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传媒产业有望挤去“泡沫”重新进发
2009-01-12 00:00:00.0 来源:中国广告网 责编:覃丽妮
资本市场觊觎已久的传媒产业,向来有“最后一座金矿”之称。尽管纸价上涨、汶川地震、“封口费”事件、金融危机等诸多事件让传媒产业历经磨难,但政府相关利好产业政策的出台,无疑让这座“金矿”愈发具有诱惑力。在经过波谲云诡的2008年之后,专家预测,传媒产业在新一轮调整后将进入“去泡沫化”阶段。
期待了7年的奥运终于如期而至,可传媒业这一年却走得颇为坎坷。先是年初纸价上涨“相逼”,5月的汶川地震也让诸多企业下半年甚至2009年公共广告费用大幅降低;其后,金融危机更是让广告主捂紧了钱袋,宏观经济气候“转寒”让传媒业巨头纷纷下调预期。
尽管如此,传媒业上市公司仍艰难地走出逆势增长的行情。从已披露的2008年三季报来看,前三季度传媒行业1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1.49亿元,同比增长15.21%,共实现净利润16.06亿元,同比增长6.97%,略高于同期A股市场平均2.25%的净利润增速水平。2008年下半年迄今,传媒行业指数与上证指数相比累计超额收益率达到18.92%,成为熊市“避风港”。
不难发现,这其中,外延式扩张成为传媒业业绩增长的主旋律。这一年,上市公司频频甩出资产整合牌:2008年初新华传媒陆续整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新报业集团的广告业务;经过7年博弈,广电网络在2008年11月底宣告完成了陕西省全省有线电视网整合。而电广传媒资产整体上市的梦想虽然暂时搁浅,却也无限放大了市场对传媒产业的期待。
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08年我国传媒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440亿元,同比增长13.1%,2004年至2008的5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4%,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媒产业规模较小,也说明我国传媒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其实,2008年传媒股的表现整体来说要比市场预期低一点。上市公司的业绩、经营情况都不及预期。”银河证券传媒研究总监许耀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犹有遗憾。在他看来,今年传媒产业从资本运作、业务整合来看,都只是个案,还没有形成整片局势,还在酝酿阶段,“我觉得目前还只是量变阶段。”
海通证券传媒股分析师认为,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将通过并购、注资等方式重构业务模式,超常规提升业绩仍可期待。传媒行业将持续推进市场化、企业化方向改革,这将加速、加深传媒行业的资产证券化进程和程度,未来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注资等方式重构业务模式,超常规提升业绩是可以期待的。
大变局有望去“泡沫”
传媒业走进一场大变局。在不少传媒单位感慨“年关难熬”时,一些强势媒体则加快了跑马圈地的速度。
2008年12月22日,曾经创造了神话的分众传媒宣告被新浪天价收购,尽管再过两天就是平安夜,分众却没能“平安”地度过。而合并分众旗下户外数字广告业务的新浪将一举成为最大的新媒体集团。一些专家认为,这也许将拉开传媒行业并购的序幕。
由于金融危机肆虐会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和利润增长,也会影响企业广告需求与民众对消费支付的信心,进而拖累传媒业发展。在美国,报刊业巨头开始裁员求存,美国报业巨头媒体申请破产保护。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2008年第三季度印刷报纸和网络报纸广告收益率下降18.1个百分点,这是广告收益连续6季呈现下降趋势。而摩根士丹利又在此时下调对2009年网络广告收入的预期。
在中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2009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同比增长15%,充分彰显我国传媒行业收入增长抗周期的特性,然而整体传媒业依然不容乐观。
“2008年上半年中国传媒业可谓是进入‘泡沫化’阶段。”独立传媒评论人王方指出,传媒业本身在“泡沫经济”中成长,但警惕性不高。比如,在这一年又创办了几份财经类的报纸,一直强调如何入市,但缺少专业、尽职的报道来提示风险,而这迟早会被读者抛弃。此外,这一年的很多纸媒报道口水化越来越严重,大有被网络牵着走的感觉,除了本年度的大事件外,并无多少出彩之处,这主要是传媒的心态已是相当浮躁,读者能看到的成熟的报道比较少。
在成本升高和市场环境不乐观的状况下,王方预测未来的传媒业将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好的将呈扩张的趋势,缺乏创新的只能是萎缩,终而被淘汰出局。
