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技术的CTP新理念(一)(CPP114观点)
2006-11-28 00:00: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中华印刷包装网 刘莹
如果直到目前还仅仅是将CTP看成是一种先进技术,持有这种观点的业内人士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其一,忽略了CTP是从接单开始直到全部产品生产完成的动态追踪工作流程,并不能简单用印前技术、印中技术、印后技术来加以区分;其二,在印包领域,更多的人士正将它作为一种操作甚至是管理的新理念,如果还单从技术上理解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也会在具体使用中没有将其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作为一股席卷印包业的狂潮,CTP的每个动向都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所以在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如何将它上升到理念的高度去理解?又如何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剖析和解读印前领域新进展”中,某知名CTP厂方技术人员带来了全新的诠释,也许会对于业内人士有所帮助。
现代印刷中,从事这方面设备研制的厂家,通常会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努力:1. 直接制版设备的开发;2. 全方位数码版材的推广;比较先进的还会有3. 数码印刷设备的研制。但此次该厂却主要倡导“自动化的数码工作流程”和“专业的售后技术服务”。
这种新鲜的理论,笔者总结下来至少有以下几点让人颇感惊喜:
一 .自动化的数码工作流程:
1 自动化的生产管理方式。传统的印刷车间中,业务接单后首先车间内由印前技术部进行处理,根据电子文档或是实物样品进行分色、出菲林、制板等一系列处理。根据笔者实际一线的经验来看这整个的过程,技术部门会按照客户的一些特别要求来完成印前处理的全工艺。但是接下来这整套文件会全权转交给生产部,通常的做法是出具书面说明材料,来描述特别注意的地方。不过,暂且不论描述的是否准确,仅是转交到一线机长那里后,他们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懂要求,常常出现重返技术部再次沟通的情况。如果一旦出现没按要求的次品,那将会出现严重的生产事故。所以技术人员往往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每一个单都会跟到机台处,直到机长实际生产完全符合要求并理解所有要求后才能算完成整个印前。
期间虽然有生产主管作为桥梁沟通,但是在活量特别大时,一人还是不能做得面面俱到。而且有些技术上的问题生产部门理解还存在困难,或者说技术人员的描述与生产人员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这样的传统交流模式使印刷处于一种随时可能出错的危险过程,换而言之,“印刷过程不受控”。
但如果引进了自动化的生产管理,情况就会发生了惊人改变:印前主管将所有对于印刷生产的要求放在电脑的文件夹中即可。作为生产人员操作中不用了解详情,仅是调出该文件夹,系统就会做出相应的处理,按照既定模式进行生产。这样下来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不论技术还是生产部门都会更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有利于各司其职,更好地完成工作。
2 过程中实时通报。在印刷的整个过程中,生产主管不用来到每个机台前,可以提前设定预设量,达到时通过Email或其它设定方式告知。这样就避免了传统车间中生产主管对于质量管理的力不从心,腾出更多的时间在更有实际意义的技术指导上。
实时通报还带来另一个好处:让生产主管掌握一手资料,与客户沟通时可以告知明确的完成时间。使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
3 生产误差提示。印刷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那么作为自动化的数码生产流程可以实时监控到并做出反应(与既定文件夹对比)。这种告知方式,也会根据个人需要来设定。这样机长的工作量降低,而且也同时节约出不少劳动力。
4 可扩充性。企业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作为机械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扩充性,那么不久就会形同鸡肋。而如果可以根据增长的印量来相应增加光栅处理器,那么随时随地都可以满足要求。而且前期投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做,节约投资成本。
5 满足不同生产模式要求。特别针对现在的印刷远程,添加了远程异地生产控制,保证同一批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6 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数码工作流程异常重要的地位,造成了对它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的要求。自动化的生产管理中“镜像备份”的功能变得非常重要和实用,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在于:当主服务器无法工作时,备用服务器自动起用,这样就不会影响生产车间的日常工作。同时所有的生产参数使用者都可以自行设定拷贝周期,而且从最原始的PDF数据开始,该管理系统全部支持保存。
正是有了以上的种种特点,自动化的生产管理完全可以保证在出版的最后,保证了所有数据的精准性,从而所有的制成版不会有任何的失误。具体到加网的角度、线数、甚至连轮转机中正反面印刷的套准与否都可以一目了然。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