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垃圾袋粉碎变食品袋威胁市民健康
2006-07-03 10:30:10.0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塑料食品袋竟是用垃圾袋制成的。近日,记者暗访发现,在新疆米泉、七道湾等地区塑料加工厂,把回收的塑料垃圾袋粉碎成碎屑或颗粒后,就制成人们常用的食品袋,而这些食品袋很快被销售到各大菜市场或熟食店。
50家加工厂散在乌鲁木齐市周边
每天12时至18时,王老太拿根木棍,就开始围着王家梁几个垃圾站,把里面各种污水四溅的垃圾袋全部清空装进袋子。“这些袋子回家晾晾,卖到废品收购站,每公斤1块呢。”王老太说。
6月22下午,记者在王家梁一队发现,废品个人收购点、废品收购站约有10几家。
“废旧塑料有100多种,每天都有个人到我这里来送货,0.9~1元/公斤,卖给加工厂就变成2元/公斤。”王家梁一家专门回收废旧塑料制品的老板告诉记者。老板还透露,在乌鲁木齐周边回收加工塑料制品的有五、六十家,主要分布在水磨沟、西山、九家湾、米泉、七道湾等城乡接合部。
垃圾袋机器粉碎变食品袋
6月23日,经过打听,记者来到米泉十三户。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十三户一片有二十多家塑料加工厂。在十三户村一家塑料加工点,记者看到,院子里堆满了脏兮兮的垃圾袋、塑料薄膜等。一名女工正往机器中扔塑料袋,她脚下是已经分辨不出颜色的塑料碎片。
“这能洗干净吗?”“塑料有啥干不干净?又没有毒的,一烧啥也看不出来。”一名工人回答。
“你这里能加工无毒无味的食品袋吗?”记者问。“那得从石油中提炼出聚乙烯、聚丙烯才行。”老板说,因为成本高,至今他还没听说有哪家厂子能加工出无毒无味的食品袋。随后,老板指着院子里的一堆白色塑料薄膜说:“这些都是回收来的好料,做高密度的食品袋没问题。”
这位老板说,十三户和七道湾的数十家塑料加工厂只生产塑料颗粒,不生产食品袋,颗粒被加工塑料制品的小贩买走后再制成什么他也不知道。
黑颗粒加色料制成方便袋
在一个废品回收人员指引下,记者又来到卡子湾皮革厂家属院内一个塑料袋加工点。在这个加工点院内堆满了塑料颗粒,房屋内摆着四台吹膜机,黑色的塑料袋正不断从机器上吹出来,一边工人赶快忙着切割、包装。
院内一女工介绍,老板从别的厂子买来灰黑色的颗粒,再添入不同母色料,就会造出蓝、白、黑、红等不同颜色的一次性塑料袋,市场上用的都是这种袋子。
低价“食品袋”销售市场广
6月24日,记者对首府部分早餐点走访发现,一次性塑料袋套在餐具上的做法非常普遍,另有一些人为了“干净”,还主动要求餐馆工作人员在餐具上套个塑料袋。
北园春农贸市场一个塑料批发商说:“一个用聚乙烯原料做出来的无毒食品袋平均价格在6至8分钱,但用回收塑料制成的一次性食品袋只需一分钱。“
回收原料不能加工食品袋
乌市卫生监督所法制与培训科科长杨政光表示,按照规定,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绝不允许使用回收原料。因为有些回收塑料制成的劣质塑料袋,很有可能是用装农药、化学制剂用品外包装加工成的,这种塑料袋受热会析出如聚二苯等致癌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自治区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岳战林说,该中心正研究相关政策,将对废弃塑料、废电池等的生产厂家实行强制回收政策,以来规范回收和加工市场。
贴心提示
这样识别有毒塑料袋
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混浊或呈淡黄色,手感发黏,而无毒的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手摸时有润滑感;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因比重不同,无毒塑料袋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下沉;无毒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蓝色,燃烧时有石蜡味,有毒的塑料袋不易燃,离火即熄,散发刺激性气味。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