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嬗变只为“印”出美好未来
2023-06-14 16:23:34.0 来源:澎湃新闻 责编:覃子喻
- 摘要:
- 它改变了以往文明传承只能靠口传心授、誊写抄录的低效传播方式,不仅在华夏大地将思想的火种化身千万,更在世界范围内激荡起文化普及、社会进步的浪潮。
它改变了以往文明传承只能靠口传心授、誊写抄录的低效传播方式,不仅在华夏大地将思想的火种化身千万,更在世界范围内激荡起文化普及、社会进步的浪潮。
它,就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作为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早在商朝就出现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文字的出现,使我们祖先创造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不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段,文化传播依靠“铭于金石、刻于竹简、书于纸帛”,这种传播方式,费时、费事,且易于耗散。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随着“究天人之际”的现实需要,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兴起后,士子们干禄仕进需要精研大量典籍,于是,催生出了一种新的传播手段——雕版印刷。
“肇始于中国隋唐之际的雕版印刷,是人类最早印刷术。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出阳文反字,再经过涂墨、铺纸、刷印,得到印品。它的出现,明显受到碑石拓印的启发。”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一件件“镇馆之宝”面前,馆员高飞向记者述说起印刷史上无数“高光时刻”。
824年,元稹在为白居易诗集所作序言中写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宋代,雕版印刷术达到鼎盛。在单色印刷之外,还出现了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体的彩色版画印刷术——木版水印。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样,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刷品。
雕版印刷虽然为文化传播带来了一次飞跃,但其制作费时费料、书版不便存放、错字不易更正等诸多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不同于整块雕版,活字印刷使用的是一个个单字反文字模,按印刷内容将单字排在相应的字盘内,涂墨印刷。不仅随时可以调整修改,字模还能重复使用。毕昇在11世纪的这项发明,足足领先西方400余年,被誉为‘汉字印刷技术的第一次革命’。”高飞指着博物馆展柜中一组形如印章的小小活字,向记者细讲原理。
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启发,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机械印刷术,乘着工业革命的东风传遍欧洲乃至世界,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19世纪初,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大量西方近代印刷设备进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印刷产业体系。然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印刷业与世界的距离却陡然拉大——随着计算机时代来临,西方字母文字可以便捷地编码储存、打印输出,汉字却因数量繁多、字形复杂而遭遇世界级难题……
如何将数千兆的汉字信息输入当时存储量不到7兆的计算机内?很多学者进行了尝试,但都铩羽而归。甚至,有国外专家断言:计算机时代将是汉字的末日。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