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必须深度开发高效利用
2013-08-21 09:06:29.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编:钱莹
- 摘要:
- 国家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发展战略。但事到如今,绝大多数传统出版社这方面的发展仍严重滞后于其他行业。
做好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新概念电子书,贵在“特色”,贵在“系统”,贵在“适用”。
实现对知识资源的深度开发、高效利用,必须要有适当的产品形式。根据传统出版社的优势和目前的市场情况,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新概念电子书等,是比较适合出版社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产品形式。三者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即都是特色鲜明、功能适用的数据库,只不过是规模大小、适用重点有所区别。
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新概念电子书,与传统出版社的特色和优势具有很强的契合度。为什么?一是因为在内容资源上,传统出版社拥有“专门”而不拥有“各门”。也就是大多数出版社具有一定专业特色,出版过大量图书,以自己的专业类图书为基础,适当补充性引进版权,做成一个某一专业领域的出版物数据库,并非多难。但传统出版社由于经费有限,一般无法通过大量引进版权取得各门类的内容资源,因而不适合也不可能做成“大而全”图书网站。二是因为在从事业务上,传统出版社熟悉“应用”而不熟悉“技术”。出版社最熟悉自己出版物的内容特点,以及用户的阅读使用需求和习惯,因而适合在外部技术商配合下搞一些应用性技术的研发,使自己的内容资源插上“新型适用服务功能”的翅膀。而出版社对于高新技术是“门外汉”,指望哪一天通过引进某项关键技术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那是不现实的。三是因为在产品销售方式上,传统出版社惯于“批发”而不惯于“零售”。出版社以往出版的纸质书,主要是通过批发给书商进行销售,一直承担的是“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而上述三种产品都可以通过中间商进行销售(当然也可直销),出版社可以不改变在经营链上的角色,在转型中可以减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压力。
如何做好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新概念电子书?贵在“特色”,贵在“系统”,贵在“适用”。
“特色”,就是要“专”,其内容属于一定的专业领域,只有做出本出版社特有的东西,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如,人民出版社建成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人民卫生出版社建成的医药卫生类图书数据库、交通出版社建成的交通类图书数据库、社科文献出版社建成的皮书数据库、法律出版社建成的法律类图书数据库,都成功地体现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系统”,就是内容要齐全。零零碎碎没有主题地把一些图书装在里面,这样的数据库图书数量再多,读者想要的许多东西还是找不到。一个出版社的专题数据库不可能包揽天下所有图书,但有可能基本覆盖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有代表性的重点图书。比如,人民出版社开发的“党政图书馆”,虽然收入图书不到1万册,但进行了十分系统的谋篇布局,做到了“四个全覆盖”,即覆盖我国出版的所有马列经典著作;覆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所有著作;覆盖公开发表的所有中央文件文献;覆盖国家所有法律法规,做到了用户查询时应有尽有。数字出版业内有种说法叫做“内容为王”,这一说法还没有说到位,应当进一步强调:“内容为王,王在系统”。
- 相关新闻:
- ·纸质书忙着数字化 网络文学缘何扎堆实体出版 2013-08-21 09:04:36.0
- ·江苏省雨花开发区着力推进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 2013-08-20 16:06:49.0
- ·安徽:专项资金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建设 2013-08-20 15:48:13.0
- ·维基出版 传统出版行业的互联网新机遇 2013-08-16 15:01:35.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