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印刷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2006-11-29 00:00:00.0 来源: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作者:廉洁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我国的印刷标准化工作从开始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是相关知识储备缺乏;第三是与标准化配套的环境和条件不具备;第四是存在实施方法不得要领之处;第五是有关单位或领导对标准化的扶植、辅助工作尚有欠缺。按照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必须加快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步伐,这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学懂内涵,创造条件,规范方法,认真实施,并解决好相关问题。
一、提高认识,明确标准化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产品质量标准,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时修订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严禁无标准或不按标准生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实施先进的标准与标准化运作。《纲要》还指出:“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及时淘汰落后标准,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这些给印刷标准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出了相关要求。
1、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与科学管理需要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来规范与支持。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的,是指导与检验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条件和要求,是实施工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生产成本,缩短印刷周期,加快人才培训,细化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实施标准与推行标准化工作的成败,就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认真实施标准,加快推行标准化工作的步伐。
2 、标准是统一要求、规范市场的重要依据
印刷企业在生产规模、设备功能、材料供应、产品结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顾客要求等方面存在众多不同,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甚至是无序状态,改变或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真实施标准,用标准化运作。以此逐步规范工艺操作,统一产品质量要求,完善市场秩序,满足顾客需求。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制定配套的标准,包括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等。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认真实施标准。用标准的要求克服企业的随意生产与无序竞争,提高实施标准的自觉性,增强目的性。
3 、认真实施标准能带动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产品的升级创新
按“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经济要进行战略性调整,产品需要升级与创新,需要与国际接轨。这样必须有配套的高水平标准来支持。实施标准化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推动工业化生产,为实施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为产品的升级与创新提供运作保证,进而提高实施标准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4 、W T O 为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
我国加入WTO 后,为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创造了良好机遇。我国需要合理利用相关技术标准来保护国民经济安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品出口和控制进口,清除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技术壁垒。这需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先进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要求更高的企业标准。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提供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机遇,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要逐步将我国的相关标准推荐、提升为国际标准。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需要相关单位与人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加快标准的制定,并认真实施,以求我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5 、标准是国际交流和经济交往的通用语言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又要求管理运作的通用化。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开发产品、合作生产技术转让、产品贸易、技术交流、产品评析、质量仲裁的通用技术语言,也是相关管理与质量认证的依据。因此,各级相关部门,特别是企业都必须重视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实施。
提高认识,明确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意义与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是先决条件,如果认识不高或没有认识,那实施起来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也不可能实施好。
二、认真学习,正确理解标准的内涵与术语
在实施标准过程中,要认真学懂标准的内涵与相关术语,而且相关人员对其内容理解要一致,实施标准才可能顺利进行。
1 、学习贯彻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提出了近期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适应市场,服务企业,加强管理,与国际接轨”;“建立科学高效、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工作模式”。适应市场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需要;与国际接轨是保持标准的先进性、通用性;加强管理是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手段和措施,也是管理者的责任;服务企业是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根本目的,受益最大的是企业。企业是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企业要在提高认识、明确要求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应主动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并认真贯彻相关标准。严禁无标准或不按标准生产,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现有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为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标准与标准化工作,办好企业做出贡献。