而光大证券传媒股分析师范敏则表示“借调整机会,是传媒业挤出泡沫的良机”。她告诉记者,现在传媒业上市公司平均估值水平大幅下滑。
期待了7年的奥运终于如期而至,可传媒业这一年却走得颇为坎坷。先是年初纸价上涨“相逼”,5月的汶川地震也让诸多企业下半年甚至2009年公共广告费用大幅降低;其后,金融危机更是让广告主捂紧了钱袋,宏观经济气候“转寒”让传媒业巨头纷纷下调预期。
尽管如此,传媒业上市公司仍艰难地走出逆势增长的行情。从已披露的2008年三季报来看,前三季度传媒行业1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1.49亿元,同比增长15.21%,共实现净利润16.06亿元,同比增长6.97%,略高于同期A股市场平均2.25%的净利润增速水平。2008年下半年迄今,传媒行业指数与上证指数相比累计超额收益率达到18.92%,成为熊市“避风港”。
不难发现,这其中,外延式扩张成为传媒业业绩增长的主旋律。这一年,上市公司频频甩出资产整合牌:2008年初新华传媒陆续整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新报业集团的广告业务;经过7年博弈,广电网络在2008年11月底宣告完成了陕西省全省有线电视网整合。而电广传媒资产整体上市的梦想虽然暂时搁浅,却也无限放大了市场对传媒产业的期待。
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08年我国传媒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440亿元,同比增长13.1%,2004年至2008的5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4%,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媒产业规模较小,也说明我国传媒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其实,2008年传媒股的表现整体来说要比市场预期低一点。上市公司的业绩、经营情况都不及预期。”银河证券传媒研究总监许耀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犹有遗憾。在他看来,今年传媒产业从资本运作、业务整合来看,都只是个案,还没有形成整片局势,还在酝酿阶段,“我觉得目前还只是量变阶段。”
海通证券传媒股分析师认为,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将通过并购、注资等方式重构业务模式,超常规提升业绩仍可期待。传媒行业将持续推进市场化、企业化方向改革,这将加速、加深传媒行业的资产证券化进程和程度,未来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注资等方式重构业务模式,超常规提升业绩是可以期待的。
大变局有望去“泡沫”
传媒业走进一场大变局。在不少传媒单位感慨“年关难熬”时,一些强势媒体则加快了跑马圈地的速度。
2008年12月22日,曾经创造了神话的分众传媒宣告被新浪天价收购,尽管再过两天就是平安夜,分众却没能“平安”地度过。而合并分众旗下户外数字广告业务的新浪将一举成为最大的新媒体集团。一些专家认为,这也许将拉开传媒行业并购的序幕。
由于金融危机肆虐会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和利润增长,也会影响企业广告需求与民众对消费支付的信心,进而拖累传媒业发展。在美国,报刊业巨头开始裁员求存,美国报业巨头媒体申请破产保护。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2008年第三季度印刷报纸和网络报纸广告收益率下降18.1个百分点,这是广告收益连续6季呈现下降趋势。而摩根士丹利又在此时下调对2009年网络广告收入的预期。
在中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2009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同比增长15%,充分彰显我国传媒行业收入增长抗周期的特性,然而整体传媒业依然不容乐观。
“2008年上半年中国传媒业可谓是进入‘泡沫化’阶段。”独立传媒评论人王方指出,传媒业本身在“泡沫经济”中成长,但警惕性不高。比如,在这一年又创办了几份财经类的报纸,一直强调如何入市,但缺少专业、尽职的报道来提示风险,而这迟早会被读者抛弃。此外,这一年的很多纸媒报道口水化越来越严重,大有被网络牵着走的感觉,除了本年度的大事件外,并无多少出彩之处,这主要是传媒的心态已是相当浮躁,读者能看到的成熟的报道比较少。
在成本升高和市场环境不乐观的状况下,王方预测未来的传媒业将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好的将呈扩张的趋势,缺乏创新的只能是萎缩,终而被淘汰出局。
而光大证券传媒股分析师范敏则表示“借调整机会,是传媒业挤出泡沫的良机”。她告诉记者,现在传媒业上市公司平均估值水平大幅下滑。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