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印刷高等教育的启示
2008-11-03 00:00:00.0 来源:《现代教育报》 责编:覃丽妮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在北大建校110周年师生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我们深化印刷高等教育的新探索,谋划新时代传媒教育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进入0与1的新时代,印刷高等教育经过五十年蕴育、建设、改革和探索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北京印刷学院也迎来了办学五十年庆典。总结印刷高等教育办学50年的历史,给我们以下八方面的启示:
实现了印刷教育“三个转变”。1958年北京文化学院设立了印刷工艺系,开启印刷高等教育的历史先河,不论是1961年由文化学院的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院印刷工艺系,还是1978年又从中央工艺美院印刷工艺系改建为北京印刷学院,印刷高等教育已经整整走过了五十年。
五十年来,印刷教育完成了“三大转变”:一是从以职业培训为主要特征的印刷中等职业教育转变为以规范化为特点的印刷高等教育;二是从印刷工程单科性工科教育转变为工、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和研究生、本科、高职等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教育体系;三是从单纯适应和服务于工业经济的内循环式教育转变为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对外开放的教育。以上“三个转变”概括起来就是,印刷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传媒工程、传媒技术、传媒文化、传媒经济、传媒艺术与传媒管理等多学科融合、协调发展的传媒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正在发展不断完善的一个教育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新的挑战的教育体系。
推进了教育发展的“三个统一”。强化和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一体的协调统一”、“育人、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协调统一”,“高校、产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管理的协调统一”,既是五十年印刷高等教育的重要启示,也是新时期以印刷出版为特征的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办学目标上,推进“德、智、体、美的协调统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为首位,德育目的就是培育具有正确奋斗方向的人,塑造人格健全的人,培养道德高尚的人,德育就是“求善”,德育就是使人做好人;智育为基础,通过智力的启发、培育,培养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整合利用资源的社会能力、具有丰富知识掌握智慧的人,智育就是“求真”,智育就是使人做好事;体育是保障,通过体育而健身、健脑、健心,培育具有宽广胸怀、顽强意志、健康体魄、人格健全的人,体育就是“求健”,体育就是使人做健康的人;美育是灵魂,通过美育,培育认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人,培育“外在美与心灵美统一”、“个人美与社会美统一”、“形式美与内容美统一”的人,美育就是“求美”,美育就是使人做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做美的使者。
在办学功能上,推进“育人、科研、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协调统一”。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服务为目的,以引领为方向。特别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拓展和强化高校的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功能。我们在创意文化发展和印刷传媒业的创新发展上,应该大有作为。
在办学模式上,推进“学校、产业、科研单位和政府管理的协调统一”。要创新机制、提升活力,提高效益,真正在产、学、研、管的结合和共赢中,开辟出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未来。北京印刷学院建院以来一直有着与行业的科研、产业、管理部门紧密联系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发扬这种传统,加强合作、主动服务、增进联谊。进一步强化办学的开放性,努力实现产、学、研、管的协调统一,推进国内外的多方面合作与交流,提高办学的水平和效益。
加强了人才培养的“三个结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要特别关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三个结合”。
一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也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注重全面发展理所当然。而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要求我们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
二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结合。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括以上所说的四个部分。实现这四种素质的结合,首先要强化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特征等基本素质的总称。简言之,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即能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调控自身情感、理智、意志和信念等。人文素质的关键是具有理性情感,人文素质的核心是责任感、价值观和人生观。②我们要特别关注在印刷出版为特色的传媒教育中,在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新闻出版行业中,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灵魂。由于人类已经进入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传媒人才,他们应该是面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是满意的,但又是不满足的,不把已有的知识储备变为束缚自己向未知领域进军的障碍;他们面对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是谦虚的又是负责的,不只满足于在已有知识海洋中畅游,而是敢于大胆创新,开辟新的领域;他们面对未知的领域是主动的,但不是盲目的,是自信的,但不是狂妄的,对未知的东西敢于想象;他们对于纷繁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逻辑思维,但又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可以辩证的肯定,又可以辩证的否定。敏感性、批判性与丰富的想象力,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
实现了印刷教育“三个转变”。1958年北京文化学院设立了印刷工艺系,开启印刷高等教育的历史先河,不论是1961年由文化学院的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院印刷工艺系,还是1978年又从中央工艺美院印刷工艺系改建为北京印刷学院,印刷高等教育已经整整走过了五十年。
五十年来,印刷教育完成了“三大转变”:一是从以职业培训为主要特征的印刷中等职业教育转变为以规范化为特点的印刷高等教育;二是从印刷工程单科性工科教育转变为工、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和研究生、本科、高职等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教育体系;三是从单纯适应和服务于工业经济的内循环式教育转变为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对外开放的教育。以上“三个转变”概括起来就是,印刷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传媒工程、传媒技术、传媒文化、传媒经济、传媒艺术与传媒管理等多学科融合、协调发展的传媒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正在发展不断完善的一个教育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新的挑战的教育体系。
推进了教育发展的“三个统一”。强化和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一体的协调统一”、“育人、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协调统一”,“高校、产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管理的协调统一”,既是五十年印刷高等教育的重要启示,也是新时期以印刷出版为特征的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办学目标上,推进“德、智、体、美的协调统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为首位,德育目的就是培育具有正确奋斗方向的人,塑造人格健全的人,培养道德高尚的人,德育就是“求善”,德育就是使人做好人;智育为基础,通过智力的启发、培育,培养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整合利用资源的社会能力、具有丰富知识掌握智慧的人,智育就是“求真”,智育就是使人做好事;体育是保障,通过体育而健身、健脑、健心,培育具有宽广胸怀、顽强意志、健康体魄、人格健全的人,体育就是“求健”,体育就是使人做健康的人;美育是灵魂,通过美育,培育认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人,培育“外在美与心灵美统一”、“个人美与社会美统一”、“形式美与内容美统一”的人,美育就是“求美”,美育就是使人做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做美的使者。
在办学功能上,推进“育人、科研、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协调统一”。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服务为目的,以引领为方向。特别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拓展和强化高校的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功能。我们在创意文化发展和印刷传媒业的创新发展上,应该大有作为。
在办学模式上,推进“学校、产业、科研单位和政府管理的协调统一”。要创新机制、提升活力,提高效益,真正在产、学、研、管的结合和共赢中,开辟出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未来。北京印刷学院建院以来一直有着与行业的科研、产业、管理部门紧密联系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发扬这种传统,加强合作、主动服务、增进联谊。进一步强化办学的开放性,努力实现产、学、研、管的协调统一,推进国内外的多方面合作与交流,提高办学的水平和效益。
加强了人才培养的“三个结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要特别关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三个结合”。
一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也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注重全面发展理所当然。而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要求我们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
二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结合。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括以上所说的四个部分。实现这四种素质的结合,首先要强化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特征等基本素质的总称。简言之,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即能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调控自身情感、理智、意志和信念等。人文素质的关键是具有理性情感,人文素质的核心是责任感、价值观和人生观。②我们要特别关注在印刷出版为特色的传媒教育中,在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新闻出版行业中,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灵魂。由于人类已经进入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传媒人才,他们应该是面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是满意的,但又是不满足的,不把已有的知识储备变为束缚自己向未知领域进军的障碍;他们面对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是谦虚的又是负责的,不只满足于在已有知识海洋中畅游,而是敢于大胆创新,开辟新的领域;他们面对未知的领域是主动的,但不是盲目的,是自信的,但不是狂妄的,对未知的东西敢于想象;他们对于纷繁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逻辑思维,但又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可以辩证的肯定,又可以辩证的否定。敏感性、批判性与丰富的想象力,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