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文化频道> 文化>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电影美工:电影海报带来的无限回忆

2009-12-07 09:06:03.0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李皓 责编:乐轩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我国印刷业的飞速发展,手绘电影海报逐渐被印刷品所取代了,电影美工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樊继良说那段日子,电影院的美工只能被迫转行。樊继良还记得自己创作的最后一幅电影海报,那是一幅美国枪战的电影海报,那个时候美国大片大举向中国的电影市场挺进。在樊继良看来,这是文化的多元化带来的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冲击,这恐怕是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

  【CPP114】讯:这是一种消失了的职业。他们的作品曾经是都市文化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就是电影美工。油画家樊继良先生曾有过整整10年的电影美工从业经历,回首那段往事,他的眼睛里闪动着别样的神采。

  奠定绘画基础的经历

  1984年,樊继良调入青海省人民电影院成为了一名职业电影美工,那一年樊继良26岁。26岁的樊继良不仅经历了上山下乡、招工入厂的人生磨炼,同时也在刚刚过去的“文革”期间幸运地完成了绘画启蒙教育,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被中国电影人称为“第二度青春”,一大批即将对中国电影史产生深远影响的电影人,带着他们略显青涩的作品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可毕竟坚冰刚刚解冻,樊继良说,那时每一部电影上映前,有关部门都要请省上的专家集体审片,一旦专家对这部电影的主题、表现手法提出质疑,这部电影就有可能被打入冷宫。

  可是文艺的春潮毕竟是抵挡不住的,那时《青海日报》专门开设了电影评论版面,每个省还印制了专门刊登电影评论的报纸,电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人最时尚的消费。

  电影美工:电影传播的幕后英雄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电影美工是一个略显陌生的职业。

  樊继良说,电影美工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审完片后,将中国电影总公司提供的电影海报放大复制到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广告。制作电影广告绝不是轻松的事。

  那时西宁市大小有十几家电影院,电影院之间的竞争很厉害,上座率已经是那个时代电影人追求的目标。在那个宣传手段十分单一的年代里,最有效的手段怕也只有电影海报了,在不少人看来,电影海报绘制的精细程度,就是衡量影院实力的一个标尺。

  在樊继良的记忆中,那时的青海省人民电影院是西宁市条件最好的一家影院,影院门前设置了好几处海报宣传栏,其中有一个宣传栏正对着繁华的西大街,街上的人很远就能看见海报的内容。那个宣传栏有1.5米宽,2米长,是当年青海省最大的一块电影海报栏了。电影公司提供给美工的海报样本通常只有一本杂志那么大,要想把它原比例地放大成这样一幅巨型海报,委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且按照规定,电影海报一定要在电影放映前10天悬挂在街头。

  为了赶在电影放映前完成海报创作,往往从审片会场一回来,美工们就立刻投入到了创作中,因为当时电影更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加班加点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樊继良曾经创下过一天临摹3幅电影海报的记录。

  油画的原材料十分昂贵,在当年也不是每家影院都能承担得起的,为了节约原材料,樊继良往往就在用过的海报画面上直接创作,时间一久,樊继良长期使用的电影海报就变得很厚。樊继良说,如果用红外线探测仪观测,你一定会发现在厚厚的油彩中隐藏着上百幅的作品,这也算得上是一道奇观了。

  除了画电影海报,樊继良承担的另一项特殊的工作,就是用美术字为人民电影院写沿街悬挂的大型宣传标语。樊继良说当年他写得最多的就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内容的标语,这样的标语成为了那个逝去年代留给他的最深刻的印象。

  《祝福》引发的珍贵记忆

    樊继良调到人民电影院后画的第一幅电影海报是《祝福》。

  电影《祝福》是一部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由鲁迅先生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佳作。“文革”后,曾被禁止上映的《祝福》终于再次和观众见面了。

分享到: 下一篇:中国书为何难行海外路?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