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餐具近50%不合格
2005-11-11 13:09: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ge yan
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明察暗访,发现近一半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的问题尤为严重,它们在生产时使用废塑料、添加化学品,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致癌致病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新闻30分》等几大名牌栏目近期将相继播出抽检情况。
八成企业生产劣质品 “触目惊心!”从激动的语音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发自心底的愤懑。我们的对话从他今年7月的天津定海县之行开始。那次,董金狮随同质检、工商和中央电视台等多个部门前去查处一家地下工厂。现场的情况比董金狮想象得还要糟糕:工人们赤着膊、光着脚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被随意丢弃在地上,爬满了蚊蝇。经检验,这家工厂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废弃的塑料,还大量添加了国家明令禁用的工业石蜡等有害物质。
董金狮说,3年前他就盯上了塑料餐盒、餐碗等,在河南、辽宁及上海周边地区发现不少劣质的方便面餐盒及餐碗。为了对产品质量有个比较,董金狮曾去超市买来华龙、统一等方便面,可没想到,一检验,这些包装盒居然也存在问题。
最近他走访了100多家企业,其中60%生产的是劣质餐具,20%合格和劣质产品各占一半,而20%的正规厂家因为产品价格高,被低廉的“大兴货”逼得只能转产。
填充剂引出大毛病 “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保鲜膜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董金狮说,一般合格品中,聚丙烯的用量占到70%—80%,其余为填充剂。但有些厂家在产品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钙等竟超过了50%,这导致餐具中的醋酸严重超标。
用热水一泡、微波炉一转甚至食品的温度稍高些,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胆结石以及肝脏系统病变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业石蜡,甚至可能致癌。“全国一年要消耗65亿只一次性塑料餐具,你说这危害大不大?”董金狮说。
他算了笔账,目前在市场上1吨聚丙烯(PP)的市场销售价在11000元上下,而1吨填充物的市场价格连2000元都不到。面对丰厚的利润,昧着良心的人自然要豁出去了。
五大问题造成混乱 是何种原因造成劣质产品充斥一次性塑料餐具市场呢?董金狮直言不讳地点出了这个市场的5大问题。
“和尚多了不敲钟”。董金狮说,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环卫部门管的是环境,质检管的是厂家,工商管的是市场,而最关键的使用环节却成了个三不管地区。
相关标准不健全。董金狮说,国家虽然颁布了《聚丙烯成形品卫生标准》,但这其中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常让有关部门手足无措,不知该按什么标准去检测。当务之急应当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将一次性塑料餐具的生产企业纳入国家可控范围,通过强制认证的办法使它们迅速步入正轨。
“合格”招牌唾手可得。董金狮说,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很多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都有质量合格鉴定书,其中不少是拿来别人的检测报告复印后,写上自己的大名,既为招徕客户,更求能在检查中过关,而地方上不少部门大开绿灯,使这些挂着假招牌的“黑户头”堂而皇之地生存着。
“降解”成护身符。现在不少一次性塑料餐具上都打着“降解餐具”的字样,这完全是混淆视听。首先目前国内的一次性塑料餐具都达不到降解要求。其次,降解只是一个环保概念,与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完全挂不上钩,但打上这样的招牌让消费者降低了戒心,劣质产品容易出手。董金狮说,降解产品遇热更容易释放填充物,安全性更差。
处罚力度太弱。“如今发现问题企业,多是罚几千元了事,不疼不痒的,让许多人视法纪于不顾。”董金狮认为罚金应该以5万元为起点,最高达到50万元。
专家提醒 有害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主要特征是,手摸软绵绵,轻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还渗漏。而且,有害一次性塑料餐具因为加入大量滑石粉等填充剂,剪碎了扔进水里会下沉,一折会出现白印。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