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国印刷业:肯定成绩 找出问题 继续发展
2013-02-19 10:22:19.0 来源:科印网 责编:王岑
- 摘要:
- 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内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传统印刷业更是面临数字技术发展的严峻挑战,从美国到加拿大、从德国到日本传统印刷业还都出现了持续下滑。
应该肯定现行数据包含着很大一块营业外收入
相当一段时间来,我国印刷业的统计数据一直存在两个出处:一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属官方的;另一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是民间的。后者公布中国印刷业数据的时间相对较早,前者则是近几年的行为。可能是统计口径的原因,两家公布的数据差距较大。以2009年为例,大协会公布的印刷工业产值是5746亿,总署的数字是6689.5亿;2010年,前者为5760亿,后者为7706亿;2011年,前者为6768亿,后者为8677亿。差异数从2009年的943.5亿扩大至2011年的1909亿,让人难以理解。为了适合做纵向比较,采用大协会的数据更为合适,而且,早年公布的大协会数据还有相应的行业细分数,便于了解印刷在包装、书刊、报业等不同行业的走势。
客观的说,总署公布的数据应该更具权威性,因为数字来源于各省市的上报,但现在公布数据的口径值得商榷。比如,公布印刷复制业的营收就明确指出包括印刷物资供销,其实印刷生产的产值与物资销售发生的营收完全其含义完全不同,混淆在一起,对分析印刷业的变化状况不利。而且,撇除物资销售后的印刷企业生产产值还得花不少功夫去领导的讲话中寻找。具体来说,总署文件公布2011年我国印刷复制业营收是9305.4亿,这数字包含着印刷物资供销,在以后的领导讲话中才了解到我国当年印刷工业的产值是8677亿,而且,这一数据仅是剔除了专业物资公司的营销收益,并没有剔除生产厂家内含的物资销售,因此,我国印刷工业产值究竟是多少还只是个模糊概念。
数据是用来指导生产发展的,投资人从工业产值的增减状况与获利多寡来决定投资规模,把不同数据混杂在一起,最终不能用来指导投资,统计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如果可能,总署不妨多分几个层次做出相应的统计,包括有物资销售的全行业营收属第一层面,剔除物资供应后的印刷企业营收为第二层面,剔除生产厂家营业外收入的营收为第三层面,这样中国印刷业发展的真实状况才能露出水面,建筑在确切数据基础上的分析也才会有价值。
应该肯定在人均生产效率上我们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印刷工业已经向上持续发展了三十多年,应该清醒认识到的是我国印刷业的劳动生产能力还不高,这既有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因素,在劳动力成本低下的时分,企业主宁愿用劳动力替代自动化,也有劳动力缺乏职业素养、进取性不强的因素,当然,还有对成绩的过度肯定,让一部分对象自我陶醉、看不到存在问题的因素。
有几个数据可以证明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印刷劳动生产效率相对低下:
以现在可以查到的2006年中美日三国印刷业企业平均产值与人均产值做比较,中国是350万员工在9.9万家企业完成了3800亿的印刷工业产值;美国是108.37万员工在3.9万家企业完成了1703亿美元的印刷工业产值;日本是32万员工在3万家企业完成了1000亿美元的印刷工业产值。将上述数据做计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印刷企业的平均产值大致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5.1%,换句话说,中国单家印刷企业的生产效能分别是美国的九分之一、日本的七分之一。以印刷企业的人均产值来计算,中国仅为美国的9.26%,日本的4.6%。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这一数据肯定有所变化,但依然存在差距是肯定的这一数据与中国的一位大学教授指出的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劳动人口创造社会财富是中国的7.25倍是一致的。扭转这一差距应该是我国印刷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进入微利时代的印刷企业是度日艰难,但公布的数据又把印刷业的创利能力描绘得十分出彩:2010年我国印刷业的销售利润率是7.07%(578.4亿/8178.2亿);2011年仍然达到6.6%(614.6亿/9305.4亿),而美国印刷业同期的税前利润率分别为1.4%和1.8%。如果不包括庞大的非主营业务收入,我国印刷业的销售利润率真会比美国还高?所以,还是实事求是多看到存在的问题,鞭策企业发奋上进为好。
应该肯定在差异化经营上我们还做得很不够
如果说统计不清与生产效率较低是我国印刷业的两块短板,那全国十万家印刷企业差异化经营不足无疑是又一块短板。企业同质化竞争的最终结果,无疑是血拼价格,降低回报,最终导致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此,我们必须引起充分注意,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根据市场情况与企业特点争取走上差异化经营的新路。
我国印刷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差异化经营不够,关键是对差异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没有刻意在差异化上下功夫,千军万马挤上一座独木桥,枪口向内,热衷于大打价格战。结果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印刷企业失去了技术改进的资金来源,走上了一条偏道。
其实,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除了可数的几家大企业外,印刷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即便如此,他们都努力在差异化上做文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以此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12年海德堡公司组织部分用户到韩国学习考察,参观的多是只有1台到数台印刷机的小企业,但他们注重发展企业的自身特点,在细节上不断改进,这是值得我们国内同行学习的。
- 相关新闻:
- ·安徽新华印刷成立时代新华数字印刷中心 2013-02-19 10:14:37.0
- ·ASG将美墨及亚洲凹版印刷资产出售给Amcor 2013-02-19 09:17:45.0
- ·一纸箱厂无证印刷被立案调查 2013-02-17 22:34:50.0
- ·甘肃省重点发展五个优势文化产业 首推出版印刷业 2013-02-15 22:10:5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