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啊,从知识海洋到装帧万花筒
2007-09-12 00:0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书业刮起奢靡之风
在很多年以后,学者丁东面对自家书房里那两个挤得满满当当的纯白色书架,也许依然会想起曾经的尴尬。
左侧的书架上,放的多是他几十年来陆续购买的旧书,清一色的32开本,入目素雅,分门别类地排列,如同仪仗队般整齐划一;而右侧的书架,景象却截然不同。这个“乱纷纷”的书架上,横七竖八地插着近三四年他购置的新书,书本大小不一,装帧也五颜六色。
书的摆放,究竟是按照类别,还是按照大小?丁东在美观或实用的选择题上大伤脑筋。而遭遇这份尴尬的读书人,恐怕并非他一人。
近年来,中国出版市场上的图书开本,差异越来越大,从之前通用的32开,衍生出了大32开,甚至更大的国际32开。不少出版社还打出“与国际接轨”的口号,用上了杂志大小的16开本。
图书的大小差异只是变化之一。如今,图书的封面已从数年前占据主流的铜版纸覆膜,衍生出了种种花样——烫金、烫银、烫膜、压纹……一些图书还采用皮革、金属等异型材料,甚至出现了号称含99.9%黄金封面、标价1.96万元的《孙子兵法》。
在装帧日渐奢华的同时,许多图书的内容却日益简陋。翻开诸多大开本图书,其中文字往往只有数万字。放大字体,增加行距,再配上环衬、夹页、扉页,外加书腰、书签、书目、记事本等许多“附件”,便稀稀疏疏地撑成一本厚书。还有不少书,配上数百幅精美插图,却与文字内容毫无关系。
“看到这些书,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不法奸商的灌水猪肉。”丁东说,“图书用包装而不是用文字吸引读者,我觉得真是这个年代的悲哀。”
今年8月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外国文学出版委员会发出一份《关于慎用大开本,少用薄膜书封的倡议书》,呼吁出版界同行们“应刹住图书装帧的奢靡之风”。这似乎也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丁东的判断。
出版界的困扰
作为图书市场生产环节中的一员,北京天则书店的图书编辑王立,经常遇到图书装帧样式上的困扰。
她多次与出版社的销售人员发生矛盾。王立比较喜欢朴素淡雅的设计,可对方要求她在封面包装上采取各种花哨的工艺,并采用各种特种纸张,“即使成本增加,只要提高价格,我们的利润率会更高”。对方说。
“可我不想涨价,我卖的是知识,不是花样,我不想让我的读者们为了同样的东西多花钱。”但她也表示能够理解对方,“一年25万种新书,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市场。一本书的包装,要3秒钟就抓住读者眼睛。”
的确,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图书营销人员的话语权日益扩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编告诉记者,在他供职的出版社,营销部门对图书装帧有一票否决权。他眼中再好的设计,只要营销部门不中意,就得重新修改,甚至被“枪毙”重来。
“图书的首要功能应该是传递知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但这个理论现在异化了。”他叹口气,说,“在很多人眼里,卖钱才是硬道理。”
这种“异化”的表现还有许多。数年前,丁东曾在书店看到一本国内某位知名女性的个人传记。这本仅有5万字的图书,换到上世纪80年代,“顶多也就是一小册子”。然而,在出版方的包装下,行距拉开,缩小版心,字体放大,留些空白,再配上近两百幅图,却成了一本近300页,大32开,售价近30元的厚书。
几年来,丁东发现,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泛滥,无论什么性质的图书,无论是否确实需要图片,都要凑上百来幅图。
“可现在不是说进入‘读图时代’了吗?”有人这样问道,“很多读者就喜欢看字少图多的书,比较轻松。”
“‘读图时代’并不意味着‘图片时代’。”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冯克力这么回答。冯克力被誉为中国“读图时代”的开创者之一。十多年来,他编辑出版的《老照片》一书长盛不衰,已出版了57期,极受读者欢迎。
“图片的意味,有时是文字不能传达的,这样的书理当会受到读者欢迎。”冯克力说,“然而现在一些豪华包装的书,选择的是二手甚至三手的图片,多次翻拍扫描,图像已经不清晰,有的图片与文字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这明摆着是在向读者骗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业人士还告诉记者,以正常的32开本书为例,以前通常选用5号字,一页在700字左右,而现在,一些出版社通过放大字号、扩大字距,一页不到400字,把书“硬生生”地撑厚。
“数年前,一本近20万字的书,书脊才可能厚到可以印上书名、出版单位等信息。”他嘿嘿一笑,“现在五六万字的书都能做到了。
丁东也用他书架上的书,向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说明。两本关于鲁迅研究的书,由同一家出版社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出版,厚度均为2厘米左右。2000年出版的那本,共480页,定价为26元,而2005年出版的书,由于使用了某种新式轻型纸,仅有320页,定价却为48元。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常用的一套英语教材,名为《精萃英语》,小32开,一套4册,售价共两元,携带阅读均十分方便。如今,却有出版社把它改成了16开的中英文对照本,一套4本,每本50多元。
“实际上,这些年的印刷费用和纸张费用涨价并不明显,但书(涨价)却十分明显。”丁东说,“前几年,主流图书的定价是20多元,现在涨到30多元。你看吧,用不了几年,肯定会涨到40多元。”
冯克力也告诉记者,在出版了《老照片》系列图书后,尽管市场十分叫好,但由于每本定价仅为8元5角,许多书店就说“利润少”,不愿意经销。直到出了合订本,将5本书合在一起,定价40多元,书店才愿意卖。
“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成本损害了读者的利益,最终伤害的,是整个出版业。”于是,尽管也深受其害,但在翻看街边那些用薄纸和简单装饰印刷出来的盗版书后,丁东甚至对盗版书商产生了“某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盗版人人喊打,可我们的出版商,什么时候能有他们的节约意识?”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