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柠:日本出版业的黄昏之美
2012-02-13 17:14:56.0 来源:东方早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谈日本出版,不能只谈图书,而要关注涵盖了图书和杂志、报纸等纸质出版物及电子出版的内容与创意与产业,是广义的“大出版”概念。
电子出版的竞争
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会的深化和电子出版的普及,在日本媒体和出版业界流行一个词汇叫“脱活字”,意思是读者的阅读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体,而日益脱离印刷活字。的确,看近年来图书、杂志的发行统计,销售码洋的低迷确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诠释了出版社的某种危机感。但另一方面,古旧书店近年来持续增长,尤其是上述那种从店铺感觉到经营内容迥然有别于传统旧书店的所谓“新古书店”及“漫画咖啡”的大量涌现,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出版业的衰退势头。就一般读者而言,购买的图书中,旧书的比例比十年前大大增加。而个人的阅读量,则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如此看来,为出版界狂喊不已的所谓“脱活字”,无非是出版业界既有商业模式本身的崩溃而已。过去五年来,每年都叫喊“电子出版元年”,可到头来却始终未走出“元年”,恐怕也是这个原因。而回过头来看,对于这种状况,那些以持续的海量发行造成书的过剩供给,不断重复上演市场细分化和读者争夺战的出版社自己,应该说也有一定的责任。况且,加上日本独特的以中盘商为核心的发行流通体制,既有的出版社对电子出版基本持保守态度,所以电子出版的竞争尚处于口头喊“狼来了”的程度,离真狼奔突而至,应该说还有相当的距离。
日本出版的问题点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以东贩、日贩等图书批发商(中盘商)为核心,日本形成了稳固、高效的图书流通体制。其凭借图书再贩制度,不仅使出版社和书店利益共享,甚至也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作者和读者的权益(过去三十年来,日本图书基本未调价,书价比较合理)。所谓“再贩制度”,全称为“再贩售价格维持制度”,说白了就是新书不打折,无论是对地面店,还是网店,全国城乡统一价格。
如果从中国的感觉出发,这种可维系出版社、书店、作者及读者四方“多赢”的价格维持机制,诚可谓好处多多,不亦乐乎。但它却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退货率居高不下。书店从中盘商进货图书,但不必立即结账,以几个月到半年一次的周期(具体时间根据合同,最长半年),按实销册数与中盘商结算。但半年后,如果图书仍滞留店面的话,书店便须买断。这样既占用基金,又占仓储空间,多数书店会把销售半年之后仍未卖掉的图书退货(即退给中盘商。中盘商再根据实销册数,扣除自己的消费手续费,再把剩余图书退还书店)——此乃造成退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退货率安全线是35%以下,目前已突破40%。长此下去,“多赢”结构殊难维系。
其次是资金问题,也与中盘商密切相关。一些大型出版社推出一本新书后,先以趸卖的形式批发给中盘商,并从后者处拿到全部码洋。半年的新书销售周期过后,刨除卖掉的实洋,未卖掉的书被退回出版社,出版社再把退货部分的码洋退还给中盘商。如此,在现有的流通消费体制下,中盘商实际上扮演了类似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的角色。譬如某出版社出版一本新书,印了一千册,定价为一千日元。一俟出版,出版社便能从中盘商那里得到全部一百万日元的码洋。极端的情况下,譬如该书内容曲高和寡,在整个销售周期内仅卖出了一册。那么半年之后书被退货,出版商再把剩余九百九十九册书的码洋退给中盘商就是。但半年的时间,全码洋毕竟在出版社手中,充当流动资金。可一旦书被退货,流动资金便会断档,因此,出版商为了生存,只好启动下一本书。如此,为维持现金流而出版,乃至不得不出版很多无意义的书,甚至垃圾书,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正因为在产业构造上,中盘商握有举足轻重的权力,从书的配送到资金回笼,你都离不开他。如此被深度捆绑的结果,也是日本大型出版社无法自主实现向电子出版转型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样一来,好像说中盘商是一个“恶汉”的角色——这也有失厚道和客观。毕竟,长期以来,多亏了东贩、日贩等中盘商在全国城乡以统一标准的手续费配送书籍,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流通制度,才能在全国无论哪里,哪怕是偏僻的乡下小书坊,也能简单迅速地得到所需书籍。今天的日本相对于外国,以接近100%的高识字率和阅读量大著称,这种阅读习惯又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而如此难能可贵的阅读习惯之所以形成、扎根,不能不说这种以中盘商为核心的独特的出版流通体制功莫大焉。但是,在网络社会的今天,这种出版流通体制本身也需要转型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代出版业的成立,系基于“书与人的邂逅”,而书与人邂逅的场所则是书店。在书店业已呈现整体萎缩的情况下,所谓“出版的发展”确乎成了一种奢谈。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书业似乎已迎来了黄昏时分。但黄昏并不等于黑暗,黄昏也有黄昏之美。趁夜幕四合之前,准备好蜡烛。就算黑夜真的降临,也还可以秉烛夜读,并不等于消亡。〔本文原系在北京新闻出版局编辑出版继续教育课(2011年12月15日)上的讲座,后经改写而成。〕
