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中国互联网正处于变革前夜
2010-12-23 13:42:01.0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腾讯希望做互联网上的水和电。腾讯目前的海量用户及我们拥有的业务数量,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过去,创新是腾讯取得今天成绩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创新依旧是驱动腾讯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还会加强。
【CPP114】讯:未来,创新依旧是驱动腾讯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整个行业的分工合作,中文互联网必将成为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创新及引领力量之一中国互联网正处于变革前夜 ——专访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开放和共享
记者:如何评价中国互联网的创新现状和趋势?
马化腾:过去10多年来,包括腾讯在内的中国互联网走过的历程一直不乏创新。
现在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走向大众,互联网越来越“傻”,越来越易于使用,而这需要后台有非常聪明的技术在支撑。一家企业或者几家互联网企业,其研发实力是不足以满足未来日益个性化、日益复杂化的需求的。所以最近腾讯提出云组织和云创新的概念——也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社会的各个资源可以在需要时快速聚集起来,在完成任务后又立刻消散,能够进行下一轮新的组合。我们认为这个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记者:您曾经说过,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在您的理解中,什么样的公司是“受人尊敬的公司”?
马化腾:腾讯公司的愿景是“做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12年来,这是腾讯一贯的目标。是否能达到这个愿景,我想应该交给大众来评判。
我想说的是,在度过了早期求生存的阶段后,随着企业不断成长,我们已越来越感觉到,在求发展过程中如何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将是腾讯未来继续成长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随着腾讯实力越来越强大,我们也感觉到能力越大,身上担子越重,责任也越大。腾讯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企业,它和非常多的合作伙伴、企业、社会、政府、用户息息相关,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股东负责,或者为投资人负责,或者为员工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为我们用户、社会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记者:您在12月5日公开表示,腾讯从那天起将步入为期半年战略转型筹备期,转型原则是开放和分享。对此有何规划?
马化腾:开放和分享并不是一个宣传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开放很多时候被用作一个姿态,但是我更理解这是一个能力。分享不是一个愿景,更多是说你如何建立一个可执行的制度,才去执行你的分享和共享。所以,在自身的能量和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更高水平的情况下,或者很多制度没有建立完善的时候,去谈开放分享对人对己都是不负责任。
我们提出半年时间转型,我们希望这是一次慎重、彻底、完整的转型。我们预计半年后的2011年6月5日,大家将会看到腾讯很多举措。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一系列活动展开。
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安全、开放、透明的云,将QQ从纯粹的客户端变成一个可以通过Web、通过手机各种终端来访问的平台,并支持腾讯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所有微创新的服务。
中文互联网正在崛起
记者:您个人是伴随中国互联网一路成长起来的,回顾这十几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马化腾:互联网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腾讯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如同打开了一扇扇大门,改革开放给了中国人重新打量认识世界的机会,也给了那些血液躁动的年轻人创业成长的机会。
同时,互联网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12年来,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腾讯从来没有哪一天可以高枕无忧,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终担心某个疏漏随时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始终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
因此,我们一直奉行的信条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我认为,这是腾讯能够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原因,也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
记者:中国互联网是否已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马化腾: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事实上,我一直认为,中国互联网仍然有很大的机会。譬如搜索和电子商务,还有网络广告,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关于中国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我还是要强调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只有“阳光下的竞争及合作”,用户及消费者才能最终受益,产业也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记者:成长为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梦想,腾讯对此有何期待?
马化腾:中国互联网正处于一个变革前夜,我们非常荣幸见证这么一个历程。最近,我们也注意到,优酷、当当这些互联网公司在美国股市再次掀起中国概念热潮。这些都是中文互联网逐渐崛起的表现。
腾讯希望做互联网上的水和电。腾讯目前的海量用户及我们拥有的业务数量,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过去,创新是腾讯取得今天成绩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创新依旧是驱动腾讯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还会加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整个行业的分工合作,中文互联网必将成为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创新及引领力量之一。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互联网之争已成信息入口之争 “引擎”价值在哪里
英研究显示互联网使用不影响印刷报纸营利
汉王科技公司获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互联网超越印刷媒体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广告媒体
开放和共享
记者:如何评价中国互联网的创新现状和趋势?
