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为何拼命进军冲印业(三)
2006-07-05 11:02:17.0 来源:IT168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三、影像行业现状和竞争对手分析
1、数码打印行业步入衰退?
全球第四大打印公司利盟的营收现状也突显了数码打印行业的现状,利盟2005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净收入下降至823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5亿美元滑落近半。
“价格竞争严酷、喷墨打印销售衰退明显。”上任不久的利盟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董事总经理李建民近日向记者表示,今年公司不得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2、数码冲印竞争激烈,前景看好
小型数码冲印机市场的份额大多掌握在5-6家国际品牌的大厂商手里,随着爱克发申请破产保护,柯尼卡美能达宣布将在2006年3月31日财年末前停止生产小型冲印机,小型数码冲印机市场的份额将会密集到3家厂商手中——富士、诺日士、其士。其中,富士和诺日士将上演双雄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富士Frontier系列数码冲印机以技术见长,在2005年度中国影像业年度评选中,富士Frontier550获得AA金照片奖,而Frontier570则获得最受投资者推崇奖,成为2005年度数码冲印机市场的大赢家,而2006年,富士有望延续这种势头,保持领先地位。
诺日士接手柯尼卡美能达的售后服务后,会经过一段磨合期,但相信推出新品的速度不会放慢,有望与富士形成相持。
冲印店领域,一直以来柯达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位置,尤其是传统店,更是柯达的天下,目前柯达在中国拥有冲印店9000多家。但随着冲印店数码化进程的加速,不少冲印店面临着洗牌危机,部分冲印店因为购置了其他品牌的数码冲印设备而摘掉了柯达店的名头,成为了自有品牌冲印店或其他品牌的加盟店,部分冲印店则无力转型,退出了市场。
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目前,柯达已经与诺日士、其士分道扬镳,不再挂钩销售这两大厂商的数码冲印设备,由此,柯达在数码冲印领域的扩张将会减缓,但柯达已把目光投向了数码快印。柯达致力于把8100家传统冲印店转型为数码化的e柯达数码速印站,柯达预计,3年内全国80%的店将变身数码冲印店,3年后,柯达数码冲印网络将超过万家。
富士则利用本身在数码冲印设备技术上的优势,大力发展富士尖端写真。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古森重隆2月26日表示,富士胶片不依赖现在已有的技术而要开发自己的核心设备和技术,例如富士自己开发的高速扫描和激光曝光技术,正因为此,FRONTIER系列也成为零售数码冲印构架的核心。
“FRONTIER可以让冲印店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当下最受欢迎的所有服务。我们相信,如果没有FRONTIER的发展,如今的数码冲印店主将不可能成为以数码技术为基础的服务提供商。”
3、传统冲印左右为难
传统影像领域的下滑速度之快,已远远超出行业的预期,胶卷曾经是影像业厂商的“利润粮仓”,而如今却成为了各大厂商战略转型的“第一削减目标”。
2006年1月19日,柯尼卡美能达在东京宣布,将于2007年3月31日前全面关闭包括胶卷和相纸在内的相片制造业务。在此之前的2005年底,爱克发胶卷已经停止生产。
至此,全球六大胶卷厂商已剩下美国柯达、日本富士、中国乐凯和意大利富兰尼。鉴于胶卷市场的严峻形势,保留胶卷业务的四大厂商在这轮战略重组中也在大幅削减产能。
数码转型速度最为领先的富士胶片今年1月宣布,将投资15亿美元对感光材料事业进行结构优化的改造,具体包括停止部分生产线,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从事该项业务的员工5000人,大幅减少该领域的研发投入,整合冲印网点。据估计,实施以上重组之后,富士胶卷的整体产能至少减少三成以上。
柯达之前则宣布,将减少中国厦门工厂胶卷的产量。乐凯已经公布的2005年第三季度报表则表明,占乐凯业务总量1/4的胶卷业务目前价格走低、业务下滑,已对乐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意大利富兰尼的境况也相当严峻,之前已申请破产保护,目前已成为意大利国有控股的公司,等待下一个买主。
坚守影像市场的代价就是必须忍受原材料大幅涨价及传统影像市场不断萎缩所带来的双重威胁。在柯达宣布涨价之后,近日,富士做出了25年来第一次胶卷涨价的举动,把各类传统影像产品的价格上涨3%-20%不等。
与影像厂商纷纷提高胶卷、相纸、药水等传统影像产品的价格相比,冲印店作为下游,却不太敢随之提高冲印价格。据中国影像行业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刚刚过去的五一节,全国冲印店的冲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非但没有增长,而且不少城市还出现了下降现象。
北京的冲印店普遍下降10%以上,个别大店还出现了冲印量下降50%的惨况,胶卷销售量更是一跌再跌,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0%-20%。与之相比,网上冲印表现抢眼,多家大店的增势明显,增幅在40%以上。
但冲印价格却在继续走低——北京店家出现了网上冲印3R照片仅需要0.29元的超低价,上海也首次出现了0.39元(5寸网上冲印价)的低价;哈尔滨则出现了0.35元的门市价(3R照片)。
富士胶片总裁古森重隆表示,“这几年,各家公司的影像业务在经营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彩色胶片的需求每年都要减少20%。我们公司早就实现了转型。数码关联产品的销售已经占到了公司总销售收入的70%,而我们的招牌产品——彩色胶卷,在截至2005年3月的财年中,只占6%。
我们的全部销售收入为236亿美元,如果将其中的6%换算成金额的话,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在我们的日常经营中,6%当然不是最重视的内容了”。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