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唯成果论英雄”致学术著作出版失范

2012-11-13 09:41:44.0 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陈培

摘要:
近期,出版界动作频频,剑指学术著作出版规范:8月18日,上海书展首开“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论坛;9月底,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
  【CPP114】讯:11月3日,2012年全国高校出版社社长会议暨第六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大会在青岛召开。此次会议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

  近期,出版界动作频频,剑指学术著作出版规范:8月18日,上海书展首开“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论坛;9月底,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10月31日,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社科文献出版社等50余家重点学术著作出版单位联合发出《倡议书》,呼吁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著作出版质量和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学术著作出版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用业内人士的话来形容则是“泥沙俱下”。许多出书者为了出书自掏腰包、托人情、找关系,甚至是订购一定数量的书籍作为自己出书的交换,可谓高招连连。

  而学术著作出版水平参差不齐背后的原因则是学术界内“唯成果论英雄”,学术著作成为职称评定、晋升重要条件。与此同时,一些出版机构内部审编人员水平不足、审核不尽科学规范、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也在推波助澜。

  业内人士称,虽然学术著作难以建立统一的出版标准,但是却能够通过科学的制度规范提高学术著作的出版水平。

  泥沙俱下的学术著作出版

  许智华(化名)最近忙得焦头烂额。23岁的他是北京某高校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他导师的科研项目正处在收尾阶段,他和几位同门们正分工整理这个项目收集到的一些调查报告,以便集结成书。“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很简单,就是让这些报告看起来文通字顺。”这些调查报告最终会以学术著作的形式争取在其所在学校的出版社出版。在许智华看来,这些调查报告距离自己先前眼中学术著作的标准有很大的距离,“很多都是导师门下的学生利用暑假出去所做的调查,有的是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真实不真实都不一定。”

  许智华告诉记者,在他们专业领域内,类似这样方法写成并出版的专业书籍很常见,“很多书虽然都挂着导师的名,但都是学生代工干成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很多书除了编书的人,估计没有几个人看过。”

  在北京的另外一所高校里,博士研究生周毅(化名)带着4名同门师兄弟正在整理论文。这些论文都是前一段时间一些高校学者参加其导师组织的一次会议时提交的。论文集结后,会找一家合适的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项学术成果。周毅眼中,这些论文不过是各学者将在别处发表过的观点又重复提出了一遍,有的甚至就只是一个发言。

  已经博士毕业,在陕西某高校任教的习芒眼下也正在联系出版社,出版其博士毕业论文。“自己也知道现在出版这篇论文还不成熟,但是能早出就早出,意义不一样。”

  据记者了解,一些学术成果丰硕的学者教授一年出一本甚至多本学术著作很常见,但记者采访了几位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则认为现在出版学术著作虽然数量众多,但是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有很多都是东拼西凑成的,一些摆放在书架上的书,几本其实讲的都是一个内容,一种观点。”

  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中心哲社室主任李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泥沙俱下”来形容当前学术著作出版的现状。

  制度在执行中打了折扣

  “现在高校里职称评定、晋升,学术成果是必选项,跟发论文是一个道理。”陈敢就职于北京某知名高校出版社,他这样解释为什么学者、教授们是如此看重学术著作的出版。

  陈敢向记者介绍,出版社原则上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出版制度,比如“三审三校”制度:书稿到达出版社后,经历初审、复审、定审三次审查,才会被出版社立项出版。他同时又承认,“制度有了,但是很多出版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都打了折扣。”

  他举例,很多学者都将调研报告作为项目结题,以学术著作的形式出版,所用经费划归到项目资助资金中。有的学者为了出书,甚至自掏腰包。这些人为了能够出版,找人说情、托关系,是很常见的事情,有一些学者从出版社订购三五千册教材,以此作为交换,让出版社出版一本自己的学术著作。陈敢说,用这些方法出版的学术书籍,如果严格执行出版制度的话,很多都很难出版。

  记者随后联系到一家民营的出版公司,这家以出版计算机和旅游类畅销图书出名的公司告诉记者,他们也能出版学术著作。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们能够从所挂靠的出版社得到书号,并利用这些书号出版计算机或者旅游类的学术书籍,条件是需要作者自费出版。

  陈敢介绍,这种书号买卖的行为分两种情况,一类是出版社和有声誉的图书出版公司合作,审编人员均是出版社的专业人员。另外一类虽不常见,但也不排除,就是民营公司从出版社购买书号后,审编都不经出版社。

  李霞告诉记者,一本学术著作出来之后,作者首选的出版社是如商务印书馆、三联这样的大社,如果达不到这些出版社的标准,作者会退而求其次,直到把书出版为止。在一些不规范的出版社那里,即便是这本书学术价值、市场口碑均不佳,但是只要“有钱就能出得去”。
  
  学术著作出版须提高门槛

  据李霞的介绍,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本学术著作需要经过以下一套流程:书稿提交之后,责任编辑会对该书稿价值有一个初步判断,通过后将其上报编辑室讨论,学术中心组织讨论通过后,将书稿提交全社范围内的选题委员会讨论。顺利完成这套程序之后,才会进入立项出版程序。在第一道程序中,责任编辑如果觉得有必要,能够请社外专业人员参与。

  业界认为,要规范学术著作出版,把关严格,提高门槛是前提。

  9月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对出版社明确规定,出版单位应加强学术著作选题论证,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对学术著作的学术水平、创新成果、出版价值等进行认真评估,积极探索实行同行匿名评议等评审办法,提高学术著作出版质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也一再强调出版界“应当提高出版门槛”。

  李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曾经有人找过她,希望帮忙出书,但是李霞明确告知对方,立项出版需要选题委员会通过。她告知记者,虽然学术出版著作很难有一个评定标准,但是严格的把关程序能够保证出版书籍的质量。

  在上月底北京举行的“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座谈会”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发言时也认为,国内外学术出版界所推崇的“匿名评审制度”是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的重要制度保障。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锋在谈到“匿名评审制度”的好处时举例,该社已经建成由不同学科领域的3000多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帮助出版社对学术著作的学术内容把关,“这些专家的工作对于提升我社学术著作的水平起到了极大保障作用”。

  李霞还介绍道,业界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学者评选库,由各个领域内的学科专家评审书稿,确定有价值后才会出版。她在采访中也建议出版界,应正确认识学术著作出版所带来的市场意义,一些出版社只顾眼前利益,贪图出版资助金而降低出版要求,长远来看,会使出版社品牌受损,失去市场。
分享到: 下一篇:小伙穿毛衣工作被卷入印刷机 致右臂粉碎性骨折
相关新闻:
·新闻总署:逾600家出版社年生产图书逾37万种  2012-11-12 10:12:49.0
·环境保护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手推进绿色印刷  2012-11-12 08:41:13.0
·_柖皰Sl??胮W鶫el  2012-11-09 16:30:57.0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