2 、正确理解标准化的内涵和要求
①标准化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项管理技术,是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性使用规则的活动。标准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规范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工具与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运作与要求的统一,以此获得最佳的秩序和良好的产品质量与效益。印刷的标准化应是规范工艺实施标准,严格操作。一是图文正确的再现性,二是重复性,核心是产品质量重复一致。
②按GB 3935《标准化基本术语》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是制定标准的对象,是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通用性、实用性;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是制定标准的理论基础,科学是经过归纳整理的知识,技术是人们利用知识改造自然积累起来的方法与手段;实践经验与协商一致,说明标准有根据,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主管机关批准和以特定的方式发布,说明标准具有权威性、法规性、带有强制性;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按国务院严禁无标准生产的要求,推荐性标准也要严格执行,要把实施标准提高到是否执行法规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实施标准化的自觉性。
③标准是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的产物,内容多数是结论性或整体性要求和指标,需要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标准的内容或每项指标的要求,了解掌握各项要求及其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实施标准,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了标准起草者编写《常用印刷标准解读》,内容翔实,解读准确,通俗易懂,相关人员都应该学懂弄通,以便正确实施。
3 、学懂术语,促进标准与标准化的实施标准中含有大量术语,并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如ISO 9000 标准,其中1986 年颁布的ISO 8402 术语标准只有26 个,1994 年修订版就增到67 个,2000版增加到80 个,并成为ISO 9000 标准的一部分。术语是指科学技术的专用语言。按GB 10112《确定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的要求:术语语言上正确,表意准确,表达简明,易于构词,尽可能单义,相对稳定,协调统一。每个术语都有严谨的定义,在使用过程中,既要掌握通用的内涵,又要与专业相结合,不能随意理解,更不能有多种理解,如果对相关术语的内涵理解得不正确,或是相关人员理解得不同,那就很难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印刷技术术语GB 9851 标准自1990 年颁布实施以来,起到了良好作用。随着设备、材料的换代与创新,技术的创新与兼容,工艺的规范与接轨,出现了众多新术语或新概念,因此希望有关部门、组织加快印刷技术术语的修订工作以适应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需要。
三、规范基础,稳妥配置实施印刷标准的环境与条件
从印刷工业的大环境看,实施标准的条件基本成熟: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施印刷标准与标准化工作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国家提倡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给企业指明了方向与管理基础;市场竞争,为企业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增强了自觉性和责任感;采用国际标准(ISO 系列)为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方法与实施模式;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必须认识到还存在一定问题,要从技术层面上逐步规范与完善相关条件。
1 、设备是生产的基础
要对设备性能与使用进行培训,规范操作,重视设备能力与使用配套,强化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设备功能保持在良好状态。
2 、掌握相关材料的性能与使用要求
采购来的材料要核实质量,保证按需供应,重视保存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保持材料性能的稳定,定额发放,严格使用。
3 、建造符合生产要求的厂房
厂房应整洁、防污防尘、光照符合、温湿度适宜、物流畅通。
4 、编写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工艺文件
操作者要有章可循,明确各工序间的接口要求和最终产品质量要求。强化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生产、清洁生产,实施人、物、环境一体化的现场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确保正常生产。
5、对人员的要求
“一专多能”。整个复制过程中要用到精密机械,用到各种控制软件,用到多种化工材料,用到光度学、色度学、色彩学、颜色的测量与评价,涉及到生产加工条件与环境,涉及到工艺路线规范、确定、选择与实施,涉及到管理和生产水平等等。操作人员应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完成好各自的岗位职责。
四、重视方法,按标准要求操作与管理提倡系统管理,实施过程管理,贯彻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强化事前管理(或称预先管理),把问题解决在实施之前。
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要求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此原则是总结工业革命以来管理的成功经验,集中了世界上最权威的质量管理专家与标准化专家的意见,于1997 年在ISO/TC 176(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年会上一致赞成通过的,并纳入ISO 9000-2000 版标准中,成为标准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准则。这八项准则归纳为:明确目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以人为本(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规范方法(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处理好关系(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八项原则的内涵完全适用于标准与标准化的实施工作,可与ISO 9000 族标准的要求相结合起来实施。任何一项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局效果。
1、明确目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企业实施标准与标准化的内容是以顾客对产品急需为基础,承揽业务时必须清楚顾客要求,对产品的规格尺寸、版面设计、文图安排、制版、印刷与印后加工、产品质量与数量、印制周期等要求都要写入合同,以此安排生产计划,按标准实施生产。然后结合企业的设备能力、物资供应情况、生产环境条件、人员配置来规范工艺路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艺路线应简明、规范、明确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2 、“以人为本”(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强调人的作用。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最高管理层(法人或主管层)的核心作用、中层管理者(车间和部门负责人)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广大操作者或执行者的基础保证作用。特别要发挥关键岗位人员科学实干与敬业精神,尊重顾客的意见,接受相关方的监督与帮助。
