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印刷设备集成面临三大挑战
2013-08-14 11:02:59.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责编:陈莎莎
- 摘要:
-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设备或耗材供应商并不具备全套装备制造的能力,这时将以上各关键部位整合成一个互相兼容并有效运作的完整系统就成为摆在设备集成商面前的一个课题。
【CPP114】讯:众所周知,按需印刷系统需要采用数字印刷设备、印后胶装订设备及与以上生产方式相配套的纸张、墨水等耗材。然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设备或耗材供应商并不具备全套装备制造的能力,这时将以上各关键部位整合成一个互相兼容并有效运作的完整系统就成为摆在设备集成商面前的一个课题。如何解答好这个难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了大恒数码印刷(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杰。
在按需印刷业内,大恒数码算是国内最早的“尝蟹者”,是2011年江苏凤凰POD按需出版设备系统集成的供应商、2012年北方地区首套POD生产线的拥有者,既有上游设备系统集成经验,又有POD数码印刷企业的实际生产经验,上下游通吃的大恒数码对于按需印刷的设备集成有着值得行业借鉴的经验。李俊杰表示,当前POD生产系统有3个要素值得关注——工作流、系统稳定性及人才。以上3个要素对于印刷企业影响巨大,是区别于传统印刷胶印机和生产方式最大的部分。
工作流发展瓶颈
工作流简而言之就是将各硬件衔接在一起的软件系统,唯有应用好工作流软件才能发挥出数字印刷设备本身快速、个性化的生产性能。李俊杰认为,即使是目前业内聚焦度极高的柯达、惠普、佳能等数字印刷机制造厂商,工作流都是困扰它们的难题。据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工作流产品分为两个阵营,即国际阵营与民族阵营。国际阵营中文件格式以PDF、GDF为主,民族阵营则以方正为首,主要核心能力是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利用出版软件和数字印刷设备为出版社及印刷厂做数字与传统的对接。
然而随着按需印刷这种新型业态的发展,其特有的生产方式令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慢慢脱离以往赖以生存的国产排版软件,将目光投向国际通用的PDF软件。这令人们在关注按需印刷生产中的硬件设备的同时,开始关注软件。
如何令对接更加无缝?李俊杰将按需印刷中印前、印刷、印后整个设备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集成比做一场战争。如果说传统印刷方式犹如古代战争,以战争中双方所持有的武器装备及士兵数量决定胜负的话,那么数字印刷则更像是一场现代战,拼的不是单个设备的效能,而是整个系统效能。而且在这个生产系统中,并不以单个设备效能的累加决定胜负,相反则遵循木桶原则,整个系统中产能最低的部分决定着整个系统效能值。举例来说,就是不能光关注印刷机,甚至要考虑后道中的裁切设备。
因此,在购置按需印刷生产系统时,并不是买到最贵的设备就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过度投资,以致财务压力过大。购置设备时要谨记——理性投资。
稳定性成败关键
时效性是按需印刷的生命线,以往传统印刷方式下长时间交货的状况,如若发生在强调个性化、数字化的按需印刷身上是不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要保证时效性,就要求按需印刷企业必须做到快速反应及生产,而快速的前提必须是生产系统的稳定。“稳定及快速反应是POD生产中比产能更重要的事情。”李俊杰说。
如何保证生产稳定是目前探索按需印刷的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最首要的抉择是——数码印刷机与后道装订是选用全连线还是离线。有两个经典案例——江苏凤凰POD系统采用的是印刷与后道连线的模式,一条龙直接生产;大恒数码采用的是近线方式,后道装订设备近距离配合数码印刷机生产,但并不完全连线。纵观二者,价格相当,不分伯仲,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则各有利弊。虽然全自动化的连线系统看起来更炫、效率更高,然而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故障,就需要全线停机修理。因此在时效性和稳定性方面,近线方式似乎略胜一筹。
