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趋势频道> 政策法规>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上海书展作家数字态度之七宗“最”

2011-08-23 08:43:36.0 来源:IT时报 责编:王岑

摘要:
当数字化浪潮汹涌袭来,作家们是当弄潮儿、旁观者,还是泼冷水抑或倒戈相向?没有人能完全幸免,当所有的书都能在网上买到,当一整本书的文字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当微博左右人的小脑,作家们又怎能逃脱?
  【CPP114】讯:当数字化浪潮汹涌袭来,作家们是当弄潮儿、旁观者,还是泼冷水抑或倒戈相向?没有人能完全幸免,当所有的书都能在网上买到,当一整本书的文字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当微博左右人的小脑,作家们又怎能逃脱?数字出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周国平说“我没有拿到过一分钱!”电子书给他们带来了什么?骆以军说“电子产品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张国立说“都没时间写东西啦!”都在泼冷水?当然不是。辩证法告诉我们,反对中必有支持,拒绝中也一定有迎合。《IT时报》为你悉数作家们的数字态度七宗“最”。
  
  最爱网友王小慧
  
  一个胸膛里跳动着许多颗心
  
  和作家周国平一起签售新书《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读者排成长龙,王小慧整整忙了2个小时。在书展新闻中心休息室里的白色沙发上,《IT时报》记者好不容易逮到她,有了面对面聊天的机会。她曾经形容自己“一个胸膛里跳动着许多颗心”,周国平则称她“仿佛有九条命似的”。拍照片、拍电影、做雕塑、新媒体、写作——永远在路上的王小慧,在微博时代依然很潮很时尚。
  
  王小慧PROFILE
  
  著名旅德华人艺术家。出版过40多部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影响最广泛的是在中国出版的自传《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
  
  关于微博
  
  粉丝数又多了3000,特高兴!
  
  原来王小慧每期必看《IT时报》,上期蒋方舟关于微博的反思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采访中间,王小慧不忘提醒助手,把现场签售的花絮发到微博上去,助手把照片给她看,她说多拿几张给我看,我才有感觉,才有话写呀!对她来说,微博是一种创作,更是一种提醒。
  
  IT时报:您怎么看待微博?关心自己微博的粉丝数量吗?
  
  王小慧:我现在尽量不让自己上瘾,不要变成微博控。我房间的网络不好,经常连接不上,我常常夜里很晚拿着iPad,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到办公室去。那边信号好,但是没空调,纠结半天,还是去吧,要看一眼自己的微博才放心,要是今天的粉丝数又增加了3000个,特高兴!躲在办公室里,出了一身汗。
  
  IT时报: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重吗?
  
  王小慧:对的。事实上微博也能让大家了解我的近况。比如前两天我让助手发了条这次书展的信息,一下子就被转发了4000多次,还有读者特地从南京赶来,背包里背了好多本我的书要我签名。但我的确也在反省,网络上的很多东西只能被称为信息,甚至很多是垃圾信息,如果不把这些垃圾及时从脑子里清除出去,就装不下其他真正好的东西了。
  
  IT时报:一切都更新得太快了?
  
  王小慧:时代快速变化,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爸爸一直跟我念叨的“看十遍不如读一遍,读十遍不如抄一遍,抄一遍不如背一遍”。但我也很苦恼,常常连看一遍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就先复印扫描下来再说,想着等有空了再好好看,可到后来连复印的纸头都找不到了。我也很想慢下来,但自己就像《小木克奇遇记》里的小木克,穿上“魔鞋”,永远在奔跑,再也停不下来。
  
  关于摄影
  
  宁可不吃肉也要拍照片
  
  摄影是王小慧的生命。她端起相机和这个世界,和自己对话。20年前的那场车祸中,受到重创倒卧病床的她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相机,拍下自己伤痕累累的脸。如今的她,依然在摄影世界不断地探索,最新的“纳米摄影展”上,那些鸡蛋壳、头发丝被无限地放大,在镜头下呈现出山峦叠嶂,丛林交错的神奇景象。
  
  IT时报:这么多年下来,您对摄影还有新的热情和追求吗?
  
  王小慧:我13岁开始端起相机,摄影算是自学成才。那时候着迷到可以整夜冲洗照片不睡觉,买不起胶卷,就买相纸裁下来的边角料。我想我对摄影是永远不会有厌倦的那一天。我的作品其实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拍摄对象,但我始终坚持的一点是,不管拍什么阶层的人物,年轻漂亮也好,落魄丑陋也好,哪怕是拍一个乞丐,最基本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尊重他的人格。《从眼睛到眼睛》那本书里,拍摄对象一开始也是很抗拒的,后来我不停地跟她们聊天,最后拍摄时我们离得特别近,全都是在1米之内,拍人物一定要有交流,要征得对方同意,我不欣赏偷拍,就像在挖掘别人的隐私。
分享到: 下一篇:“中德印后创新技术研讨会”(深圳站)金秋时节隆重开幕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