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八月遭遇“环境门槛”(CPP114观点)
2006-09-05 00:00: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刘莹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中华印刷包装网 刘莹
八月,全国各地进入炎热的夏季,但国内外造纸业却纷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寒”考验。让我们首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究竟近期都发生了哪些行业内的“地震”:
国内纸业重大事件:香港十万吨白板纸厂将关闭;广东东莞造纸业污染被重点关注;富阳关停48家造纸企业计76条生产线;汇川两纸厂的7号纸机已经停产;环保治理不达标汉寿恒发纸业被关停;西安市政府不再审批造纸企业;法库县叫停造纸纳税大户,沈阳拟关停50多家污染企业,64家造纸企业停产整顿;等等。国际上:加拿大政府出售造纸厂失败;CPI警告:将有更多的造纸厂面临倒闭。
事实上,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问题是:整个造纸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换言之,上述情况已经不仅仅是几家企业的个案,而是行业全面面临的大问题。
虽然中国是“造纸术”发明的鼻祖,可是对环境的破坏,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建国初期,尽管国际上普遍采用木材造纸,但出于节省成本、节约森林资源的考虑,中国造纸业采用麦草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料。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草浆造纸带来的弊端不断凸显。这种造纸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其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草类的收割必须集中在某一季节,这就要求草浆厂必须在一个时段内完成全年的原料采购,庞大的堆放场地、原料长期日晒雨淋造成的损失,都令草浆厂非常头疼;二是由于草类纤维原料运输半径比木材小,所以草浆厂只能设在原料产地附近,规模受到原料供应量的限制。南京林业大学李忠正教授,就曾经说过:“草浆厂的规模都不可能很大,其技术装备水平相对于大规模的木浆生产相差了几十年,目前我国最大的草浆生产线只有10万吨,大多是1~3万吨。而草浆厂的污染治理水平与其规模有很大关系。”
有专家指出:“草浆黑液由于其含硅量大、粘度高、滤水性差,造成草浆黑液提取率低,一般只有80-85%,相比较而言木浆造纸可达到95%以上,例如国内新建的木浆厂———海南金海纸业可达到98%以上。其次,碱回收率低,草浆一般只有65-75%,而海南金海可达98%。再者,用水量大,国家规定的指标为每吨130立方米,海南金海为每吨36.2立方米。因而草浆厂中段废水排放的污染物量比木浆高6-7倍。如何解决草浆的污染,是至今国际造纸界尚未解决的课题。”
对草浆厂污染问题的关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诸多水污染事件中,淮河污染事件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近年来,由于沿河纸厂排污严重,淮河流域水环境日趋恶化,在2004年,淮河中下游黑水四溢、鱼虾绝迹,政府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强制关闭了许多小造纸厂,才避免了整个淮河水系的崩溃。
那么,中国造纸业能否改变以草浆造纸的老路,走以林木造纸的新途?专家又指出,如果这样,我们又将面临原料采集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问题。中国人均占有林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资源,不久我们就会面临“有钱也买不到木浆”的窘境!
