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数字出版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冲击
2011-12-27 08:51:29.0 来源:百道网 责编:江佳
- 摘要:
- 2011年即将过去,过去的一年,业界谈得最多的莫过于传统新闻出版业的升级转型,绕不过去的话题是数字出版新业态新产品的出现,在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闻出版产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传统出版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也不容忽视。
4、解放思想,完善法规,联系实际,整合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出版准入机制。
国家数字出版发展的政策及产业环境将进一步趋好,但是有些行政性规定有待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总署已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同时总署加快制定推出《数字出版内容平台管理办法》和修订《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积极地推动规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数字出版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建议总署根据数字出版的特点和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法律的规范下对民营业资本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在出版资质准入,人才培养制定规范性政策举措。使得实际掌握大量数字出版资源的民营企业名正言顺地进入互联网出版领域。避免相当数量的出版主体无数字出版许可权但却在事实上从事着数字出版的现象的尴尬,也便于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以及对各种数据的科学统计和有效采集。笔者认为,数字出版许可的高门槛也是阻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数字出版的特殊性以及发展前景,将使得对数字出版的监管思路,大大不同于对传统出版的监管。应当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数字出版技术领域,做到融资的最大化。借助数字出版这一纽带,密切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合作,拓展数字出版的外延,丰富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多元呈现,产业链和利益链不断清晰和完善。通过不同行业的融合,有效地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5、政策支持,资金助推,平台搭建,项目带动,完善基地园区管理服务运营体制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参照中央政策集合自身实际出台数字出版财务、税收、工商方面的扶持政策,有利于促进当地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建议尽快实施署省合作机制,按照总署和省政府签署的框架协议,发挥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首的数字出版领导小组的作用,研究出台本省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落实专项资金及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以政策、资金、税收支持基地园区的发展,推动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大型新闻出版集团的升级转型。许多传统出版单位都设立了数字媒体事业部或其他专门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的部门,拟定了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技术开发商和渠道供应商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纷纷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有些已经形成知名品牌效应。业外的很多上市公司及知名企业,也表现出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的强烈意愿。在基地建设方面,相应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重点加以研究,制定出台相关引导政策,在文化引导资金中设立专项基金有计划解决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推广使用,同时会同工商部门出台对入驻园区的公私企业享有平等的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权益。
6、兼顾利益平衡,修订版权法规,强化监管保护,促进文化创造力传播力,推动版权贸易健康有序开展。
数字出版内容在资源聚合和集约化的同时,必须破解版权瓶颈。数字出版产业究其实质是内容产业,优质内容始终是数字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内容的创作者也即著作权的拥有者与传播者和优秀文化的享用者,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共存共荣关系。在启动修订《著作权法》以及相关的《网络传播权管理条例》及《稿酬支付标准》时,应当高度关注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权益的平衡,使法律法规成为保障作者和传播者权益的武器,调动作者创作好作品的热情,调动出版者可持续发展创新业态的积极性,使得文化消费者依法方便获取作品享用优质精神食粮的权益。建议在修订《网络传播权条例》时将网络互转数字化作品列入“法定许可”范畴,方便数字作品的依法传播。在著作权法和稿酬收转标准的修订中应当将数字出版作品的获取报酬权和稿酬标准单列,切实保障作者合法权益。优质的内容资源永远是数字出版的首要条件,是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数字新媒体出版发展的关键。无论是传统出版业还是数字新媒体出版,都应该充分集中优质内容,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进行深入挖掘,深入搜索和利用。因此,必须关注著作权的取得和合法使用,才能规避法律风险。而传统出版单位许多纸媒产品均缺乏数字出版著作权的授权,如果未经授权擅自将纸媒产品数字化就可能形成事实侵权,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数字版权是近几年刚刚出现的概念,不能为网络传播权所涵盖。据调查传统出版单位拥有数字出版权的作品仅占20%。以江苏省为例,中小学教辅材料的汇编作品著作权大部分在民营工作室手中,以出版社名义出现的教辅产品大部分是民营组稿编印发行,只是困于出版资质打着出版社旗号合作出版的产物,自己拥有著作权的产品进行数字化的转化是天经地义合理合法的。有前瞻性的民营书业均在进行数字出版的尝试,有的已取得相当成果。而在数字化产品的授权方面,反而是动漫、网游等新兴业态获得者居多。因此,在数字出版领域内容为王的理念必须牢固建立在合法授权的基础上才是实事求是的。也只有在保护版权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数字出版精品。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版权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与此同时,利用司法、行政和技术保护对侵权盗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交易。鉴于数字出版作品易复制,使用面宽的,著作权人和作品专有使用者难以维权的特点,应当根据《著作权法》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逐步推行由集体管理组织代理著作权拥有者进行集体维权和稿酬收转活动。
