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薄膜的成分与结构研究(二)
2006-09-22 10:09:50.0 来源:赵毅红 陈荣发 刘伯实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2.2 Si3N4薄膜的成分
2.2.1 DPA分析
对Si3N4薄膜样品进行俄歇深度剖面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分析了单晶硅表面Si3N4薄膜中Si、N元素的纵向分布。纵坐标是Si、N元素的俄歇信号强度,横坐标是离子枪溅射时间,由图可见,从薄膜表面到Si3N4薄膜与基片硅的界面,薄膜中的Si、N元素的百分数之比保持不变,说明薄膜的成分主要是Si3N4 。
离子枪溅射时间/min
图5 Si3N4薄膜的俄歇深度剖面分析
Fig.5 Auger depth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of Si3N4 fiIm
2.2.2 AES分析
用MK公司的VG.MICROOLAB.MKⅡ型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对Si3N4 薄膜进行分析,图6是获得的Si3N4 薄膜的AES谱图,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谱峰,一个是Si峰,一个是N峰;没有发现其它杂质存在,N峰是由于中间反应产生的。说明PECVD反应过程中Si3N4 薄膜成分比较纯净。
俄歇电子动能/ev
图6 Si3N4薄膜的俄歇电子能谱
Fig.6 Auger electron energy spectrum of Si3N4 film
2.3 Si3N4薄膜的界面特征
用Philips公司的XL30—ESEM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i3N4薄膜的界面进行分析,图7是获得的Si3N4薄膜的SEM图片,可以看到Si3N4薄膜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强度高,界面间扩散层明显,薄膜致密性好,成分均匀。
图7 Si3N4薄膜SEM图片
Fig.7 SEM image of Si3N4 film
3结论
采用PECVD技术,在可靠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结构合理、成分均匀的Si3N4薄膜。对样品的性能检测也进一步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Si3N4薄膜的折射率达到1.6,电阻率达到3.6×1015cm,密度达到2.65 g/cm3,满足半导体实际生产对Si3N4薄膜性能的需要。
感谢中日合资扬州晶新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许军红、陈震、王海英、吴万雷等同志对本课题研究的大力协助。
参考文献:
[1]管绍茂,王迅.半导体表面钝化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1996:68-90.
[2]日本堂山昌南,三本良一.尖端材料[M].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1987,188.
[3]RON Y.Thin Solid Films[J].107.1983,185.
[4]半导体情报[R].扬州晶新微电子有限公司内部参考资料.
[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理化分析中心研究室.半导体的检测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08一142.
(Linda)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