还发挥了“智库”咨询作用,以国际眼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个月前,总署公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新闻出版业发展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并为此提出了五大出版“走出去”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位列首位,因为“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水平。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应当在新的起点上做好这一工程的实施工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对此我有3点意见和大家交流。
一、进一步认识工程的重要意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雄辩地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应当为世界人民所认识、所共享、所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积贫积弱,意识形态的分歧,中华文明都被忽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崛起,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引起全球瞩目。文化“走出去”就是要使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与综合国力相匹配,出版“走出去”就是通过“中国经典”回答国际关切、宣传中国精神,使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重要的贡献。“中国经典”就是向世界推介中华文明的“精神”。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使我们加快了改革步伐,通过出版物出口和版权贸易实现“走出去”。统计显示,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我国版权输出总量增长275%,版权引进输出比从7.2︰1缩小至2.9︰1;出版物出口总量也翻了一番,图书报刊已进入193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国际影响力还不够。“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就是要提升影响力。重点推荐学术、文学两方面的经典著作,要代表中华文化的精粹和当代中国的文化成就。这些图书实现对外出版发行,进入国外主流发行渠道,必将对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推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这是一切出口所不能替代的。
二、进一步把握工程的规律性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从2009年第一期项目评审和实施以来,以国家财政资金作为支撑、以专家评审作为学术保障,以实施出版社项目责任制作为机制,以推动当代经典在国外出版发行为直接目标,作为一项出版“走出去”的重点、骨干工程,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和广大出版单位的热烈响应,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的路更长,空间更广阔,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严把质量关。在报送、推荐环节,要研究适当扩大推荐作品的范围,考虑形成出版单位、学术研究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推荐的方式,真正把那些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尽可能多地纳入评审视野,同时也要坚持宁缺毋滥,进一步提高工程报送、推荐作品的质量。在评审环节,要本着科学、严格、高效的原则,充分发挥评审机制的作用,把好的作品评出来。工程评审是个动态的过程,评审规则和标准要吸收专家和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地加以完善,坚持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在翻译环节,要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向出版单位推荐优秀翻译人才,保证工程作品的翻译质量。截至目前,工程已经累计资助了200余个项目,基本还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播的影响力不仅仅是“量”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质”的问题。由书籍所造成的巨大轰动、深远影响,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无时不有,这是出版业和文化传播的一个特点,需要认真研究、高度重视其中的规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初评工作不久前结束。经过专家组初评,从近300个项目中精选出46个项目进入终评。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展现出崇高的国家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各位专家还发挥了“智库”咨询作用,以国际眼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个月前,总署公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新闻出版业发展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并为此提出了五大出版“走出去”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位列首位,因为“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水平。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应当在新的起点上做好这一工程的实施工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对此我有3点意见和大家交流。
一、进一步认识工程的重要意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雄辩地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应当为世界人民所认识、所共享、所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积贫积弱,意识形态的分歧,中华文明都被忽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崛起,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引起全球瞩目。文化“走出去”就是要使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与综合国力相匹配,出版“走出去”就是通过“中国经典”回答国际关切、宣传中国精神,使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重要的贡献。“中国经典”就是向世界推介中华文明的“精神”。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使我们加快了改革步伐,通过出版物出口和版权贸易实现“走出去”。统计显示,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我国版权输出总量增长275%,版权引进输出比从7.2︰1缩小至2.9︰1;出版物出口总量也翻了一番,图书报刊已进入193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国际影响力还不够。“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就是要提升影响力。重点推荐学术、文学两方面的经典著作,要代表中华文化的精粹和当代中国的文化成就。这些图书实现对外出版发行,进入国外主流发行渠道,必将对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推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这是一切出口所不能替代的。
二、进一步把握工程的规律性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从2009年第一期项目评审和实施以来,以国家财政资金作为支撑、以专家评审作为学术保障,以实施出版社项目责任制作为机制,以推动当代经典在国外出版发行为直接目标,作为一项出版“走出去”的重点、骨干工程,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和广大出版单位的热烈响应,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的路更长,空间更广阔,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严把质量关。在报送、推荐环节,要研究适当扩大推荐作品的范围,考虑形成出版单位、学术研究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推荐的方式,真正把那些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尽可能多地纳入评审视野,同时也要坚持宁缺毋滥,进一步提高工程报送、推荐作品的质量。在评审环节,要本着科学、严格、高效的原则,充分发挥评审机制的作用,把好的作品评出来。工程评审是个动态的过程,评审规则和标准要吸收专家和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地加以完善,坚持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在翻译环节,要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向出版单位推荐优秀翻译人才,保证工程作品的翻译质量。截至目前,工程已经累计资助了200余个项目,基本还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播的影响力不仅仅是“量”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质”的问题。由书籍所造成的巨大轰动、深远影响,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无时不有,这是出版业和文化传播的一个特点,需要认真研究、高度重视其中的规律。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