国家数字出版发展的政策及产业环境将进一步趋好,但是有些行政性规定有待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总署已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同时总署加快制定推出《数字出版内容平台管理办法》和修订《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积极地推动规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数字出版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建议总署根据数字出版的特点和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法律的规范下对民营业资本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在出版资质准入,人才培养制定规范性政策举措。使得实际掌握大量数字出版资源的民营企业名正言顺地进入互联网出版领域。避免相当数量的出版主体无数字出版许可权但却在事实上从事着数字出版的现象的尴尬,也便于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以及对各种数据的科学统计和有效采集。笔者认为,数字出版许可的高门槛也是阻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数字出版的特殊性以及发展前景,将使得对数字出版的监管思路,大大不同于对传统出版的监管。应当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数字出版技术领域,做到融资的最大化。借助数字出版这一纽带,密切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合作,拓展数字出版的外延,丰富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多元呈现,产业链和利益链不断清晰和完善。通过不同行业的融合,有效地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5、政策支持,资金助推,平台搭建,项目带动,完善基地园区管理服务运营体制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参照中央政策集合自身实际出台数字出版财务、税收、工商方面的扶持政策,有利于促进当地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建议尽快实施署省合作机制,按照总署和省政府签署的框架协议,发挥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首的数字出版领导小组的作用,研究出台本省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落实专项资金及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以政策、资金、税收支持基地园区的发展,推动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大型新闻出版集团的升级转型。许多传统出版单位都设立了数字媒体事业部或其他专门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的部门,拟定了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技术开发商和渠道供应商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纷纷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有些已经形成知名品牌效应。业外的很多上市公司及知名企业,也表现出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的强烈意愿。在基地建设方面,相应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重点加以研究,制定出台相关引导政策,在文化引导资金中设立专项基金有计划解决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推广使用,同时会同工商部门出台对入驻园区的公私企业享有平等的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权益。
6、兼顾利益平衡,修订版权法规,强化监管保护,促进文化创造力传播力,推动版权贸易健康有序开展。
数字出版内容在资源聚合和集约化的同时,必须破解版权瓶颈。数字出版产业究其实质是内容产业,优质内容始终是数字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内容的创作者也即著作权的拥有者与传播者和优秀文化的享用者,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共存共荣关系。在启动修订《著作权法》以及相关的《网络传播权管理条例》及《稿酬支付标准》时,应当高度关注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权益的平衡,使法律法规成为保障作者和传播者权益的武器,调动作者创作好作品的热情,调动出版者可持续发展创新业态的积极性,使得文化消费者依法方便获取作品享用优质精神食粮的权益。建议在修订《网络传播权条例》时将网络互转数字化作品列入“法定许可”范畴,方便数字作品的依法传播。在著作权法和稿酬收转标准的修订中应当将数字出版作品的获取报酬权和稿酬标准单列,切实保障作者合法权益。优质的内容资源永远是数字出版的首要条件,是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数字新媒体出版发展的关键。无论是传统出版业还是数字新媒体出版,都应该充分集中优质内容,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进行深入挖掘,深入搜索和利用。因此,必须关注著作权的取得和合法使用,才能规避法律风险。而传统出版单位许多纸媒产品均缺乏数字出版著作权的授权,如果未经授权擅自将纸媒产品数字化就可能形成事实侵权,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数字版权是近几年刚刚出现的概念,不能为网络传播权所涵盖。据调查传统出版单位拥有数字出版权的作品仅占20%。以江苏省为例,中小学教辅材料的汇编作品著作权大部分在民营工作室手中,以出版社名义出现的教辅产品大部分是民营组稿编印发行,只是困于出版资质打着出版社旗号合作出版的产物,自己拥有著作权的产品进行数字化的转化是天经地义合理合法的。有前瞻性的民营书业均在进行数字出版的尝试,有的已取得相当成果。而在数字化产品的授权方面,反而是动漫、网游等新兴业态获得者居多。因此,在数字出版领域内容为王的理念必须牢固建立在合法授权的基础上才是实事求是的。也只有在保护版权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数字出版精品。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版权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与此同时,利用司法、行政和技术保护对侵权盗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交易。鉴于数字出版作品易复制,使用面宽的,著作权人和作品专有使用者难以维权的特点,应当根据《著作权法》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逐步推行由集体管理组织代理著作权拥有者进行集体维权和稿酬收转活动。
- 相关新闻:
- ·荷兰威科旗下出版机构CCH涉足数字出版 2011-09-29 09:20:05.0
- ·技术飞速发展 数字出版遭遇成长烦恼 2011-09-22 08:46:11.0
- ·数字转型已成共识 产业升级步调不一 2011-09-20 08:57:13.0
- ·数字出版物应纳入书号管理 2011-09-09 08:41:23.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