草浆造纸,环境污染在所难免;木浆造纸,森林资源难以保障。中国造纸业进退维谷。同时我们有不能放任扩大进口,将自己的基础产业假手于人。那么出路在何方?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当然也应该学会两条腿走路:环境污染,治理;资源短缺,发掘。
在环境治理方面,各地已经开始重视起来。更令人可喜的是:一些科研力量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改进速度,也同时为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正因如此,一批新技术即将或正在应用于造纸生产的第一线:比如黑液生产木质素,蚯蚓处理造纸废泥,醋菌纤维造纸法等等。客观上政府处罚力度大,也使很多企业一改往日由政府上门推荐技术的做派,已经转为积极主动联系转让先进技术的企业和个人,这也是技术得以快速成长和推广的原因所在。
这些技术中出现了不少完全不用化学制剂的技术,也就是说,它可以对现在的污染进行“绿色处理”;另外,还有技术为造纸废料找到了再生利用的高效高价好途径,这些可以从经济利益上驱动企业治理污染。
另一面,发展林纸一体化,已是势在必行,这一点在业内各龙头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有知名企业发出“得林浆者得天下”的呼声,更有甚者不惜重金抢先签下两家林场。这无疑透出了一个讯号:中国纸业要想走出一条高端路线,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那么一定要走“林纸”路线。
然而对于采用什么树种发展人工林,尤其对于适宜在南方种植的桉树速生丰产林,目前存在相当争议。一些从事动植物和环保研究的专家认为,桉树人工林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解焱就认为:“桉树原生在澳大利亚,它的生存特性和生态习性跟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物种是协调的。但是一个物种一旦离开原产地到了异国他乡,它原来那些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比如适应性强)就有可能变成有害的特性。它对异地的原生物种有极大的排它性,生长迅速,其他物种都不能和它一起生存。”
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杨宇明教授也认为:“中国种植桉树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已确实存在,只是不同地区程度不同而已。归纳起来,对于桉树人工林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点:吸取水分过多、破坏地力、排它性。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首席专家陈少雄则认为:“巴西是目前世界各国中桉树发展最快、人工造林水平最高、利用率最高的国家,种的桉树远比我们多,什么问题也没有。这说明不是桉树本身的问题,而是经营的问题。那些反对种桉树的专家不是桉树专家,看了几个林地就匆匆下结论,科学的态度是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发挥它的优势、克服它的劣势。”
广东的雷州半岛是中国种植桉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地区,人工林总面积已达到18.6万公顷(合279万亩),其中绝大部分是桉树。曾长期担任湛江市林业局局长的林康英指出:“雷州种植桉树已经有50多年了,如果桉树破坏地力的话,那么现在桉树产量应该越来越低。但事实是,这里桉树人工林的产量从1970年的0.3立方米/亩•年,提高到目前的1.5立方米/亩•年。”
同为桉树,同样种植在中国大陆,专家学者们为何见仁见智、各执一词?
其实,对于桉树的争议很多是由经营方式不同所致。在中国南方的实地走访中发现,很多桉树人工林由农村集体或个人种植,造林密度往往高达每亩300~666株,比科学造林的每亩100~150株大了几倍。任何树种种植过密,林下都不会长草,因此这种不科学的种植方法,造成桉树底不长草的排它性的假象,而且林木产量也很低。此外,当地农民对桉树“全树砍伐”,(即将树干、书皮、树叶、树枝、树根等全部收获取走),80%-90%的养分元素被带出人工林生态系统,严重影响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循环。
针对不同的观点,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魏殿生曾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有争议是正常的,但不能在争议中过日子,否则会耽误发展。速生人工林一定要注意科学规划,具体设计要因地制宜。也不能搞得桉树人工纯林面积过大,要注意多树种配合,考虑综合配套。否则,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但这也不是意味着每块桉树人工林都要混交。工业原料林需要集约经营,如果每一块林地都混交,没法收获,也没办法经营。种树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树种的林块交错组合排列等方法,来降低人工林的‘纯度’。”
此外,中国林业科学院、粮农森林基因资源专家组王豁然教授则从定位和功能上对人工林做了很好的诠释:“人工林的首要目标是追求最高的木材产量和最好的木材品质,就像杂交水稻和玉米追求高产和营养一样。如果我们把树木和水稻、玉米一样看做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同产品、满足不同生存需求的作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偏执地要求外来树种速生工业人工林一定要具有生物多样性呢?”王豁然教授强调:“正是因为以产业形式发展了工业人工林,我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分析人士认为,我们对森林的传统看法应该有个转变了,森林不单只是为了创造生态效益,而且还担负创造经济效益的重任。正如国家林业局将森林分成公益林和商品林一样,前者是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后者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人工林实际上是一种树作物。同时,也不必对外来树种全盘否定——原生北美的梧桐,而今不正普遍地生长在我国,装扮着城市的街景吗?关键是要科学地分析合理地利用。
“两手都要硬”的理论在今天造纸业出路问题上,依然有其适用性,在我们还不能完全摒弃“草纸”时,多在技术上下功夫,同时为“林纸”寻找资源出路,这才是我国造纸业突破环保瓶颈的出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古代可以发明造纸术,今天的后人也一定可以冲破“环境门”!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