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58岁背后的变迁
2011-08-06 14:40:13.0 来源:搜狐教育 责编:江佳
- 摘要:
-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从1953年开始出版,经过反复修订,但是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并入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创新精神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1953年新华辞书社编,主编者为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1901~1980)。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行第一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以后续有修订,改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转由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 这本字典颇具创新精神,
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书中采用的部首与一般字典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共有189部。 如旧日字典的肉部、艸部、高部、鼓部、 齐部、龟部等都并省,而有些旧日字典根据《说文解字》、篆书的写法不分的,这本字典里都按楷书的写法分为两部,如“刀”与“刂”,“火”与“灬”,“心”与“忄“,“水” 与“氵”,便于查检。这种办法在中国字典中是前所未有的。
2、所收单字有8500个左右,在单字训解之下连带加出的复音词和词组有3200多个。复音词和词组都加有标志,这样就兼有简单词典之用。
3、在释义中分别标出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使读者能进一步理解多义词不同语义转变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词义的发展颇为有用。这是编者用心之所在,也是其他字典所不曾有的。
4、这本字典第一版有不少名物的插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所解释的内容(后来重排删去)。
历史作用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倡这种大学者小字典的‘新华风格’,提倡名家大家面向大众、力于普及的学术风气。”总结《新华字典》走过的50年历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这样说。“《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小字典创造的奇迹。新华字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同时,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修订频率最高的辞书。50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化,这本词典整整修订了10次。“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每一次修订都要在字词上“咬文嚼字”,都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都要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编撰人员说,第十版在原先第九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其实,《新华字典》出版50多年来,平均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如同一台影像机,《新华字典》记录、反映了新中国这55年的风雨变迁。”刘庆隆老先生说,《新华字典》编撰之初,不可避免地留下特殊时期的特殊痕迹。比如收了一些政治性的名词术语,“生产队”、“互助组”、“人民公社”、“高呼毛主席万岁”等。在某些时期,《新华字典》成了后人眼中的“政治教科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字典进行修订,删除一些不太常用的,如“租借地”、“愚民政策”、“锻铁”等,增加了互联网、黑客、克隆、期货交易、盗版、白领、社区等上百个新词新义。环保意识也渗入了字典的修订中,对于已经被国家定为保护动物和保护植物的,一般都将释文中“……可食”等语句删除,增加了“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等语句。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七成网友认为新华字典出错应对民众负责
新《新华字典》修订人员:字形以“通用字表”为准
新华字典改版波澜不惊 读者更在意价格和印刷质量
第11版《新华字典》新华书店开售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