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籍背后的故事:版本罕见 收藏价值高(组图)
2014-03-17 09:44:58.0 来源:南国今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前不久,柳州市图书馆征集到一批珍贵古籍及民国文献,其中除了有国内孤本,还有一些较罕见的版本,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很高。近日,记者来到图书馆见识了这批馆藏古籍的“新成员”,并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故事。
全球最早汉英词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英词典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书。我们常见的《汉英词典》是1978年完成编撰并出版的,如今已是第三版。而在此次图书馆征集到的古籍当中,有一本世界上最早的英汉词典,这就是由澳门东印度公司于1819年印刷的《五车韵府》。
《五车韵府》的编撰人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马礼逊来到澳门、广州,为了传教需要,开始刊印汉文《圣经》。他雕刻了汉文字模,准备铸造汉文铅字,因受到地方当局的禁止,刻工惧怕惹祸上身而将字模焚毁。1814年,他在马六甲开设印刷所,继续从事雕刻汉字工作,在我国工人梁发和蔡高的配合下,终于在1819年印成铅字的《新旧约圣经》,这也是最早的汉字新式铅印书。
从1808年起,马礼逊着手编撰中国第一部《华英字典》。他主要依据《康熙字典》和当时流行的汉拉(拉丁语)对照字典《汉字西译》,再参考上万卷之多的中文参考书进行编著。到1814年,《华英字典》终编成,次年由隶属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厂印制,并利用其新制的中文铅合金活字进行排印。《华英字典》自1815年印制,直至1823年才陆续出版完毕。
《五车韵府》为《华英字典》中的第二部,分两卷于1819年、1820年出版。该书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对应中文,再用英文发音拼出中文,然后还举出一些使用此中文的例句。这些繁多的例句中,有中华土语、俗语、佛经、四书五经、诗词、小说等内容,尤其以《红楼梦》内容为多;还有中华官职、度量衡、工尺谱对应五线谱;也有西方宗教、科学方面的词语等等。其附录则以拼音顺序列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古文六类汉文书写体。堪称一部中西文化的百科全书。
据《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叶再生考证,《五车韵府》创下十项之最: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华英字典,第一部语言直译本,第一部中文铅活字印刷本,第一部中文左右排列印本;中国境内有现代意义的第一家出版社首刊的第一套书籍;该书在装订上第一次采用中西合璧(单面印刷)向左翻阅;第一次在中国境内采用机制纸印刷;同时,作者马礼逊又是将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中国的第一人。柳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刘小兰介绍,据联网系统查询得知,除大英博物馆藏有外,国内没有收藏此本,这本应为国内孤本,再加上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有识之士乐于捐赠
《五车韵府》的捐赠人是在粤的柳州人吴先生。上世纪80年代,吴得到祖上遗留下来的几百册旧书,自此开始对旧书着迷,看到喜欢的书都会想尽办法买回收藏。上世纪90年代初,因突发变故,吴离开柳州前往广东闯荡,最后在珠海扎根。
1996年的一场暴雨中,他存放在珠海家中的六大箱线装古籍被毁,让他心痛不已。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2000年冬,离家多日的吴在线人的带领下,在粤西茂名、阳江等地搜罗到不少好书。吴开车回珠海时,路上为避让一辆突然变道的载人摩托车出了车祸,差点车毁人亡,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惟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还有一批珍贵古籍和他一起幸存下来,这本《五车韵府》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他的旧书收藏已颇具规模,在收藏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朋友拍了几张他的书影发表在报刊上,很快引起了轰动效应。一时间,各地来的收藏者、书商纷纷找上门来要求购书,让他不厌其烦。
去年暑期,吴回到柳州,很多藏友找上门来,他在柳州的藏书很快差不多卖了一半。吴并不想成为“书商”,准备给剩下的藏书找个合适的去处。一天,他路经柳州市图书馆,进馆闲逛。他来到“馆长办公室”门前停下,试着敲了敲门。门开了,一名斯文的中年男子(馆长李知辛)和蔼地问道:“师傅,您有事吗?”在得知他的来意后,对方热情地介绍了有关事宜,并指导他到古籍部商洽。有感于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吴当即决定将这批多达上百册的藏书捐赠给图书馆。吴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私人的藏书只有突破个人的空间,与国家的馆藏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永恒。”
在他捐赠的古籍中,除了《五车韵府》这本汉英字典外,还有一本汉语字典——《正字通》(清康熙初年由弘文书院刊刻)。《正字通》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由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在字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清代修《康熙字典》即根据《正字通》而加详备。
此外,还有一套六卷的《诗画舫》,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这套书是巾箱本(即袖珍本),有点像我们儿时流行的连环画,当中收录了唐伯虎等众多名家画作、诗文,刊刻精美,十分难得。还有一本1930年1月10日的《东方杂志》,为《中国美术号》特刊,里面收入了黄宾虹等名家的画作以及理论文章。《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3月,终于1948年12月,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梁启超、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
