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书刊印刷厂眼中的中国印机器材业

2007-01-25 00:00:00.0 来源:《印刷杂志》潘晓东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近年来,印刷业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飞速向前发展,总量日益提升,产品更趋精美,出口逐渐扩大。毫无疑问,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中国今天当之无愧是世界印刷大国,而且正在向世界印刷强国一步步迈进。印刷业的发展需要印机业的支持,需要与印刷器材业同步前进,这也是印刷厂有意参与印机、器材业发展讨论的原因。

印刷厂眼中的国内印机业

建国以来,中国印机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普通印刷机及印后装订设备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要,而且已经出口海外。上海紫光与紫宏公司生产的印后设备无论内在质量还是外观形象都令人叫好,确实是今非昔比。作为南北两大印机生产重镇的上海印包机公司与北京人民机器厂,在改革开放的十来年时间里,分别走上了寻找海外伙伴合资发展与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道路,实力大为增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上海电气集团于2002年成功收购了日本的秋山株式会社,当年实现盈利,在日本产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在海外树立了中国人资本输出的崭新形象。之后又成功收购“池贝”,走出了通过收购获取知识产权的成功之路。事实证明,收购秋山公司也鞭策着上海光华印机提升了自己印刷机的加工和装配能力,提高了国内印机厂的管理水准。从长远看,对新产品的设计思路都会带来巨大的帮助。在中国印机行业走出国门成功收购国外印机生产厂这个成功事例上,胡雄卿先生的功劳值得大书特书。

在肯定印机行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毋庸讳言,在高速多色印刷机生产领域,我们国内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自动化控制部分国内几乎没有配套的研发,国内生产的印刷机或装订设备使用的一些关键电器仍依赖进口。近几年来虽然生产厂家引进的加工中心不少,但由于材质、热处理等原因,最终国产印刷机印制产品的精度与海德堡等引进设备的印品精度还是无法相比。以至这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免征时速1.5万张(后为大于时速1.5万张)进口印刷机的关税与增值税的政策下,德国及日本产的进口印刷机以年均近800台的速度在增加,而国内生产的高速印刷机则较少有人问津。据说有些企业即使购买了国产印刷机,也只是用来承印一般产品。至于油封密封性差出现漏油等现象更是国产印刷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毫无疑问,市场存在不同层面的需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占领低档次、低售价的印机设备市场,总应该树立雄心、不断努力,在向高一层面攀登上取得一些成绩。

相对于印刷机的高精度,印后设备的技术要求较低,加之专攻印后设备的企业在技术开发及技术推广上下了不少功夫,可以说,国产的印后设备(特别是书刊印刷厂使用的后加工设备)已经能满足国内普通产品的生产需要。但必须指出的是,国内印后设备的发展也还处于照葫芦画瓢阶段。国内印后设备制造企业仍旧是步国际大公司的后尘,以测绘、模仿为主,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在起步阶段还可以理解与接受,但如不从现在起就加大研发力度,而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势必不可能超越。再则,国内生产的现有印后设备仍存在一些“硬伤”,如:遇到高克重厚纸折页时,吸风显得乏力;在划路刀加装及划路刀品种上也显得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折页方式变化较少,尚难满足商业印件多折页方式的要求等。

 

分享到: 下一篇:陕西圣龙纸业:用科技打造绿色纸业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