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识别产品最新市场分析
2019-12-10 17:29:54.0 来源:网络 责编:???
- 摘要:
- 智慧城市、工业4.0、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市场对RFID智能识别产品的大量需求。RFID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非接触式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CPP114】讯:智慧城市、工业4.0、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市场对RFID智能识别产品的大量需求。RFID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非接触式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最大特点是信息采集速度快,不需要机械或光学接触,完全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完成,在1秒钟内能够同时采集数百上千个物体信息,信息采集准确率高。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交通运输、安全防伪、移动支付等几乎所有领域。
01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是RFID电子标签应用的积极推动者,其在RFID标准建立、软硬件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欧洲RFID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EPCglobal标准。欧美国家对于RFID的研究发展主要集中于标准制定、芯片制造、阅读器制造及系统集成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RFID电子标签供应商,RFID电子标签生产总量约占全球60%左右,特别是高频RFID电子标签,我国基本实现了从芯片到天线的全部国产化。普及应用RFID系统的主要瓶颈是标签的价格、尺寸和环境适应性。
现阶段,国内普遍使用铜导线绕制法和铝箔蚀刻法制造RFID电子标签,国外基本使用陶瓷烧结法。共同存在的问题有:(1)污染环境;(2)标签底材单一,应用领域受限;(3)制造效率低;(4)标签尺寸大;(5)成本高;(6)制造精度低。
过去几年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认为用导电银浆丝网印刷制造RFID电子标签是实现标签低成本、小型化、高精度、适应性强、大规模生产最为有效的技术。虽然图象复制领域的印刷技术速度快、效率高、线条精细、套印准确,但是,由于导电银浆导电性差以及导电机理的限制,只能采用高银含量的导电银浆和低网线数的丝网网版,受油墨黏度、延展性、流动性、刮印压力、网版拉伸、网线干扰等数十个因素的影响,所印制的RFID电子标签导线结构变形、边界粗糙、短路断路、实际辐射效率与理论辐射效率相差很大。
综观国内外研究,几乎没有针对上述问题的科学有效的控制手段,因此,目前几乎没有用此工艺实现RFID电子标签产业化的成功案例。综上所述,一方面,RFID电子标签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RFID电子标签制造技术仍存在效率偏低、成本偏高、污染环境、基材单一等问题,市场亟需新型的制造技术来突破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
1.1趋势和需求分析
随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爵士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爵士成功研发了高导电性能的石墨烯材料,石墨烯价格的下降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下游产品的应用研究,如各类导电线路、传感器、医学监视器等石墨烯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由于石墨烯材料具有微观拓扑结构,使之具备高导电性能,其导电机理与金属银微粒的导电机理不同。
1.2优势
将石墨烯粉末化处理后制成填充型复合导电浆料,具有两大优势:
(1)兼容性强。石墨烯浆料可在塑料薄膜、纸张、陶瓷、棉布、木材等几乎所有基材上实现印刷;
(2)性价比高。与现有的导电银浆相比,石墨烯浆料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和较大的成本优势。
随着石墨烯生产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石墨烯导电浆料将逐渐占据市场份额。预计到2020年导电浆料领域石墨烯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亿元。目前,国外一些研制RFID系统的厂家已经纷纷重启用石墨烯浆料印制RFID电子标签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如英国BGTMaterialsLimited(BGTM)公司。但国内暂无其他公司对该技术进行产业化研发。
目前,我国石墨烯产能正在迅速扩大,国内已有多家规模化生产石墨烯厂家。例如: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鸿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墨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先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二维炭素科技有限公司等,各公司的石墨烯产量均能达到100吨/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