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不必谈微博色变
2011-08-08 09:47:33.0 来源:财讯网 责编:江佳
- 摘要:
- 传统媒体不必谈微博色变,更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惯有优越感,传统媒体和微博在当今中国可以比翼齐飞,前者可以继续挑战后者的强势意见,后者也可以继续挑战前者的单一和被动。
【CPP114】讯:因对微博信息复杂而散乱,在谣言制造并推波助澜力量的忧虑,环球时报8月5日曾发表题为《传统媒体不应沦为微博印刷版》的社评文章,主要意思是批评微博这个新兴舆论平台过于情绪宣泄,对中国社会的意见反映不全面,尚行不成稳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号召传统媒体不要被微博上的信息和话题控制,成为“集体微博控”,更不能对微博强势意见顶礼膜拜。
请先让我们正确认识一下微博——短短140字符,从诞生到现在,用了不到1年半的时间,注册账户已有1.4亿人,到今年年底可能突破2亿人。新增的微博用户量可能相当于英国全国人口总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通过微博的发布框,做你想做的一切,无非是收转播点评@,链接在一起,就开启了全新的从现实到虚拟的交互社会。
为什么一个只有140字符的有限媒介空间会引爆一个又一个新闻热点事件?
首先,微博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性。中国人通常比较害羞和内敛,不太愿意或擅长用话语直接交流,而是选择用图片和视频。而微博能替他们多角度表达并且可以进行人际社交。
其次,微博扩展了新闻报道的边界。日本大地震中,微博虽微小,却发挥了远超传统媒体的力量和价值,以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丰富性、人性等方面,成为网民获取有关地震报道的首选。因微博可以发求救信息,甚至可以集合在线网友的人道力量,发起成功的解救行动,哪怕你是远在日本。而这种功能在微博之前绝无仅有。
“7•23”动车事故也是从微博上最先传播出来的。有统计显示,现在一半以上的热点新闻,都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首发的。对此,《环球时报》也承认:作为新闻报道的一大信息源,微博显然是配得上的。这是信息工具革命带来的,无可逆转。
第三,微博使普通公民参与公民社会成为可能。《环球时报》也认为,微博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它与真实社会的映照,往往是第一时间和不加修饰的。因此,微博可以成为普通公民低成本和便捷的渠道参与围观、质疑、问责到监督政府和领导人的民意工具,又使其中的民意领袖塑造民意成为可能,最终影响到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今年1月17日,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将失踪儿童求助信息发到微博,很快引发网友大量关注。微博上有关疑似失踪儿童的信息,和寻子信息逐渐增多。为此于教授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呼吁以此协助警方采取行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公益活动就此发起。4月12日,全国警方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打拐活动,并在6月1日前建立了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打破常规,不分警种,在儿童失踪第一时间联合行动。
我们客观承认,由于微博过于年轻,过于新鲜,而用户素质和人格修为参差不齐,不排除很多人来此低俗消费、情绪发泄、诋毁主流社会价值观……甚至很多贪图小利的短视者还以此为发财平台,帮人刷粉丝,进行虚假宣传和包装等负面利用。但拥有1.4亿用户的微博其实已经是个大社会了,和现实社会一样,这种负面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但一定是小众的,非主流的。更多的使用者都是在尝试、体验和学习微博的正面价值,这些人中有李开复、俞敏洪,有李连杰,有余华,有雅江扎噶寺加措活佛,更有数不清的赵钱孙李、你我他。
《环球时报》批评微博对中国社会的意见反映是不全面的,与现实社会的多元化是不相符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论传统媒体,从官方报纸到官办电视台、电台,每期版面和节目都是相对有限的,加之出版时间和播出时间更是有限的,谁又敢客观承认这些以官方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对中国社会意见的反映就全面了?就能多元化反映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的多元性了?另外,中国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从设立之初就定位于党的喉舌作用,也就是说更多的职责是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为了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用心良苦地总是保持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对此,人民深表理解和支持。
但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社会问题多元,从普通公民对新闻的天然喜好角度,他们很自然的首选与己的吃喝拉撒和最直接的相关利益有关的角度去挑选新闻。全世界如此。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人民日报》已经从历史上惯常以党、政、军等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宣讲,转而也关心关注收入差距、户籍壁垒等与民生更贴近的更现实的多元话题报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媒体当下不是要担心跟不跟着微博走的问题,更不必担心是否被灭,而应与微博“打成一片”,从中汲取社会化、多元化、平民化的营养。传统媒体依然可以一如既往从微博中发掘话题,甚至转载信息,但只有是更专业和更有责任感的挑选和辨识信息,真的和微博的草根诉求感同身受,发挥你们的思想深度,才能去替中国社会解决更多的问题。
所以,传统媒体不必谈微博色变,更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惯有优越感,传统媒体和微博在当今中国可以比翼齐飞,前者可以继续挑战后者的强势意见,后者也可以继续挑战前者的单一和被动。中国社会正需要这样的互补,社会主流价值不是天然存在于传统媒体,微博上也不都是非理性和暴民。传统媒体和微博应该联起手来,促进信息传播,让公民更多关注这个国家发生的事,学会正面围观,学会独立思考,最后提高独立判断能力,共同推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更民主、更自由、更和谐。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环球时报社评:传统媒体不应沦为微博印刷版
温州动车事故透视 传统媒体应反思
传统媒体的未来:渐进式发展已不能满足需要
传统媒体转型探析:利用报纸品牌打造电子报
请先让我们正确认识一下微博——短短140字符,从诞生到现在,用了不到1年半的时间,注册账户已有1.4亿人,到今年年底可能突破2亿人。新增的微博用户量可能相当于英国全国人口总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通过微博的发布框,做你想做的一切,无非是收转播点评@,链接在一起,就开启了全新的从现实到虚拟的交互社会。
为什么一个只有140字符的有限媒介空间会引爆一个又一个新闻热点事件?
