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北省雄县国兴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爱春
2005-06-18 00:00:00.0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华印包网
河北省雄县国兴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兴公司)是专业生产PVC包装袋的厂家,它南邻我国北方最大的包装生产基地;比靠索有“小香港”之称的白沟市场,位于天津保定高速引线人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企业现有职:正200余人,具有电脑设计、绘图制版、印刷热合、烫金压痕、缝纫制作一条龙生产线,为当地龙头企业,曾连续多年获省级先进个体工商户、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产品质量信得过”等荣誉称号。
国兴公司的产品分为钢丝包、软包、西服挂装三大系列。钢丝包和软包是各种毛毯、毛巾被、棉被等床上用品及羽绒服的理想包装,具有多种造型,可使被包装产品绚丽而庄重。西服挂装可作为高中档西服的外衣,使其尽显高贵典雅。国兴公司的产品畅销不仅全国各地,还远销俄罗斯、韩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和好评。
艰苦奋斗
孙爱春家在当地农村,他以前是木器厂的临时工,1979年厂子不景气,夫妻双双下岗。开始的时候,他靠做小买卖度日,捣腾点儿塑料袋、塑料花什么的,跑遍了大牛个中国。虽说没赚多少钱,可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他看到那些昔日“土头土脑”、如今富裕起来的农民“企业家”,购买了土地,盖起了新房,打心眼儿里不服气。心想,我脑子不比你笨,条件不比你差,你能干成这样,我也能行。
1983年,他和爱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腾出自家的三间住房,投资800元,办起了一个专印塑料袋的丝网印刷厂。开始的时候,孙爱春骑着自行车到处揽活儿,夫妻俩起早贪黑,千方百计地把活儿做好。由于质量好、价格低、讲诚信,活儿越来越多,买卖越做越火,钱袋子逐渐地鼓起来。
尝到厂甜头的孙爱春,没有小富即安,固步白封,有’厂更高的追求。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发展生产,把企业做大做强。他考察市场,钻研业务,身先士卒,肯于吃苦,常年奋战在生产、销售第-线,1995年是国兴公司创业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开始生产床上用品,包装一钢丝包。现在钢丝包日产量达到1万只,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诚信经营
“以诚待客,将心比心。一事当前,替客户着想,把方便留给人家,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是孙爱春的经营理念和为人之道。
某公司曾经是国兴的老客户,多年业务往来频繁,突然提出“中断”。原来,被一位同行挖了“墙脚”,这位老板善于“以次充好,压级压价”,孙总料定他这样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这笔买卖迟早得黄。因此,他痛快地放弃了与该公司的业务往来。结账时,该公司原本欠国兴公司96,800元的账,却只答应还50, 000元,孙爱春对此并不计较。与该公司的老板分手时,他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希望你们以后别忘了我这位老朋友,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只管开口。”没过多久,这位老板主动打电话给孙总说:“我们还得合作,过去与您合作得很愉快!”原来,那位戗行的同行,交活儿也不及时,而且偷上减料,产品质量低劣,实在合作不下去,孙爱春不汁前嫌,双方言归于好,往来如初。
“和气生财”,孙爱春对此感受颇深。有-一次,一位客户找上门来。孙总见他脸色很不好,急忙给他让座,敬烟,端茶,倒水。见此情景,客户原本憋着的一肚子气先消了一半,他说:“孙老板,你把我的活儿给做坏了,让我赔了钱,我本来很生气,是来找你吵架的。可是,见你这样客气、诚恳,我就狠不起来了。”随后,他们经过友好协商,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共同致富
孙爱春致富不忘乡亲,村子里“家家有事干,人人有钱花”是他的奋斗目标。企业发达了,孙总想到的不是自己该如何发家,如何享受,而是能为乡亲们做点儿什么。冬天,他为本村学校买了烤火用煤,送去温暖;夏天,给教室里装上电扇,让孩子们能在凉爽的环境里学习;春节到了,给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户送上现钱、糕点、茶叶,以表赤子之心。
最主要的是,孙爱春办企业吸纳了本村和周围十里八乡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该村共有200来户人家,就有60多户成为国兴公司的加工点儿、专业户,砸边儿、铆提手的活儿几乎家家都能干。国兴公司派人耐心地辅导乡亲们学技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帮助乡亲们买设备,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兴公司已经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活儿源多了,任务紧厂,分配不上,男女老少齐上阵;碰到难题,遇到麻烦,群策群力想办法。没有解不丌的疙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时制宜,亦工亦农。虽没有漂亮的厂房和现代化的机器没备,可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却是国内一流的,这让前来参观的国内外客向常常吃惊,赞叹不巳。孙爱春风趣地况:“我是毛主席领导过来的人,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
现在,全村的乡亲们在孙爱春的带领下,每年靠加工钢丝袋的收入已达30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一两万元。-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除了做家务之外,一天可以挣上十二、三元钱。
前程似锦
孙爱春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如今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很多。他由衷地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他说:“往日的‘土老冒’住进了小洋楼,昔日的‘泥腿子’开上了豪华车。过去连饭都吃不饱,衣不蔽体的‘穷老杆’如今却‘穿衣讲时尚,吃饭讲营养’。所有这一切,过去真是连做梦也不敢想。”
孙爱春说,如今的冀中农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有广阔的原野,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劳动力,挣不完的人民币。他真诚地希望有识之士到他们那里考察、游览、经商、创业,共绘美好明天。
(记者张海青)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