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进入漫长“冬天” 是抗争还是没落?
2011-07-27 00:00:0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责编:陈伊超
- 摘要:
- 最近,京城拥有16年历史的著名人文社科类书店“风入松”宣布歇业搬迁,让人感叹“一个时代的结束”。众多爱书之人纷纷通过网络寄托“缅怀”之情。“风入松”主人王洪彬日前公开表示,该店因租金、网络经销商冲击等原因难以为继,“但不会倒闭,正在寻找新址欲搬离”。
【CPP114】讯:最近,京城拥有16年历史的著名人文社科类书店“风入松”宣布歇业搬迁,让人感叹“一个时代的结束”。众多爱书之人纷纷通过网络寄托“缅怀”之情。“风入松”主人王洪彬日前公开表示,该店因租金、网络经销商冲击等原因难以为继,“但不会倒闭,正在寻找新址欲搬离”。
在北京,陷入类似困境的民营书店不止“风入松”一家。此前,第三极书局、北京五四书店、席殊书屋消失不见,豆瓣书店直营店陆续关张,单向街、北京三联书店据称规模收缩。除了北京,重庆经典概念书城结业,季风书园上海徐家汇概念店开张不久即关门大吉。在豆瓣网上,拯救这书屋、那书局的活动此消彼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民营书店红火一时,北京的风入松书店和国林风书店、万圣书园号称是民营书店的“三大天王”,上海的季风书店、广州的学而优书店、福建的晓风书屋都曾名噪一时。而如今,这些书店都在挣扎着求生。据百道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全国国有书店网点减少1944处,民营图书零售网点减少3861处。
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汪海涛在新浪微博上写道:“继美罗城店、复兴路店及静安寺店关门后,由于房租递增,季风书园来福士店月底将关闭。至此,季风在市中心只剩陕西南路旗舰店。此前,北京风入松、广州三联、复旦庆云书店陆续关门。房租、网购、电子书、手机阅读已对书店造成巨大冲击。”
实体书店进入漫长的“冬天”
在北京大学小南门外,穿过一道狭窄温馨的走廊,以前可以看到“风入松”醒目的广告语:“人,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评价诗人荷尔德林的话。书店的前老板是学哲学出身的已故北大教授王炜先生。记者打听得知,王炜先生之所以用这句话,是为了纪念他的老师熊伟先生。熊伟先生曾师从海德格尔。书店创办于1995年10月。十多年前,汪曾祺亲笔题下店名,杨振宁、任继愈、季羡林纷纷光顾,每天的客人数以千计。
如今,这里面目全非,风光不再。书店的楼梯口前贴着一张红色的通知,上面写着:“因书店老化,需大范围检修,给诸位读者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落款是“北京风入松图书有限公司”,时间为“2011年6月2日”。顺楼梯下去,位于地下一层的书店里漆黑一片,空无一人。风入松的“搬迁”令人心惊,这让人想到曾是全国最大民营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在“搬迁”后不久香消玉殒。2006年7月15日,第三极书局在北京北四环第三极大厦内开业,且雄心勃勃地打出“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现身京城”的标语。然而,这家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文化书店,在开业后一个月就遭遇了与中关村图书大厦的价格战。此后持续亏损三年,不得不在2009年10月3日迁至昊海楼地下一层。可搬迁也无力回天,四个月后,第三极书局正式停业。
相比于“新书店”,更多“老书店”的境遇更难为人知。在隆福广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记者找到了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书店。在车水马龙的街道里,这里比想象中更老旧,也比文字中描写的更小。雕花木门玻璃窗,中国书店如同白发老者坐在时尚少女身边独自守望。店里的二楼封闭了,相比“搬迁”,这种“缩水”是另一种挣扎。记者在半小时里只看到不到10名读者。
这不是一时的景象。阅读习惯的变化、电子图书的勃兴、网络书店的挑战以及重商、娱乐的风气,确实使实体书店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冬天”。
美术馆东街,下午五点左右,三联韬奋图书中心。
这里在平时下班、放学的时间里或者周末全天会比较忙。在这个装饰简约而富有书海风情的地方,一层和地下一层的楼梯上总是坐着读书的人。曾经有人拍下这爱书的场景,并把这里和纽约、伦敦一些历史悠久的主题书店并举,称为北京十大地标性书店之一。
聊到现在的经营状况,营业员表示不便透露具体数据,“除了来店里买书的顾客外,我们也有邮购业务,因为三联的品牌,店里的环境也好,来书店里的顾客还是很多。”面对网络书店的竞争,三联的营业人员表示,“喜欢逛书店的还是大有人在,不仅仅是买书。”每次进三联书店,读者都会发现他们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当当的排行榜和我们的排行榜不同,一看就知道,我们的书不一样,顾客也不一样。”
多元经营,能否突围?