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英词典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书。我们常见的《汉英词典》是1978年完成编撰并出版的,如今已是第三版。而在此次图书馆征集到的古籍当中,有一本世界上最早的英汉词典,这就是由澳门东印度公司于1819年印刷的《五车韵府》。
《五车韵府》的编撰人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马礼逊来到澳门、广州,为了传教需要,开始刊印汉文《圣经》。他雕刻了汉文字模,准备铸造汉文铅字,因受到地方当局的禁止,刻工惧怕惹祸上身而将字模焚毁。1814年,他在马六甲开设印刷所,继续从事雕刻汉字工作,在我国工人梁发和蔡高的配合下,终于在1819年印成铅字的《新旧约圣经》,这也是最早的汉字新式铅印书。
从1808年起,马礼逊着手编撰中国第一部《华英字典》。他主要依据《康熙字典》和当时流行的汉拉(拉丁语)对照字典《汉字西译》,再参考上万卷之多的中文参考书进行编著。到1814年,《华英字典》终编成,次年由隶属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厂印制,并利用其新制的中文铅合金活字进行排印。《华英字典》自1815年印制,直至1823年才陆续出版完毕。
《五车韵府》为《华英字典》中的第二部,分两卷于1819年、1820年出版。该书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对应中文,再用英文发音拼出中文,然后还举出一些使用此中文的例句。这些繁多的例句中,有中华土语、俗语、佛经、四书五经、诗词、小说等内容,尤其以《红楼梦》内容为多;还有中华官职、度量衡、工尺谱对应五线谱;也有西方宗教、科学方面的词语等等。其附录则以拼音顺序列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古文六类汉文书写体。堪称一部中西文化的百科全书。
据《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叶再生考证,《五车韵府》创下十项之最: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华英字典,第一部语言直译本,第一部中文铅活字印刷本,第一部中文左右排列印本;中国境内有现代意义的第一家出版社首刊的第一套书籍;该书在装订上第一次采用中西合璧(单面印刷)向左翻阅;第一次在中国境内采用机制纸印刷;同时,作者马礼逊又是将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中国的第一人。柳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刘小兰介绍,据联网系统查询得知,除大英博物馆藏有外,国内没有收藏此本,这本应为国内孤本,再加上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有识之士乐于捐赠
《五车韵府》的捐赠人是在粤的柳州人吴先生。上世纪80年代,吴得到祖上遗留下来的几百册旧书,自此开始对旧书着迷,看到喜欢的书都会想尽办法买回收藏。上世纪90年代初,因突发变故,吴离开柳州前往广东闯荡,最后在珠海扎根。
1996年的一场暴雨中,他存放在珠海家中的六大箱线装古籍被毁,让他心痛不已。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2000年冬,离家多日的吴在线人的带领下,在粤西茂名、阳江等地搜罗到不少好书。吴开车回珠海时,路上为避让一辆突然变道的载人摩托车出了车祸,差点车毁人亡,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惟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还有一批珍贵古籍和他一起幸存下来,这本《五车韵府》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他的旧书收藏已颇具规模,在收藏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朋友拍了几张他的书影发表在报刊上,很快引起了轰动效应。一时间,各地来的收藏者、书商纷纷找上门来要求购书,让他不厌其烦。
去年暑期,吴回到柳州,很多藏友找上门来,他在柳州的藏书很快差不多卖了一半。吴并不想成为“书商”,准备给剩下的藏书找个合适的去处。一天,他路经柳州市图书馆,进馆闲逛。他来到“馆长办公室”门前停下,试着敲了敲门。门开了,一名斯文的中年男子(馆长李知辛)和蔼地问道:“师傅,您有事吗?”在得知他的来意后,对方热情地介绍了有关事宜,并指导他到古籍部商洽。有感于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吴当即决定将这批多达上百册的藏书捐赠给图书馆。吴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私人的藏书只有突破个人的空间,与国家的馆藏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永恒。”
在他捐赠的古籍中,除了《五车韵府》这本汉英字典外,还有一本汉语字典——《正字通》(清康熙初年由弘文书院刊刻)。《正字通》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由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在字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清代修《康熙字典》即根据《正字通》而加详备。
此外,还有一套六卷的《诗画舫》,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这套书是巾箱本(即袖珍本),有点像我们儿时流行的连环画,当中收录了唐伯虎等众多名家画作、诗文,刊刻精美,十分难得。还有一本1930年1月10日的《东方杂志》,为《中国美术号》特刊,里面收入了黄宾虹等名家的画作以及理论文章。《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3月,终于1948年12月,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梁启超、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
- 相关新闻:
- ·古籍《子海珍本编》出版:文化终究还是会留存下来 2014-03-07 10:21:59.0
- ·【书林常识】雕版印刷古籍版本类型 2014-03-03 07:51:42.0
- ·明代《道德经》 闪烁中国印刷术的光芒 2014-02-13 09:07:26.0
- ·印刷古籍藏品:仍处投资价值洼地 2013-12-20 09:58:3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