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中国苦觅本土供应商
2007-01-15 00:00:0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占据中国胶印机市场半壁江山的世界头号印刷设备生产商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无意放缓在华的扩张步伐。该公司位于上海青浦的工厂二期项目将于今年一季度建成投产。
“中国已经成长为海德堡继美国、德国之后全球第三市场,在青浦的组装厂是我们长期规划的起点。”海德堡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陈胜利说。
他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透露,海德堡正在中国积极寻找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但是目前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本地零部件无法按质按量供应,目前我们还不能确认,依赖进口能否和规划的产量相匹配。”
这意味着海德堡在中国成立全球惟一总部以外的胶印机组装工厂之后,能否寻找到合适的本土合作伙伴成为其中国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最大悬疑。
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难求
海德堡是全球最大的成套印刷设备生产商,世界头号单张纸胶印机设备制造厂商,约占43%全球市场份额。2006-2007财年上半年,海德堡销售收入为16.38亿欧元。
该公司1998年通过收购宝隆洋行印刷设备部正式进入中国,2006年独资建成上海青浦组装工厂,成为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国外印刷机厂商,开始了在中国的又一次重大战略布局。青浦工厂投资1000万欧元、占地6200平方米,一期用于生产海德堡印后设备折页机;二期投资预计将是一期的两倍,厂房的占地面积将达到11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小幅面胶印机。
上海组装厂是海德堡在亚洲的第一个工厂,生产的所有机器只面向中国市场,同时他们计划未来用于整机组装的70%零部件将由本土的供应商提供。
“理想的状态是到现在为止,至少有30%的零部件由本土供应商提供,但是目前来说因为在质量上遇到困难,难以达成目标。”陈胜利表示。
海德堡本土化策略最重要的环节是改善成本现状,高额的进口关税、包装费、运输费使不具有价格优势的海德堡面临新的市场考验。
据估计,上海工厂的运作可以在三年之内使海德堡折页机生产成本下降20个百分点,胶印机的成本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中国的印刷机械进口比例高达60%,以高端设备为主。目前,德国和日本企业的竞争日渐激烈,以小森、三菱、富士为代表的日资企业占据了印刷机械进口的30%-35%。
“中国已经成长为海德堡继美国、德国之后全球第三市场,在青浦的组装厂是我们长期规划的起点。”海德堡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陈胜利说。
他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透露,海德堡正在中国积极寻找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但是目前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本地零部件无法按质按量供应,目前我们还不能确认,依赖进口能否和规划的产量相匹配。”
这意味着海德堡在中国成立全球惟一总部以外的胶印机组装工厂之后,能否寻找到合适的本土合作伙伴成为其中国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最大悬疑。
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难求
海德堡是全球最大的成套印刷设备生产商,世界头号单张纸胶印机设备制造厂商,约占43%全球市场份额。2006-2007财年上半年,海德堡销售收入为16.38亿欧元。
该公司1998年通过收购宝隆洋行印刷设备部正式进入中国,2006年独资建成上海青浦组装工厂,成为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国外印刷机厂商,开始了在中国的又一次重大战略布局。青浦工厂投资1000万欧元、占地6200平方米,一期用于生产海德堡印后设备折页机;二期投资预计将是一期的两倍,厂房的占地面积将达到11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小幅面胶印机。
上海组装厂是海德堡在亚洲的第一个工厂,生产的所有机器只面向中国市场,同时他们计划未来用于整机组装的70%零部件将由本土的供应商提供。
“理想的状态是到现在为止,至少有30%的零部件由本土供应商提供,但是目前来说因为在质量上遇到困难,难以达成目标。”陈胜利表示。
海德堡本土化策略最重要的环节是改善成本现状,高额的进口关税、包装费、运输费使不具有价格优势的海德堡面临新的市场考验。
据估计,上海工厂的运作可以在三年之内使海德堡折页机生产成本下降20个百分点,胶印机的成本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中国的印刷机械进口比例高达60%,以高端设备为主。目前,德国和日本企业的竞争日渐激烈,以小森、三菱、富士为代表的日资企业占据了印刷机械进口的30%-35%。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