3、规范工艺方法(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严格操作
工艺规范既涉及到设备、材料、环境等硬件问题,又涉及到管理、执行标准、操作水平等软件问题。规范合理的工艺,能将设备功能发挥出来,将材料性能反映出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综合成本,缩短印制周期,有利实施标准与标准化工作。合理的工艺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应该规范、简化、便于实施;再加上材料定额使用、严格操作,实施标准与标准化是完全可行的。
按“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的结果要有记录”的要求实施:
①该做的要写到,是实施事前管理、制度化、文件化、标准化以及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对工作进行策划,从最先工作抓起,上工序的问题不准流向下工序。一环扣一环,将计划转化为目标。防止实施者任务不明、知识不够、目的不清,克服操作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②写到的要做到,实际就是要照章办事,严格操作,克服操作中的随意性,多样性;实施系统管理,关键是系统的整体配置与优化,前面讲到的技术层面内容都应优化,哪个层面或哪个环节不规范、不配套都会影响标准与标准化的实施。
③做的结果要有记录,实际是检验操作、分析问题、持续改进的依据与动力。
这里强调预防为主。预防是实施标准与标准化的重点。全部的生产过程都要认真操作,执行标准、加强控制、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其核心是预防不合格发生。预防就是管理重心从事后检验转到事前的策划、编写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过程控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执行标准与规章,把问题消除在生产之前或生产过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4.健全规章,加强管理
规章是相关人员按一定的程序共同遵守的依据。在系统内,各个方面和过程都要制定相关的规章或文件,规章或文件本身要切实、可行。执行人员要学懂掌握相关规章或文件内容,而且对其内涵理解要一致,以规章制度、文件、标准为依据运作,克服盲目管理和盲目操作。
提倡统一的逐级领导或管理,实行规章、文件、指挥的统一,实施综合有效的统一管理。整治现场环境,重点整治脏乱差险,规范劳动组织,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工艺路线,促进班组建设,实施清洁生产,体现综合优势,确保安全生产。总之,通过优化的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工艺规范、重复生产、节能降耗、信息准确、管理科学、优化队伍、保证周期、提高质量、满足客户、运作安全、稳定条件,确保标准与标准化工作顺利实施。
五、领导重视,认真解决好实施标准化的相关问题
标准与标准化工作涉及的问题很多,要逐步解决,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
1 、领导重视是企业实施标准与标准化的核心
企业最高管理层(法人和决策者)要提高认识。从目前看,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实施标准化认识不高,领导层对此项工作关注不够,甚至没有学习过相关标准和标准化文件,不清楚标准的内容与作用,有的出于工作压力只是原则或口头上支持,但在具体实施中缺乏行动,缺少措施,不做经费投入,很少或没有对领导层接受培训,无力指导工作,致使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识淡薄,标准化工作很难开展。
2 、建立对应的标准化机构,明确责任
国家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印刷行业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印刷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但是目前各地区印刷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并不平衡,有的是有机构有人管,有的是有机构没人管,有的则没机构没人管。主管部门组织的活动或相关培训,不积极响应;基层绝大部分还没有相关机构;极少数大中型企业在技术或质量部门有分管标准化工作的人;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了解标准,只是凭经验操作。为转变这种局面,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分层机构,明确并落实相应的岗位责任,实施标准,并做好标准化工作。
3 、加强标准培训,提高知识水平
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知识积累不多,缺少标准化系统知识,标准化工作实施起来有很大局限性。标准涉及的技术层面很宽,是长期积累和提炼出来的重复性或概念性结论。一般没有详细的解释,执行者容易出现理解不准、执行随意等问题。印刷专业院校对标准化知识教育也没引起足够重视,主管部门与相关单位对标准培训认识不高,缺乏紧迫性,即便有些单位想接受培训却又缺少途径。以上充分说明,目前急需对从事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与知识水平。如果没有既懂理论又有责任心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标准很难执行,标准化工作也很难开展。
4 、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按国家对标准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印刷企业的需要,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重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的配套制定与使用。标准是基础,理解标准内涵是手段,相关人员理解一致,并认真实施才是保证。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标准的数量与质量还不足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同国际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地解决。
5 、了解掌握标准化信息,为企业管理服务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需要了解国家与国际标准化信息,掌握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动态,及时将标准要求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来,促进企业管理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6 、积极宣传贯彻标准
我国制定、宣贯标准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宣贯力度还不够深入,除了《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杂志外,其他印刷刊物、印刷技术专业书籍中较少看到介绍标准化的内容,印刷专业院校也鲜有开设这类课程。从事标准化生产的相当一部分人员对实施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对工作的内涵理解不透,没有形成规范的实施原则,岗位责任也不明确等。因此,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开展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工作。
标准化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面很宽,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但是从企业需要与发展角度看又必须实施。有了最高领导者支持,管理层负责,运作者认真实施,形成共同目标, 标准化工作是完全可以实施的。(peter)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