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别淹没了品牌内涵
2007-03-13 00:00:00.0 来源:消费日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当“天价”月饼、“极品”茶叶成为众矢之的后,酒类礼品化趋势也愈演愈烈,尤其是在节假日,金缕玉衣、动辄几百上千的酒品琳琅满目,俯拾皆是,行业过度包装现象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一时成了世人诟病的对象。
审视过度包装的消费领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原因,那就是礼品消费,而在礼品消费上,存在着购买者与消费者的割裂,也就是说,对于礼品,其购买者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送礼,既然是送礼,那就应该追求礼品的好看和豪华,以求令受礼者接受并喜爱。这种特殊的礼品消费方式是过度包装泛滥的市场基础,但在礼品消费的背后,则又可能暗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乃至风气不正、权力腐败等问题。
的确,包装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品位和层次,抢占市场塑造品牌。但物极必反,凡事都有度,对包装的重视也不能过度,否则不但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反过来影响并破坏企业和产品自身的品牌形象,正如豪华和奢侈破坏了某些富人的形象一样。决定产品品位和层次的并不是外在的包装,而是产品本身的内在价值,正如决定人素质高低的因素不是穿在身上的衣服一样,而是内在价值,它正是构成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素。
撇开资源和环境这些公共利益姑且不论,单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出发来审视过度包装问题,可以发现它对社会购买关系链条的破坏:由于包装过度,消费者为包装付出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商品本身的价值,这种包装成本在由消费者买单的同时,企业也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力。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社会、企业还是消费者,过度包装存在着较大负面的效应。
过度包装普遍惹人嫌,但是反对过度包装,并不是摈弃包装,而是反对把一些与产品、品牌无关的东西放进包装中抬高产品价格,应当提倡适度包装。拒绝过度包装,企业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过度夸张的包装是创造力缺乏的表现,如果企业通过产品过分夸大包装而提高所谓“影响力”,一则是误导消费者,最终因华而不实失去消费者的认可,失去市场;二则是生产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成为破坏生态和谐的罪魁祸首,非议扬扬、人人喊打,痛失的市场就更难于夺回了,“冷伤”了品牌。
因此任何行业需要发展,但应该是建立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之上,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应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美誉度上,而不是刻意甚至盲目地追求产品的包装。唯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是企业长久生存之道。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