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二次污染令IPPC标识不再保险
2006-09-07 10:42:56.0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近日,顺德检验检疫局又连续4次从已经加施IP PC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标识的进境木质包装中检测出滑刃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这不得不令人怀疑,IPPC标识是否形同虚设?专家表示:由于IPPC专用标识科技含量低,加上存在二度污染的可能性,IPPC标识并非万无一失。
IPPC并非通关标签
IPPC是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进境货物使用木质包装的,应当在输出国家或输出地区政府检疫部门的监督下,根据IPPC的要求进行除害处理(热处理或药物熏蒸处理),并同时加盖IPPC规定的专用标识。
但自该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顺德检验检疫局多次在加施了IPPC标志的进境木质包装中检查出有害生物,近期更是连续检出了4次。据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除害,除害处理不彻底;二是企业为了节省费用,根本未进行除害处理,只是加盖了IPPC标识。
对此,顺德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表示,IPPC标识并非是通关标签。对于无IPPC标识的木质包装要马上进行除害处理或销毁处理,而对于有IPPC标识的却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IPPC标识科技含量低
自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为实现顺利通关,绝大部分企业都能按要求对拟出口的木质包装材料进行处理,但专家表示:处理过程是否规范、处理结果有无监督鉴定和有无潦草应付走过场现象等都较难查证。
首先,IPPC专用标识科技含量低。根据新规定,所有的贸易出口国(地区)均必须在木质包装材料上加施全球统一的IPPC专用标识。但该规定实施以来,有些国家对IPPC专用标识要求落实不严,如还有圆形的IPPC标识。在现场查验中看出,一些国家所加施的IPPC专用标识手段都十分简单,科技含量较低,增加了检验检疫人员及时准确地辨别真伪的难度。同时,专用标识及所包含的内容也过于简单,也使得其很容易被仿制,这就给少数企业急功近利和偷梁换柱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二次污染使IPPC不再保险
目前还有一个现状,木质包装的再次利用使得快速判断是否存在二次污染难度增大。从现场查验看,一些从A国进口的木质包装上却经常出现B国的IPPC专用标识。再次使用的木质包装是否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而对再利用的木质包装输出国或地区是否需要进行再次熏蒸并加施其专用IPPC标识等,业界内尚未达成共识和一致认可的做法和程序。
这就给怎样判定有害生物是否再次侵染木质包装造成很大的困难,而怎样把握判定标准,严格控制有害生物传播等问题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企业建诚信档案
据专家介绍,由于新规定对企业诚信度依赖性增大,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和联网查询系统迫在眉睫。在继续对国内木质包装加工企业采取“建立出口企业档案(备案)+出口企业分类管理(批检验)+日常监管“的制度下,应尽快对国内外生产加工木质包装的所有注册企业,建立起诚信档案和联网查询系统,随时记录各种违规操作和不良行为,为一线把关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提供最全面的企业诚信纪录,这对加快通关验放速度将产生决定性作用。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