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柠:日本出版业的黄昏之美
2012-02-13 17:14:56.0 来源:东方早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谈日本出版,不能只谈图书,而要关注涵盖了图书和杂志、报纸等纸质出版物及电子出版的内容与创意与产业,是广义的“大出版”概念。
关于报纸
据日本ABC协会统计,震后的2011年4月,五大全国性报纸中,《读卖新闻》的发行份数比震前的2011年3月减少7万份,为995万份,为十七年来首次跌破1000万份;《朝日新闻》减少16万份,为770万份;《日本经济新闻》减少3万份,为301万份;《每日新闻》增加2万份,为347万份;《产经新闻》增加4万份,为165万份。主要跨地区性报纸中,《中日新闻》减少800份,为268万份;《东京新闻》减少1万份,为53万份。
日本的报纸,是舆论的晴雨表。报纸订阅量的浮动,直接关涉当前的重大政治议题,最主要的,就是核电存废之争。《读卖新闻》囿于其自身的历史(《读卖新闻》的前社长、前内阁科技厅长官正力松太郎生前力挺核电,被称为“日本核电之父”)与保守的政治立场,即使在震后仍力挺核电,开罪了大量读者,导致发行量下降;《每日新闻》和《东京新闻》则因力主废核,而深得人心,发行也看好。
关于书店
无疑,书店业界正处于大变动时期。盛期的1990年前后,全国共有25000家地面店(不包括旧书店)。随着亚马逊等网店的冲击,地面店以大约每年1000家的速度递减,今天还有约15000家,但仍多于图书出版的首印数。到过日本的人,会惊讶于其书店之多。且很多店都位于黄金地段,店堂豁亮,格调典雅,多附设文具店和咖啡座功能,是大学生和白领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而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连锁书店陆续开业,且营业面积大,营业时间长,图书品种丰富。特别是近年来,“新古书店”和“漫画咖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异于“雪中送炭”。前者,不事珍本善本的搜集,专门经营近年出版的新书,品相与新品几无二致,但价格却便宜得多;后者,以漫画书为主,兼营租借,非常吸引年轻读者。正是这些因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书店业的衰退。
如何看待大地震对书业的影响
首先,地震的影响是局部的、地区性的,而不是全国性的。因地震及伴生的核事故而造成节能限电、书店停业(或缩短营业时间)、纸张不足、广告自肃等问题,虽然对出版业有短暂的影响,但并不构成决定性的影响。相反,因地震,公司上班时间调整,娱乐业停摆,上班族的闲暇时间被拉长,人们反而有了比较从容的阅读时间。加上用电限制,也使人们的眼睛从电脑屏幕上回到纸张,读书成了唯一的消遣。
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出版业也曾经历过短暂的低迷,但翌年便迎来了日本当代出版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据曾经历过那次地震的书店业主回忆说:“开始时是孩子们想读书。接着,大人们开始感到活字饥渴,于是纷纷来到书店。”可以说,同样的经验,亦适用于此番巨震。顺便提一下,今年(2011年度)日本第一大畅销书,是一本由受灾地区的新闻工作者自己拍摄编纂的震灾写真集。截至8月,便已经卖出四十五万册。其他几本过去付梓的、但销售业绩平平的与地震和自然灾害有关的图书,也纷纷再版,大卖特卖。如小松左京三十年前的社会幻想小说《日本沉没》和广濑隆的《核反应堆定时炸弹》等。
因此,可以认为,地震对出版业的影响主要局限于物流、资源等物理层面,是暂时的,其本身并不构成出版业的负增长拐点。
据日本ABC协会统计,震后的2011年4月,五大全国性报纸中,《读卖新闻》的发行份数比震前的2011年3月减少7万份,为995万份,为十七年来首次跌破1000万份;《朝日新闻》减少16万份,为770万份;《日本经济新闻》减少3万份,为301万份;《每日新闻》增加2万份,为347万份;《产经新闻》增加4万份,为165万份。主要跨地区性报纸中,《中日新闻》减少800份,为268万份;《东京新闻》减少1万份,为53万份。
日本的报纸,是舆论的晴雨表。报纸订阅量的浮动,直接关涉当前的重大政治议题,最主要的,就是核电存废之争。《读卖新闻》囿于其自身的历史(《读卖新闻》的前社长、前内阁科技厅长官正力松太郎生前力挺核电,被称为“日本核电之父”)与保守的政治立场,即使在震后仍力挺核电,开罪了大量读者,导致发行量下降;《每日新闻》和《东京新闻》则因力主废核,而深得人心,发行也看好。
关于书店
无疑,书店业界正处于大变动时期。盛期的1990年前后,全国共有25000家地面店(不包括旧书店)。随着亚马逊等网店的冲击,地面店以大约每年1000家的速度递减,今天还有约15000家,但仍多于图书出版的首印数。到过日本的人,会惊讶于其书店之多。且很多店都位于黄金地段,店堂豁亮,格调典雅,多附设文具店和咖啡座功能,是大学生和白领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而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连锁书店陆续开业,且营业面积大,营业时间长,图书品种丰富。特别是近年来,“新古书店”和“漫画咖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异于“雪中送炭”。前者,不事珍本善本的搜集,专门经营近年出版的新书,品相与新品几无二致,但价格却便宜得多;后者,以漫画书为主,兼营租借,非常吸引年轻读者。正是这些因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书店业的衰退。
如何看待大地震对书业的影响
首先,地震的影响是局部的、地区性的,而不是全国性的。因地震及伴生的核事故而造成节能限电、书店停业(或缩短营业时间)、纸张不足、广告自肃等问题,虽然对出版业有短暂的影响,但并不构成决定性的影响。相反,因地震,公司上班时间调整,娱乐业停摆,上班族的闲暇时间被拉长,人们反而有了比较从容的阅读时间。加上用电限制,也使人们的眼睛从电脑屏幕上回到纸张,读书成了唯一的消遣。
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出版业也曾经历过短暂的低迷,但翌年便迎来了日本当代出版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据曾经历过那次地震的书店业主回忆说:“开始时是孩子们想读书。接着,大人们开始感到活字饥渴,于是纷纷来到书店。”可以说,同样的经验,亦适用于此番巨震。顺便提一下,今年(2011年度)日本第一大畅销书,是一本由受灾地区的新闻工作者自己拍摄编纂的震灾写真集。截至8月,便已经卖出四十五万册。其他几本过去付梓的、但销售业绩平平的与地震和自然灾害有关的图书,也纷纷再版,大卖特卖。如小松左京三十年前的社会幻想小说《日本沉没》和广濑隆的《核反应堆定时炸弹》等。
因此,可以认为,地震对出版业的影响主要局限于物流、资源等物理层面,是暂时的,其本身并不构成出版业的负增长拐点。
- 相关新闻:
- ·日本纸媒危机:纸制印刷媒体正日薄西山 2011-10-18 09:58:31.0
- ·日本出版社首次“进军”中国动漫市场 2011-09-07 08:58:33.0
- ·日本出版社将微博评为中国最受欢迎商品 2011-07-15 08:28:3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