首先,微博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性。中国人通常比较害羞和内敛,不太愿意或擅长用话语直接交流,而是选择用图片和视频。而微博能替他们多角度表达并且可以进行人际社交。
其次,微博扩展了新闻报道的边界。日本大地震中,微博虽微小,却发挥了远超传统媒体的力量和价值,以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丰富性、人性等方面,成为网民获取有关地震报道的首选。因微博可以发求救信息,甚至可以集合在线网友的人道力量,发起成功的解救行动,哪怕你是远在日本。而这种功能在微博之前绝无仅有。
“7•23”动车事故也是从微博上最先传播出来的。有统计显示,现在一半以上的热点新闻,都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首发的。对此,《环球时报》也承认:作为新闻报道的一大信息源,微博显然是配得上的。这是信息工具革命带来的,无可逆转。
第三,微博使普通公民参与公民社会成为可能。《环球时报》也认为,微博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它与真实社会的映照,往往是第一时间和不加修饰的。因此,微博可以成为普通公民低成本和便捷的渠道参与围观、质疑、问责到监督政府和领导人的民意工具,又使其中的民意领袖塑造民意成为可能,最终影响到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今年1月17日,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将失踪儿童求助信息发到微博,很快引发网友大量关注。微博上有关疑似失踪儿童的信息,和寻子信息逐渐增多。为此于教授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呼吁以此协助警方采取行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公益活动就此发起。4月12日,全国警方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打拐活动,并在6月1日前建立了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打破常规,不分警种,在儿童失踪第一时间联合行动。
我们客观承认,由于微博过于年轻,过于新鲜,而用户素质和人格修为参差不齐,不排除很多人来此低俗消费、情绪发泄、诋毁主流社会价值观……甚至很多贪图小利的短视者还以此为发财平台,帮人刷粉丝,进行虚假宣传和包装等负面利用。但拥有1.4亿用户的微博其实已经是个大社会了,和现实社会一样,这种负面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但一定是小众的,非主流的。更多的使用者都是在尝试、体验和学习微博的正面价值,这些人中有李开复、俞敏洪,有李连杰,有余华,有雅江扎噶寺加措活佛,更有数不清的赵钱孙李、你我他。
《环球时报》批评微博对中国社会的意见反映是不全面的,与现实社会的多元化是不相符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论传统媒体,从官方报纸到官办电视台、电台,每期版面和节目都是相对有限的,加之出版时间和播出时间更是有限的,谁又敢客观承认这些以官方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对中国社会意见的反映就全面了?就能多元化反映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的多元性了?另外,中国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从设立之初就定位于党的喉舌作用,也就是说更多的职责是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为了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用心良苦地总是保持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对此,人民深表理解和支持。
但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社会问题多元,从普通公民对新闻的天然喜好角度,他们很自然的首选与己的吃喝拉撒和最直接的相关利益有关的角度去挑选新闻。全世界如此。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人民日报》已经从历史上惯常以党、政、军等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宣讲,转而也关心关注收入差距、户籍壁垒等与民生更贴近的更现实的多元话题报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媒体当下不是要担心跟不跟着微博走的问题,更不必担心是否被灭,而应与微博“打成一片”,从中汲取社会化、多元化、平民化的营养。传统媒体依然可以一如既往从微博中发掘话题,甚至转载信息,但只有是更专业和更有责任感的挑选和辨识信息,真的和微博的草根诉求感同身受,发挥你们的思想深度,才能去替中国社会解决更多的问题。
所以,传统媒体不必谈微博色变,更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惯有优越感,传统媒体和微博在当今中国可以比翼齐飞,前者可以继续挑战后者的强势意见,后者也可以继续挑战前者的单一和被动。中国社会正需要这样的互补,社会主流价值不是天然存在于传统媒体,微博上也不都是非理性和暴民。传统媒体和微博应该联起手来,促进信息传播,让公民更多关注这个国家发生的事,学会正面围观,学会独立思考,最后提高独立判断能力,共同推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更民主、更自由、更和谐。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环球时报社评:传统媒体不应沦为微博印刷版
温州动车事故透视 传统媒体应反思
传统媒体的未来:渐进式发展已不能满足需要
传统媒体转型探析:利用报纸品牌打造电子报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