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印刷开拓新天地
2007-03-06 00:00:00.0 来源:长沙晚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湖南人民印务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目前是湖南惟一拥有四条票据喷墨生产线的企业。本组图片均为陈飞摄凌华印务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一个小小包装盒,链起一个大产业。』这是湖南精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世纪末成立的这家企业,填补了湖南没有精品包装印刷企业的空白。 2月,就在人们忙着忙碌着准备年货过大年时,星沙印刷基地华凌印务公司车间却异常忙碌,“十万册《虹猫蓝兔七侠传》必需在5天里印完,客户要赶在春节前进入书市。这是我们以过硬的印刷质量抢过来的订单,在这以前,客户都是在广东印刷、包装的。”华凌公司董事长肖焰告诉记者:“为了这笔生意,我们花20万元引进了一套设备,现在我们公司的精品书刊、精品包装的印制技术已排在同行的前列,外流到深圳、广州等地的印刷业务可以流回湖南了!”
长沙印刷业闻名于史
长沙印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到唐代,湘人及寓湘文人墨客丰富的文字著述为长沙的图书刻印刊行创造了条件,据考证,五代时长沙即有书肆,从宋至清末,长沙历代官府要员多为儒家文臣,对刻书业极为关心和倡导,加之商贸繁荣,教育发达,交通便利,长沙成为湖南三大书城(长沙、宝庆、茶陵)之首。清代长沙的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业更是飞速发展,到曾国藩刊刻《船山遗书》320卷之时,长沙刻书之风已达到高潮,维新运时期,新书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以刻印时务、算学、格致等新学籍为时尚,近百家书店聚集在南阳街、府正街、玉泉街一带,当时称之为“书店街”,后人将其统称为“南阳街书市”。1904年,湖南机器印刷局在长沙成立,大量承印中小学堂教科书,兼印其他书籍,随之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印刷厂相继成立,形成了长沙“金、钱、绸、纸”四大行业之外又一颇具规模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印刷业在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方成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依托黄泥街书市和后来的定王台书市,长沙成为全国书刊印刷的中心之一。在包装设计方面,长沙设计师龙兆光设计的“西汉古酒包装”获“世界之星”包装奖,而“梦洁”、“白沙”、“蓝猫”等著名品牌的建设,也无一不渗透了全市印刷装潢业的努力。 长沙印刷业已成为长沙文化产业的领头羊,截至2005年12月止,长沙共有印刷企业625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51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06家,其他刷印品印刷企业268家,总产值34.2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的29%以上。我省5家印刷企业进入全国印刷企业100强,长沙占有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金沙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长沙星沙包装有限公司等3家。
百亿元外流业务如何保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印刷复制业的领域断扩大,印刷品的品种不断增加,印刷质量不断提高,以电脑直接制版和采用中高速商业轮转机为标志的印刷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在全国迅速展开,手工制版已完全被电脑制版取代,数码打印、远程传输印刷、生产流程数字化、营销管理信息化成为现代印刷的崭新模式;批量小、周期短、高档多色、环保、保密、资源节约为了印刷发展的主流,我国印刷业整体上呈现出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的趋势。 为给印刷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去年下半年下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发展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不但把印刷复制业正式列入文化产业范畴,而且列为要着力发展的九类重点文化产业,强调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使我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复制中心。” 长沙印刷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融资困难、人才严重缺乏等各种原因,长沙印刷业内部结构失衡,省内优质业务外流严重,绿色印刷、柔性印刷、金属印刷和丝网印刷等高新技术印刷和特种印刷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力量十分有限,留下大量市场空白,导致精品书刊、宣传画册和精品包装、高档烟花包装印刷等利润较高的活大量外流至广州、深圳等地。据省包装协会统计,全省仅包装业务外流就达50多亿元,加之其他外流业务,总共上百亿元之巨。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