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会的深化和电子出版的普及,在日本媒体和出版业界流行一个词汇叫“脱活字”,意思是读者的阅读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体,而日益脱离印刷活字。的确,看近年来图书、杂志的发行统计,销售码洋的低迷确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诠释了出版社的某种危机感。但另一方面,古旧书店近年来持续增长,尤其是上述那种从店铺感觉到经营内容迥然有别于传统旧书店的所谓“新古书店”及“漫画咖啡”的大量涌现,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出版业的衰退势头。就一般读者而言,购买的图书中,旧书的比例比十年前大大增加。而个人的阅读量,则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如此看来,为出版界狂喊不已的所谓“脱活字”,无非是出版业界既有商业模式本身的崩溃而已。过去五年来,每年都叫喊“电子出版元年”,可到头来却始终未走出“元年”,恐怕也是这个原因。而回过头来看,对于这种状况,那些以持续的海量发行造成书的过剩供给,不断重复上演市场细分化和读者争夺战的出版社自己,应该说也有一定的责任。况且,加上日本独特的以中盘商为核心的发行流通体制,既有的出版社对电子出版基本持保守态度,所以电子出版的竞争尚处于口头喊“狼来了”的程度,离真狼奔突而至,应该说还有相当的距离。
日本出版的问题点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以东贩、日贩等图书批发商(中盘商)为核心,日本形成了稳固、高效的图书流通体制。其凭借图书再贩制度,不仅使出版社和书店利益共享,甚至也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作者和读者的权益(过去三十年来,日本图书基本未调价,书价比较合理)。所谓“再贩制度”,全称为“再贩售价格维持制度”,说白了就是新书不打折,无论是对地面店,还是网店,全国城乡统一价格。
如果从中国的感觉出发,这种可维系出版社、书店、作者及读者四方“多赢”的价格维持机制,诚可谓好处多多,不亦乐乎。但它却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退货率居高不下。书店从中盘商进货图书,但不必立即结账,以几个月到半年一次的周期(具体时间根据合同,最长半年),按实销册数与中盘商结算。但半年后,如果图书仍滞留店面的话,书店便须买断。这样既占用基金,又占仓储空间,多数书店会把销售半年之后仍未卖掉的图书退货(即退给中盘商。中盘商再根据实销册数,扣除自己的消费手续费,再把剩余图书退还书店)——此乃造成退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退货率安全线是35%以下,目前已突破40%。长此下去,“多赢”结构殊难维系。
其次是资金问题,也与中盘商密切相关。一些大型出版社推出一本新书后,先以趸卖的形式批发给中盘商,并从后者处拿到全部码洋。半年的新书销售周期过后,刨除卖掉的实洋,未卖掉的书被退回出版社,出版社再把退货部分的码洋退还给中盘商。如此,在现有的流通消费体制下,中盘商实际上扮演了类似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的角色。譬如某出版社出版一本新书,印了一千册,定价为一千日元。一俟出版,出版社便能从中盘商那里得到全部一百万日元的码洋。极端的情况下,譬如该书内容曲高和寡,在整个销售周期内仅卖出了一册。那么半年之后书被退货,出版商再把剩余九百九十九册书的码洋退给中盘商就是。但半年的时间,全码洋毕竟在出版社手中,充当流动资金。可一旦书被退货,流动资金便会断档,因此,出版商为了生存,只好启动下一本书。如此,为维持现金流而出版,乃至不得不出版很多无意义的书,甚至垃圾书,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正因为在产业构造上,中盘商握有举足轻重的权力,从书的配送到资金回笼,你都离不开他。如此被深度捆绑的结果,也是日本大型出版社无法自主实现向电子出版转型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样一来,好像说中盘商是一个“恶汉”的角色——这也有失厚道和客观。毕竟,长期以来,多亏了东贩、日贩等中盘商在全国城乡以统一标准的手续费配送书籍,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流通制度,才能在全国无论哪里,哪怕是偏僻的乡下小书坊,也能简单迅速地得到所需书籍。今天的日本相对于外国,以接近100%的高识字率和阅读量大著称,这种阅读习惯又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而如此难能可贵的阅读习惯之所以形成、扎根,不能不说这种以中盘商为核心的独特的出版流通体制功莫大焉。但是,在网络社会的今天,这种出版流通体制本身也需要转型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代出版业的成立,系基于“书与人的邂逅”,而书与人邂逅的场所则是书店。在书店业已呈现整体萎缩的情况下,所谓“出版的发展”确乎成了一种奢谈。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书业似乎已迎来了黄昏时分。但黄昏并不等于黑暗,黄昏也有黄昏之美。趁夜幕四合之前,准备好蜡烛。就算黑夜真的降临,也还可以秉烛夜读,并不等于消亡。〔本文原系在北京新闻出版局编辑出版继续教育课(2011年12月15日)上的讲座,后经改写而成。〕
- 相关新闻:
- ·日本纸媒危机:纸制印刷媒体正日薄西山 2011-10-18 09:58:31.0
- ·日本出版社首次“进军”中国动漫市场 2011-09-07 08:58:33.0
- ·日本出版社将微博评为中国最受欢迎商品 2011-07-15 08:28:3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