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米粉变馊 都是包装惹的祸?
2006-09-12 09:10:49.0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最近南宁市面上的一些米粉变馊了,很多人误认为是包装惹的祸。广西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专家称,9月1日广西《米粉质量安全要求》正式实施后,部分厂家仓促上阵,生产工艺不过关,杀菌不到位,加之为了包装而包装,导致新鲜出炉的米粉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滋生微生物,这是米粉变馊的罪魁祸首。只要生产厂家本着为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有很多办法可以保证米粉在24小时内品质不变。
悬疑 米粉变馊谁之过
连日来,不少市民纷纷反映,新包装上市的米粉特别容易变馊,与包装袋上所说的可以24小时保鲜大相径庭,很多人都因此怀疑:到底是不是因为包装密封,使米粉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变了味?
为了弄清情况,9月8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南宁市五里亭农贸市场调查情况。记者发现,一些厂家的米粉在摆放了近一天时间后,确实出现了变色和变味的情况,米粉表面失去了光泽,闻起来有一股酸臭味。一些粉摊老板断言,以前米粉敞开存放24小时没问题,可现在几小时之内就变馊了,一定是密封包装出了问题。古城路一位姓刘的粉店老板称,他家祖上就是做米粉的,米粉需要经常敞放出售,现在把米粉用塑料袋密封起来,似乎违背了“祖规”,这样做米粉怎会不馊?许多市民也众口一词,将米粉变馊归过于密封包装。
解惑 杀菌环节少不得
究竟是不是密封包装成为了米粉变馊的罪魁祸首?广西大学一位食品专家对此说法持否定态度。他说米粉属于食品,就要严格按照食品的程序走,凡是没有包装的食品都算是半成品,所以进行包装是大势所趋。而米粉保鲜中出现的问题,事实上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方承志说,发生米粉变馊的情况,并不能归罪于包装。任何食品的变质,都取决于细菌总数是否超标。细菌总数超标了,米粉就要变坏。以南方米粉、品冠米粉等厂家为例,之所以保鲜时间相对较长,是因为在最后包装出厂之前,还对包装后的米粉分别进行了微波杀菌、紫外线杀菌。
广西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腾健文则指出,好多种方法都可以解决保鲜出现的问题,但需要研究一些技术和工艺。9月1日广西《米粉质量安全要求》正式实施后,在没有做技术储备情况下,部分厂家仓促上阵,完全没有考虑到生产工艺的杀菌环节,为占领市场份额,为包装而包装,势必南辕北辙。现在厂家所说的24小时保鲜,部分厂家是做不到的,有的可能会保鲜24小时,有的则可能是16小时,或者是8小时,会根据生产工艺不同而不同。对于米粉保鲜之路该如何走,腾主任说,只要严格按照米粉生产工艺的流程进行操作,只要最后的冷却杀菌环节没有遗漏,米粉24小时保鲜完全可以实现。
支招 米粉保质期要更精确
据了解,目前的米粉杀菌技术主要分为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微波杀菌等措施,由于生产厂家自身条件限制,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厂家拥有杀菌设备,而其它没有经过严格杀菌的米粉虽然进行了密封处理,但要是达到24小时保鲜则是一句空谈。广西大学另一位教授则说,米粉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消毒杀菌条件,将米粉的保鲜期精确到小时,比如:生产日期为9月8日凌晨2时,然后再写上保质期是多长时间;或者是在外包装上标明9月9日0时前食用为佳,以此保证鲜粉从出炉到销售结束的整个过程都处于掌控之中。
思考 米粉包装如何更环保
9月8日上午,记者在古城路一家粉店门前看到满满一箩筐的米粉包装袋,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该粉店一天可以卖500多碗粉。这也就意味着该店一天要产生500个白色污染物,这对于整个南宁市来说,一天大概要消费掉20万公斤的米粉,现在米粉有0.25公斤、0.5公斤、1公斤、2公斤、5公斤的包装,就算平均2公斤一个包装,南宁就要增加10万个左右的白色污染物。所以,一些市民和粉店老板希望米粉生产厂家和政府有关部门考虑一下,改进米粉的包装,让它更环保。(peter)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