李俊杰说,连线情况下整个系统的稳定指数是所有设备稳定指数相乘,而近线系统不会因为某一环节停机而造成整个系统瘫痪,并行工作情况下的稳定指数是系统每部分相加。
在按需印刷业内,大恒数码算是国内最早的“尝蟹者”,是2011年江苏凤凰POD按需出版设备系统集成的供应商、2012年北方地区首套POD生产线的拥有者,既有上游设备系统集成经验,又有POD数码印刷企业的实际生产经验,上下游通吃的大恒数码对于按需印刷的设备集成有着值得行业借鉴的经验。李俊杰表示,当前POD生产系统有3个要素值得关注——工作流、系统稳定性及人才。以上3个要素对于印刷企业影响巨大,是区别于传统印刷胶印机和生产方式最大的部分。
工作流发展瓶颈
工作流简而言之就是将各硬件衔接在一起的软件系统,唯有应用好工作流软件才能发挥出数字印刷设备本身快速、个性化的生产性能。李俊杰认为,即使是目前业内聚焦度极高的柯达、惠普、佳能等数字印刷机制造厂商,工作流都是困扰它们的难题。据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工作流产品分为两个阵营,即国际阵营与民族阵营。国际阵营中文件格式以PDF、GDF为主,民族阵营则以方正为首,主要核心能力是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利用出版软件和数字印刷设备为出版社及印刷厂做数字与传统的对接。
然而随着按需印刷这种新型业态的发展,其特有的生产方式令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慢慢脱离以往赖以生存的国产排版软件,将目光投向国际通用的PDF软件。这令人们在关注按需印刷生产中的硬件设备的同时,开始关注软件。
如何令对接更加无缝?李俊杰将按需印刷中印前、印刷、印后整个设备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集成比做一场战争。如果说传统印刷方式犹如古代战争,以战争中双方所持有的武器装备及士兵数量决定胜负的话,那么数字印刷则更像是一场现代战,拼的不是单个设备的效能,而是整个系统效能。而且在这个生产系统中,并不以单个设备效能的累加决定胜负,相反则遵循木桶原则,整个系统中产能最低的部分决定着整个系统效能值。举例来说,就是不能光关注印刷机,甚至要考虑后道中的裁切设备。
因此,在购置按需印刷生产系统时,并不是买到最贵的设备就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过度投资,以致财务压力过大。购置设备时要谨记——理性投资。
稳定性成败关键
时效性是按需印刷的生命线,以往传统印刷方式下长时间交货的状况,如若发生在强调个性化、数字化的按需印刷身上是不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要保证时效性,就要求按需印刷企业必须做到快速反应及生产,而快速的前提必须是生产系统的稳定。“稳定及快速反应是POD生产中比产能更重要的事情。”李俊杰说。
如何保证生产稳定是目前探索按需印刷的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最首要的抉择是——数码印刷机与后道装订是选用全连线还是离线。有两个经典案例——江苏凤凰POD系统采用的是印刷与后道连线的模式,一条龙直接生产;大恒数码采用的是近线方式,后道装订设备近距离配合数码印刷机生产,但并不完全连线。纵观二者,价格相当,不分伯仲,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则各有利弊。虽然全自动化的连线系统看起来更炫、效率更高,然而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故障,就需要全线停机修理。因此在时效性和稳定性方面,近线方式似乎略胜一筹。
李俊杰说,连线情况下整个系统的稳定指数是所有设备稳定指数相乘,而近线系统不会因为某一环节停机而造成整个系统瘫痪,并行工作情况下的稳定指数是系统每部分相加。
- 相关新闻:
- ·pp7:詢?-? 2013-08-14 10:19:56.0
- ·八问按需印刷 何时长成“大树” 2013-08-14 10:05:05.0
- ·小森将在Print13展会中演示按需印刷流程 2013-08-07 08:36:37.0
- ·按需印刷成库存减负有效药方 2013-07-23 10:36:07.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