马化腾:过去10多年来,包括腾讯在内的中国互联网走过的历程一直不乏创新。
现在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走向大众,互联网越来越“傻”,越来越易于使用,而这需要后台有非常聪明的技术在支撑。一家企业或者几家互联网企业,其研发实力是不足以满足未来日益个性化、日益复杂化的需求的。所以最近腾讯提出云组织和云创新的概念——也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社会的各个资源可以在需要时快速聚集起来,在完成任务后又立刻消散,能够进行下一轮新的组合。我们认为这个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记者:您曾经说过,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在您的理解中,什么样的公司是“受人尊敬的公司”?
马化腾:腾讯公司的愿景是“做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12年来,这是腾讯一贯的目标。是否能达到这个愿景,我想应该交给大众来评判。
我想说的是,在度过了早期求生存的阶段后,随着企业不断成长,我们已越来越感觉到,在求发展过程中如何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将是腾讯未来继续成长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随着腾讯实力越来越强大,我们也感觉到能力越大,身上担子越重,责任也越大。腾讯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企业,它和非常多的合作伙伴、企业、社会、政府、用户息息相关,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股东负责,或者为投资人负责,或者为员工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为我们用户、社会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记者:您在12月5日公开表示,腾讯从那天起将步入为期半年战略转型筹备期,转型原则是开放和分享。对此有何规划?
马化腾:开放和分享并不是一个宣传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开放很多时候被用作一个姿态,但是我更理解这是一个能力。分享不是一个愿景,更多是说你如何建立一个可执行的制度,才去执行你的分享和共享。所以,在自身的能量和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更高水平的情况下,或者很多制度没有建立完善的时候,去谈开放分享对人对己都是不负责任。
我们提出半年时间转型,我们希望这是一次慎重、彻底、完整的转型。我们预计半年后的2011年6月5日,大家将会看到腾讯很多举措。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一系列活动展开。
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安全、开放、透明的云,将QQ从纯粹的客户端变成一个可以通过Web、通过手机各种终端来访问的平台,并支持腾讯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所有微创新的服务。
中文互联网正在崛起
记者:您个人是伴随中国互联网一路成长起来的,回顾这十几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马化腾:互联网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腾讯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如同打开了一扇扇大门,改革开放给了中国人重新打量认识世界的机会,也给了那些血液躁动的年轻人创业成长的机会。
同时,互联网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12年来,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腾讯从来没有哪一天可以高枕无忧,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终担心某个疏漏随时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始终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
因此,我们一直奉行的信条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我认为,这是腾讯能够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原因,也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
记者:中国互联网是否已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马化腾: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事实上,我一直认为,中国互联网仍然有很大的机会。譬如搜索和电子商务,还有网络广告,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关于中国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我还是要强调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只有“阳光下的竞争及合作”,用户及消费者才能最终受益,产业也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记者:成长为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梦想,腾讯对此有何期待?
马化腾:中国互联网正处于一个变革前夜,我们非常荣幸见证这么一个历程。最近,我们也注意到,优酷、当当这些互联网公司在美国股市再次掀起中国概念热潮。这些都是中文互联网逐渐崛起的表现。
腾讯希望做互联网上的水和电。腾讯目前的海量用户及我们拥有的业务数量,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过去,创新是腾讯取得今天成绩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创新依旧是驱动腾讯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还会加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整个行业的分工合作,中文互联网必将成为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创新及引领力量之一。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互联网之争已成信息入口之争 “引擎”价值在哪里
英研究显示互联网使用不影响印刷报纸营利
汉王科技公司获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互联网超越印刷媒体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广告媒体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