“相比实体书店,网络书商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因而可以给消费者更低的折扣,还可以包邮、送货上门。”北京单向街书店一位负责人说,“电子书的兴起对实体书店而言,如一股寒流,各种多媒体设备的发展,渐渐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模式。”
自2010年底,当当网与京东商城展开价格战,书的折扣达到5折,甚至低至3折。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在浩大的网络书城里,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静待图书送货上门,少去奔波之苦,又能享受折扣优惠。与此同时,黑莓、iphone等智能手机或专业电子阅读器,这些没有纸质书本的重量,却有超越它的容量,且随时随地可以阅读,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导致逛书店的人越来越少。
记者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附近的一条街上看到,除新华书店外,这里很多仍在支撑着的民营小书店都在靠卖教辅教材、考研资料、公务员考试、成人考试等各种辅导书存活。一个经营旧书的书店老板忧心忡忡地说,“民营书店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每天晚上关门时,就想着明天还能不能再开张。”
在北京,陷入类似困境的民营书店不止“风入松”一家。此前,第三极书局、北京五四书店、席殊书屋消失不见,豆瓣书店直营店陆续关张,单向街、北京三联书店据称规模收缩。除了北京,重庆经典概念书城结业,季风书园上海徐家汇概念店开张不久即关门大吉。在豆瓣网上,拯救这书屋、那书局的活动此消彼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民营书店红火一时,北京的风入松书店和国林风书店、万圣书园号称是民营书店的“三大天王”,上海的季风书店、广州的学而优书店、福建的晓风书屋都曾名噪一时。而如今,这些书店都在挣扎着求生。据百道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全国国有书店网点减少1944处,民营图书零售网点减少3861处。
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汪海涛在新浪微博上写道:“继美罗城店、复兴路店及静安寺店关门后,由于房租递增,季风书园来福士店月底将关闭。至此,季风在市中心只剩陕西南路旗舰店。此前,北京风入松、广州三联、复旦庆云书店陆续关门。房租、网购、电子书、手机阅读已对书店造成巨大冲击。”
实体书店进入漫长的“冬天”
在北京大学小南门外,穿过一道狭窄温馨的走廊,以前可以看到“风入松”醒目的广告语:“人,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评价诗人荷尔德林的话。书店的前老板是学哲学出身的已故北大教授王炜先生。记者打听得知,王炜先生之所以用这句话,是为了纪念他的老师熊伟先生。熊伟先生曾师从海德格尔。书店创办于1995年10月。十多年前,汪曾祺亲笔题下店名,杨振宁、任继愈、季羡林纷纷光顾,每天的客人数以千计。
如今,这里面目全非,风光不再。书店的楼梯口前贴着一张红色的通知,上面写着:“因书店老化,需大范围检修,给诸位读者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落款是“北京风入松图书有限公司”,时间为“2011年6月2日”。顺楼梯下去,位于地下一层的书店里漆黑一片,空无一人。风入松的“搬迁”令人心惊,这让人想到曾是全国最大民营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在“搬迁”后不久香消玉殒。2006年7月15日,第三极书局在北京北四环第三极大厦内开业,且雄心勃勃地打出“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现身京城”的标语。然而,这家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文化书店,在开业后一个月就遭遇了与中关村图书大厦的价格战。此后持续亏损三年,不得不在2009年10月3日迁至昊海楼地下一层。可搬迁也无力回天,四个月后,第三极书局正式停业。
相比于“新书店”,更多“老书店”的境遇更难为人知。在隆福广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记者找到了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书店。在车水马龙的街道里,这里比想象中更老旧,也比文字中描写的更小。雕花木门玻璃窗,中国书店如同白发老者坐在时尚少女身边独自守望。店里的二楼封闭了,相比“搬迁”,这种“缩水”是另一种挣扎。记者在半小时里只看到不到10名读者。
这不是一时的景象。阅读习惯的变化、电子图书的勃兴、网络书店的挑战以及重商、娱乐的风气,确实使实体书店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冬天”。
美术馆东街,下午五点左右,三联韬奋图书中心。
这里在平时下班、放学的时间里或者周末全天会比较忙。在这个装饰简约而富有书海风情的地方,一层和地下一层的楼梯上总是坐着读书的人。曾经有人拍下这爱书的场景,并把这里和纽约、伦敦一些历史悠久的主题书店并举,称为北京十大地标性书店之一。
聊到现在的经营状况,营业员表示不便透露具体数据,“除了来店里买书的顾客外,我们也有邮购业务,因为三联的品牌,店里的环境也好,来书店里的顾客还是很多。”面对网络书店的竞争,三联的营业人员表示,“喜欢逛书店的还是大有人在,不仅仅是买书。”每次进三联书店,读者都会发现他们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当当的排行榜和我们的排行榜不同,一看就知道,我们的书不一样,顾客也不一样。”
多元经营,能否突围?
“相比实体书店,网络书商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因而可以给消费者更低的折扣,还可以包邮、送货上门。”北京单向街书店一位负责人说,“电子书的兴起对实体书店而言,如一股寒流,各种多媒体设备的发展,渐渐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模式。”
自2010年底,当当网与京东商城展开价格战,书的折扣达到5折,甚至低至3折。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在浩大的网络书城里,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静待图书送货上门,少去奔波之苦,又能享受折扣优惠。与此同时,黑莓、iphone等智能手机或专业电子阅读器,这些没有纸质书本的重量,却有超越它的容量,且随时随地可以阅读,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导致逛书店的人越来越少。
记者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附近的一条街上看到,除新华书店外,这里很多仍在支撑着的民营小书店都在靠卖教辅教材、考研资料、公务员考试、成人考试等各种辅导书存活。一个经营旧书的书店老板忧心忡忡地说,“民营书店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每天晚上关门时,就想着明天还能不能再开张。”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