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古籍浅说
2011-06-05 09:49:02.0 来源:东方早报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历经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宋本大量流失。于是宋本之研究、鉴定日益受到重视,版本学、目录学乃应运而生,成为清代学术领域的一门显学。
《新刊嵩山居士全集五十四卷》,为晁公遡撰,其门生刻本,现虽有常熟瞿氏旧藏彭元瑞所校之抄本传世,但抄本仍有较多讹误,如目录卷四十四《答甄以道一幅》,此“甄”为姓氏,抄本误作“瓶”,如卷五《今岁试士竟置酒起文堂延主司且作诗送之》“吟诗必二雅”,误“雅”为“推”;“乡党为叹息”误作“乡党为欢息”,如无此宋本,均将成为难以破解之谜。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系南宋力主北伐名臣张浚之子张栻所撰,鉴定为宋孝宗时浙江刻本。元明两代均无翻刻本。有清初抄本(陈揆稽瑞楼藏)以及陆心源藏“影写宋刊本”流传,彼此异文互见,如此书之“烛微消患”,陈本作“烛奸除害”,陆本作“烛照数计”,亦均可解释。但此书十三叶之“侍卫之臣不懈于内”,陈、陆二本均作“不解于内”,显然讹误。后面“亮屯祁山招鲜卑”陈本作“招译卑”,“规谏不用”,陈本作“视谏不用”,也都无法解读了。此外,《刘子十卷》与明代正统《道藏》本作了比勘,异文亦多,显系两种文本,难以评判优劣。《金石录三十卷》,为宋淳熙间龙舒斋刻本,因系残本,最初不知刊刻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古逸丛书三编》出版,所收《金石录三十卷》乃龙舒斋刻本,比勘之下,乃发现残本若干补缺字,增删文字、改字、误字、衍字与脱字。
通过宋本与各种抄本、刻本的比较,不仅仅进一步确认了宋刻的事实,同时对宋本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亦为有力论证。
《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之完成主要是建国后新一代版本学后起之秀的努力,而其成长则与前辈大师顾廷龙、潘景郑、瞿凤起等的培养不可分。另有一更为重要的因素,明清两代版本学家、藏书家已经作出一系列重大贡献,积累至为丰富经验。如离开此一个坚实的基础,此书亦难以完成。
编著实事求是地引证诸多前贤的论点,从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开始,明代、清代、近代、现代有关的本学专著均不无摘引。而对清代版本学大师黄丕烈之题跋最为重视,其《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之题跋二通,均按墨迹原件版图收入。此外《丁卯集》、《重彫足本鉴戒录十卷》,《会昌一品制集二十卷》、《刘子十卷》、《侍郎葛公归愚集二十卷》、《梁谿先生文集一百八十卷》、《嘉祐集十五卷》等七部宋本亦均有黄丕烈题跋,亦均按墨迹原件制图收入,而《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所收题跋以黄丕烈居第一位,居第二者为顾广圻,则仅两部宋本之题跋。黄丕烈、顾广圻诸人题跋皆作为宋本的有力佐证才制图,编著者之重视程度自不待言。
此书对前贤有关宋本论述、处理上的疏漏皆一一指出,或予以补正,语气方面则相当冷静、客观,如《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编著者谓:
此本首冠《春秋二十国年表》,简记春秋二十国更替与大事。自周而下,依次为鲁、蔡、曹、卫、滕、晋、郑、齐、秦、楚、宋、杞、陈、吴、邾、莒、薛、许、小邾。或可补宋刻别本之未备,也可纠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之著录漏略许国之失。
即是一例。又如《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潘祖荫《滂喜斋藏书记》因其纸背有“至元……”等字样,未能确认为宋本。编著者肯定“据此定为元刻本者不确”。《西畴居士春秋本例二十卷》,何焯曾谓通志堂本出自毛氏汲古阁旧钞,编著者强调通志堂本非宋本原来面貌,亦即否定了何焯之结论。诸如此类,等等。
宋本古籍是珍稀的国宝,研究的专家极为稀少,上海图书馆编著此书确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大贡献。拜读之时作了札记。是否能起到介绍或导读的作用,心中无把握。如能引起批评,确是抛砖引玉,乃我之愿望也。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古籍版本的赏与辨
远离大众压力倍增 古籍出版你的位置在哪儿
古籍印刷工艺展演
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物超过5000种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