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印刷叫“零误差”
2010-09-28 08:43:19.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覃丽妮/文 责编:喻小唛
- 摘要:
- 从第一份3D报纸《十堰晚报》采用将平面的2D图片通过后期的分色处理转换成为3D图片,到后期浙江《每日商报》自创一套利用相机还原真正的3D立体影像的新技术,目前3D报纸印刷正经历不断成熟的过程。的确,印刷出版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从黑白到彩色再到3D印刷,每一次蜕变都留给世人无尽的回味和强烈的震撼。
读者观看3D报纸
一张3D报纸是如何做成的?据相关技术人员介绍,3D报纸照片处理的过程基本与2D照片相同,技术人员使用Photoshop或其他软件,将一张普通的2D图片分离成不同角度的红蓝两张图片,然后把这两张图片不完全套印在一起,合成为一张“模糊的图片”,就形成了3D图片。佩戴3D眼镜观看,3D效果就出现了。
的确,印刷出版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从黑白到彩色再到3D印刷,每一次蜕变都留给世人无尽的回味和强烈的震撼。
这种震撼来自我们看到的、了解到的这一切。3D报纸,必须采用最新的印刷设备,并在校对过程中,除了保留传统的人工检验外,还引入精密专业仪器来配合校正,如密度计、专业放大镜等等,以保证这份报纸“零误差”。
这种震撼来自印刷车间里每一位印刷工人的功力。印刷时需专人佩戴3D眼睛来检验效果,避免印刷机出现偏差。与普通报纸相比,在印制3D报纸时,印刷机的速度略慢,只有蓝、红色的不完全套印才能出现3D效果。速度过快会影响颜色准确度,速度过慢又会浪费时间,在掌握速度方面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所以3D报纸投入的时间、经历、成本都要比普通报纸高。
这种震撼来自各种印刷技术的精准、到位。套印与调色环节是3D能否达到视觉效果的关键,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与精力,一个版图片约三个小时才能完成分色处理。普通报纸套印、调色一般需二次查版,进行校正,但3D报纸至少需要三次。
正是由于这种种纷繁复杂而又必须谨慎细微的处理工作,才造就了一张张完美的3D报纸。这种“零误差”就是高度的专业、职业和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3D报纸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鲜感,实际上已经创造了一系列新的价值。
从价值链上看,扩版、分叠、增刊、特刊、号外已经成为诸多媒体创新的重要手段,创新已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报纸的3D化技术横空出世,无疑为诸多平面媒体创新提供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经验。另外,3D报纸给读者以新颖的视觉感受,立体的版面更能增强内容的表现力,读者不再是单凭自己好恶蜻蜓点水式阅读,而会更主动地阅读,阅读范围也更广。如此一来,报刊的传播价值将实现最大化,并使报刊本身成为读者竞相传阅、收藏的珍贵物品。再次,3D报纸的发行给市民带来惊喜,成为营销的典范。读者争相传阅广告内容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兴趣和关注,给商家带来直接的市场价值,实现媒体与商家的双赢。
现代印刷是一种为社会全方位服务的加工工业,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及个人。一个国家的印刷总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中国的印刷工业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2008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依然达到7.9%。总之,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晨报》北京晨报3D封套出炉 总编谢星文有话要说
今日《北京晨报》3D报纸广告覆盖京城
京城报业首份3D广告今诞生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